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输血到献血,我们未曾停止改变这世界

 昵称68472137 2020-02-09

人类对于血液的认知和探索从未停止,从不可知到可知,可以说是一部横跨数百年的恢弘“血泪史”,但你知道吗?这一切都从一根芦苇开始……

输血发展史

公元6世纪亚瑟王时代,一位名为乔弗洛的将军在战役中身负重伤,血流不止,在生命垂危之际,有人用芦苇管将血液输送给他,没想到这个在绝望中本着“试试看”的举动,竟奇迹般挽回了乔弗洛将军的生命。这是人类对血液探知过程中的一个契机,也被医学界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第一次输血。

自此,血液研究陷入混沌空白期。直到1616年,威廉 · 哈维在讲学中,首次提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概念。1628年,威廉 · 哈维发表了血液循环论,这也给血液相关研究带来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的确,威廉 · 哈维的理论基础带来了医学史的突破,但由于该项技术仍在襁褓之中,于是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发生了许多看似荒诞又无法逆转的生物体实验。

图注:阿瑟·科加的跨物种输血试验,幸运成功

图注:1667年丹尼斯把羊羔血输到16岁生病男孩身上,实验失败

这期间关于人和动物是否存在变种一说,以及众多失败案例,一直让所谓的“最新医疗技术”饱受争议,于是英法相继名令禁止输血活动,但这也未能阻止业内人士对于全新领域探索的渴求。1828年,James Blundell5:8的成功临床案例发现输血应当存在于同物种间,并将此成果发表于《柳叶刀》中,输血又重返医学舞台。

直至1900年,血型之父Karl Landsteiner发现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就会出凝血溶血现象,进一步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凭借这一重大发现,Karl Landsteiner获得193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输血也得以正名。

当然,关于血液的进程没有停止,历史来到两次世界大战,由于战时伤员的大面积增加,医生在实践过程中也意识到以往的经验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运输、安全、卫生、感染、库存等等,这也快速拉动了这项技术的发展。

从单纯的采集到第一个血库的建立,从玻璃瓶橡胶塞到真空输血瓶,再到1948年输血袋的出现,输血研究进入稳步阶段,有的技术至今还在沿用……

从输血到献血

步转徘徊,是治愈的渴望

尽管我们身处幸福的和平年代,但在医院内依旧有数以万计的病患在经历着属于自己的战斗,他们仍在等待和自己匹配的血液重燃生命之火。

医学研究表明,定期适量进行献血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浓稠度,有利于心脏和健康,不易衰老。我们不能成为Karl Landsteiner一样的医学传奇,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小行动,给那些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带来希望

点滴漪涟,是希翼的力量

满血行动派,从我做起

 2019年,我们希望策划组织一个崭新的品牌活动,联合更多的志愿者和公益参与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行动中。用爱和信仰在平凡中创造奇迹。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联合首都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输血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200+医院,50+中心血站发起了名为满血行动派的公益互动项目

这也是我们探讨一种立体的新媒体献血宣传的一次尝试。从宣传健康献血、用血知识,自愿加入这个无偿献血的队伍当中,不仅生活需要精神振作重返状态,健康和生命更需要满血复活!

               部队官兵正在献血                                医护人员正在献血

满血就“献”在!

满血行动派献血周活动

时间:20196.6-18日,包含线上、下总计13

地点:6.13线下活动正式开幕后,会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为中心,向全国联合发起医院、血站、献血车分会场进行无偿爱心的扩散。

无论你以何种形式,只要你是带着爱心、激情、热血和一颗无私的心,满血行动派的家庭永远期待你的加入。献血,看似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但从身体内流淌出的血液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那意义非凡我们未曾停止改变这世界,也不会放弃对于爱的延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