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病欲解时

 中医李超 2020-02-08

       整理电子邮箱时,竟发现了四年前关于六经病欲解时的随笔,拿出来晒晒,去去腐气,见见阳光。不当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见外寒(或感受外寒而引起的恶寒等症状)而识太阳,解外寒者,阳热外散也。从巳至未上,自9时至15时,若盛夏之艳阳高照,阳气外散甚盛(非里阳盛,以阳气昼行于外,夜入于里故),正解太阳病之外寒所起之诸症状。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酉上

《阴阳应象大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见燥而识阳明,或便干,或口渴,或咳嗽等等诸症皆可由燥引起,而后识太阳阳明,少阳阳明或者正阳阳明等。同太阳病一样,阳明病乃病在于外(相对三阴病病在里而言),依《阴阳应象大论》“寒胜热”,阳明病欲解时应当是表寒之时,从申至酉上,即15至21时,此时阳气入里,正值阳气入里,表阳渐虚之时,故阳明病于此时间段有渐愈趋势。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胸中满”、“胁下硬满”、“脉沉紧”都体现了少阳郁而不枢的特点,《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少阳相火病枢机不利,病本气之火,本气之火本宜别入太阳膀胱经下行,郁而成火,故枢机不利乃是根本,邪火乃是结果,故治以柴胡疏解,黄芩清热。从寅至辰上,乃3至9时,正值气机疏解之时,故当为少阳病欲解时。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风木,主病非本气之风,而是郁而生风之前的郁滞状态,《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厥阴主管阴气藏而阳气升,病则阳气郁于里,阴气显于外,故而可见消渴、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阳气郁里化热等症状,亦可见厥阴病之四肢厥逆等阴气显于外的临床表现,郁则通之,故其治疗当解郁疏通,从丑至卯上,乃23时至5时,此时阳气渐升,而阴气入里,正解厥阴之病机。

 这里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同样是郁而不枢,同样需疏解气机,为何少阳病欲解于寅至辰上,而厥阴病欲解于丑至卯上。这就关系到阴阳的不同了,少阳乃病于表(相对三的病机阴病病在里而言),故从寅至辰上更符合少阳病相较厥阴病偏于外的特点,且从丑至卯上,不但阳渐升,而且阴入里,符合厥阴病病于里的同时,也暗合了厥阴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湿伤肉,风胜湿……。”太阴湿土为病,病本气之湿,生湿之因,多责于太阴阳虚,故其治疗以补阳祛湿为法,从亥至丑上,乃21至3时,此时里阳盛,且渐化生风,故太阴病欲解于从亥至丑上。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者,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综上述条纹,可发现少阴君火为病既见本气之火,亦见肾水之寒,也见少阴枢机不利之四逆散证,这责之于少阴本就是水火同居之地,亦是三阴离合中的枢机。虽寒热同见,然而尤以肾水之寒为主,故其治疗以温阳为主,从子至寅上,阳气正盛,兼又化风之时,既合温阳之理,又疏郁遏之弊。另依五行生化水生木之理,从子至寅上自是少阴病欲解时。


 当然,从阳明、太阴、太阳病本气,少阳、厥阴病于郁,少阴病水火不调,枢机不利等分析只是分析了六经病绝大多数的情况,不除外厥阴病风,少阳病火等情况,如厥阴病郁久生风,自会疏泄过度,若病疏泄过度,自不会欲解于丑至卯上了。以痛泻要方为例,厥阴郁久成风,风克木,疏泄过度而成痛泻,其治疗首当敛肝柔肝,故方中用白芍、防风之类。再若杏苏散之治凉燥,见燥而识阳明,然此燥因于凉,其治当宗“辛以润之”,其病欲解时,自非从申至酉上了。

 故愚以为六经病欲解时当相对而言,决不可视为教条,一成不变,反而成本本主义了,要不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