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讨论集锦1

 长沙7喜 2020-02-09

科恩伯格《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这本书有点艰涩,每次讨论大家觉得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01 内在客体中有一部分源自孩子的主观幻想

内在客体跟外在客体是不完全一致的。
外在客体再好,但孩子总归要经历挫折,内在还是有剥夺性、虐待性客体存在。外在客体非常的糟糕,孩子可能会保有一个幻想:会有好的满足的客体在某个地方等待他”。
德国研究发现,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成什么样,70%取决于天生,后30%是养育和社会环境。天生气质类型难养的孩子,容易很烦躁很急躁,如果母亲气质类型不匹配,焦虑水平会在婴儿和母亲的互动中就会升级;如果妈妈属于不敏感,不是很焦虑的,可能很好的安抚孩子。
所以,母婴的互动对孩子建构自己的内在世界形成极大的影响,并非说一定是母亲这个客体不够好。

遇到一个好养的孩子,是妈妈的幸运。

遇到一个耐心的妈妈,是孩子的幸运。

02 如何从分裂心位到抑郁心位 

分裂是为了保护自己,把坏的、危险的跟好的分隔开。
从分裂到抑郁心位,是克莱因具有生物学性质的观点,只要母亲比较稳定的存在,心理结构在发展上就会从分裂位走向抑郁位。
在分裂位上,婴儿眼里还看不到妈妈的整体,TA更多的是看到乳房这个局部客体,并把乳房分成了好乳房和坏乳房,好乳房滋养他,坏乳房折磨他。一开始孩子认为坏乳房是恶意的,因此会产生攻击它的幻想与冲动。
随着他能够发展到看到妈妈的整体,看到坏乳房和好乳房都在妈妈身上时候,这个时期大约在6个月左右,陌生人焦虑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孩子能够从部分客体进入到整体客体,也就是意味着从分裂位进入到抑郁位的时间。
当他开始看到了一个人的整体性,就意味着能同时看到好的和不好的部分都存在同一个人身上。当他发现那个不好的部分也在妈妈身上同时存在时,他会感到震惊,并有巨大的焦虑和恐惧,他意识到原来我想攻击想摧毁的坏乳房也是妈妈。
这个时候他会非常的害怕和担心,担心那样的行为会毁掉妈妈,因此陷入抑郁的状态,并尝试开始去做一些修复的工作。修复就意味着心理的一个发展,他在为自己这样的行为感到自责的同时,也在尝试为关系负责。
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如果这个时候外在客体不够稳定,或者是他感到比先前更恐惧,更害怕了,他无法处理这么强大情绪的时候就退回去,退回具有保护性的分裂位置上。

03 分裂的元素贯穿人的发展

人的一生都在偏执-分裂位和抑郁位上来回摆荡。

当我们很难处理某些情境的时候,我们就应用了分裂的机制:好的属于我们自己,坏的就属于另外的人。这样就会让我们感觉容易应对。当然,有时候也会带来很大的代价。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