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应试技巧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什么?考什么?怎么考?

 长沙7喜 2020-02-09

今天来讲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中小学语文阅读考试中的一个重要模块,难度不算大。但正是这种“难度不大”的模块,想要和其他同学拉开比分差距,就更不容易。

所以,做这类题型,就要做到高分或者满分。

接下来皮皮老师会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什么”“考什么”“怎么考”这三个要点入手给大家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它与文学类文本有什么不同?

是什么?

单从字面来区分,可以说:文学类文本是连续性文本,而非连续性文本就是非连续性的、间断性的。

比如针对同一个主题,文学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就是不一样的:

(注:以下表格内容简略呈现,不作详述。)

从以上表格对比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什么”,就比较清晰了:

非连续性文本是间断性的文本,它不强求文学性和叙事性,但能非常直观的表达所要体现的主题信息。

但无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包含了几则材料,都是服务于同一个主题的。

专业一点来说:

“非连续性文本”来自于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是相对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一种阅读材料,多以图表、图画、图示、目录、索引、数据或清单等形式呈现,其主要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

那这类文本要考我们什么呢?

考什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7-9年级学习阅读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要让学生“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围绕这个要点,就衍生出了各种考题类型。

其中,在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最常考的考题类型是:

一:提取有效信息;

二:概括并分析材料相应内容。

那以上这两个常考类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怎么考?

一: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我们得知道:如何提取?

一句话概括,就是“筛选无效的,提取有效的。”

今天我们化繁为简,以图片的形式替代文字作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来解释一下:

非连续性文本(图片)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问在以上材料中,狮子头像的左边、右边、上边的动物不包括(       )

A.马儿

B.小狗

C.豹子

D.斑马

解析:题目中要找的是“狮子头像”四周的动物,那么我们要找的“有效材料”就必须有“狮子的头像”,其他材料没有“狮子的头像”即是“无效材料”,无需理会。

狮子头像在材料二。那么我们的审题“雷达”直指材料二即可,接下来就要目的明确的进行“有效信息的提取”:“狮子”的左边是“马儿”,右边是“狗”,上边是“豹子”,那么,即可得出答案是:D。

所以,题目问什么,我们就找到材料中有涉及到的对应材料内容即可。

虽然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有动物头像,但是我们要找的是“狮子头像”,所以就要筛选掉“无效信息”(材料一、材料三),着重看“有效信息”(材料二)。

这是一题没有一点难度的题目,但其实大部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基础题目就是这个解题思路:“筛选无效的,提取有效的。”

第二:概括并分析材料相应内容。

有几个应对方法可供参考:

1.整合材料内容,形成主要观点(可借助标题等具有概括性的句子);

2.找出不同材料之间的关联(涉及图表类、漫画类要正确转换图文信息);

3.联系实际,探究文本。

总之,以上三个方法的总和也就是将材料中的主要信息提取出来以后,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经验相结合,形成与材料相关的正确观点,再根据题目所提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回答。

非连续性文本包容性是非常强的,它可以包含文学类文本、说明性文本、议论性文本在内,但又独树一帜,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很值得同学们多多阅读。

无论考试与否,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阅读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