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观察笔记,云南石屏县豆腐产业发展的思考

 淳和思行 2020-02-08

根据我自己的思考,石屏的核心竞争力有两点,一点刚刚说到的酸水。第二点我们所说的产业聚集的效应。比如说他有专门的生产豆腐的已经投入使用的工业园区,而且政府还规划建设在城西新建新的产业园区。我们去那个地方看过,那个地方是很空旷平坦的一片土地,要知道在石屏这样90%都是山地的地区,能够整出这样一片土地,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他想用这一块园区干什么?想让大型的生产豆制品的企业都在地方落户,然后就可以实现材料的统一的运输,天然气的供应,然后废料废水的统一的回收处理这样一些比较现代的工业园区的模式。这样就可以降低豆腐整个生产制备运输过程中的成本。比如说如果大豆能够统一运输,或者一些制成品可以统一运输的话,其运输的成本就会下降。能够统一处理废水,各个企业所需要的环保的费用就会下降。

这样的发展模式,其实也存在潜在的问题。首先这种园区化的建设不仅仅石屏政府可以做,其他的一些地方,比如说沿海的一些省份,肯定也有做工业园区的经验,这些地方政府的财力,包括社会的资本肯定是更为雄厚的。所以石屏可能不仅仅是要做第二产业的东西,可能还要同时的大力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旅游文化相关的这一块。现在政府的思路也大概是这样,园区不仅仅是工业园区,而且工业文化创业园区,政府规划设置一些体验店,让顾客亲自参与到制作豆腐的整个的流程当中,也就是大豆如何是一步一步变成豆腐的流程,可以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此外,会设置一些豆腐文化的博物馆。总之,多加入文化旅游相关的环节,可以预期,这样的豆腐产业不仅仅豆腐是能够卖钱,而且能够吸引游客消费。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故事的比较有卖点的一个地方。

当然我也考虑了一些他们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大规模生产之后酸水的供应能保证吗?会不会由于过量使用而导致资源的枯竭?要知道地下水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它恢复的速度却不是那么快的。

此外,我觉得当地应该大力发展下游的企业。比如说对豆腐污水处理的企业以及利用豆腐做产品深加工的企业。这样才能够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最后,关于销售渠道的问题。我认为当地企业之间可以以协会的形式或者其它形式形成合作的共同体,整合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这样可以做到抱团取暖,高端客户和低端客户都不流失,实现效率最大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