分享

午后胃痛2年余,桂枝加芍药汤验案一则

 中医李超 2020-02-08

       某女,27岁,胃痛2年余,11月26日就诊。

       胃痛2年余,复作半月,按之觉舒,疼痛以下午5点最为明显,上午11点左右及凌晨2-3点左右偶有疼痛,大便成形质粘,日一次,左胁肋部疼痛,平素畏寒,饮食稍油腻。脉弦滑尺沉弱,舌暗淡苔薄。
       疼痛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清楚了疾病时间特点的原因,则会发现疾病的本质。下午5点,太阳渐渐落山,阳气沉降,气机收敛,若疾病本身气机不振,则于傍晚时分更加困顿,气机郁滞加重则攻冲作痛,故其治疗宜辛散气机,同时佐以柔肝缓急之品。以《金匮要略》“按之痛者为实,不痛者为虚”,患者属于虚痛,以太阴脾虚,少阳不振为患,所以除了胃痛外,左侧胁肋部(胆经循行部位)也疼痛。肝(胆)病者,甚于秋,加于庚辛,下晡(申之后五刻也,类似于15:45——17:15)甚,以五行生克,把握疾病的时间规律,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处方桂枝加芍药汤加减治疗,处方如下:
       桂枝   白芍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砂仁   浙贝  海螵蛸
       当归   生薏米
       方开6剂,代煎,早晚各一服。

       12月3日,微信告知疼痛几乎未再发作,嘱其服药继续巩固,以暂缓疼痛为易,健脾除根尚需时日。方中未按桂枝加芍药汤原方中白芍六两,仅用4两,以本有郁滞,恐酸敛太过,即《伤寒论》所云“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开方,开的不仅仅是中药,也是方位、时间,把握药物性味尤其关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