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应该引进沃里克和詹姆斯,分步建立星脑互联网

 王弈然的图书馆 2020-02-10

作者:沈新曦

 

摘要:本文再次大声呼吁:世界科技发展即将出现一个新的突破——“人机信息融合技术”以及由此直接产生的“星球之脑互联网”。沃里克“电子人”实验就是前者的凸显,而詹姆斯“脑对脑交流”研究就是后者的开端天下人才,只辨明晦,不分国界。中国人必须拥有更远大一点的前瞻眼光,更博大一点的全球襟怀,引进人才为我所用是快速切入新技术的明智之选。

 

沃里克和詹姆斯何许人也?

凯文·沃里克(Kevin Warwick)教授,英国雷丁大学的控制论专家,他长期从事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研究,让人震惊的是,他进行“电子人”实验已经十几年。1998 3月,沃威克通过医生花了20分钟的时间在左臂肌肉层植入了一个长2.5厘米、直径2.5毫米的人体芯片。在这个迷你玻璃瓶里装着几个微处理器和一个电磁线圈。现在他的神经系统已经和100多块芯片连接在一起。有左臂肌肉层里的这些芯片,他就能够远程遥控各种设备,走进实验大楼,走廊里的电灯会自动发光,实验室的大门会自动打开,室内喇叭会说:“凯文教授,早上好!”去年访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凯文的手通过这些芯片和一台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就可通过他的大脑在4000英里以外控制一台计算机工作。凯文相信自己的这项研究会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

再看看《参考消息》1017刊登的《泰晤士报》文章,一条同样令人震撼的消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詹姆斯,发明了一种脑对脑交流系统,通过互联网将一个人的脑信号所代表的信息发给相距的另一个人脑部。克里斯托弗·詹姆斯说,他的试验是朝着使人们得以迅速将自己的想法、词语和图像直接发送到其他人大脑的技术迈出的第一步。詹姆斯博士的这项技术被称为与互联网的未来密切相关,但合适的宽带连接是这一技术的关键。

詹姆斯博士承认,他的发明是利用了--机接口这一使计算机得以对脑信号进行分析的成熟技术,通过互联网将二进位数字(01)信号发送给另一个人。目前,只有二进位数字(01)的序列能在大脑之间传递。詹姆斯博士说,在发送信号期间,两人都与测量其脑部的某个特殊区域的电极相连。第一个人发出一系列01,想像移动左手代表0,移动右手臂代表1。第一个人的计算机识别出这些二进位想法,并通过互联网将它们发送给第二个人的计算机,然后灯光根据10的不同频率闪烁,第二个人在盯着这些闪烁的灯光时其脑信号接收了分析,数字序列因此而被计算机捕捉到。詹姆斯博士说,我们用这种方式发送4个数字约需30秒,这离自己计划的技术目标还很遥远。尽管如此,这一研究也已证明,创建一种人们仅通过其想法就发送信息的系统最终是可能的。这或许需要将电极贴在颅骨内,甚至植入脑内。

这两位科学家的研究不切实际吗?

英国科学家这些实验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有人看不到其中的奥妙,说什么“电子人”很像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游戏项目。--机接口发送4个(0或者1的)数字就需要30秒,太慢了,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历史不能忘记,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蒸汽机车火车头问世,这个火车头的速度比马车还要慢。1825年经改进后的火车头竟然有5吨重,时速也只有24公里。1946年的美国莫其利与艾克特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部电子计算机ENIAC体积占满一个巨大的房间,而记忆容量只有100多个字。但火车与计算机并不因为诞生时的笨拙简单而变得毫无意义,相反,它们后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是有目共睹的。

参天大树和路边蒺藜,它们的幼苗都只有两片嫩叶,问题在于你怎样识别他们长大后是什么。

两位科学家的研究给我们传来什么信息?

沃里克“电子人”和詹姆斯“脑对脑交流”这些前沿性研究是一颗颗划破长空的信号弹,预示着世界又一波新的信息浪潮即将到来。当我们面对它们的时候,就不能不再次想起今年2月和6月的两篇博文:《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需要超越性新思维》和《为什么大脑人工进化是必然的趋势?》讲述了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以人机信息融合技术为突破口的道理。

今天已经可以看到,当前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纳米等新材料和人脑科学这些领域的迅速发展使得它们之间趋于相互交叉融合,学科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这种知识进化的必然趋势将导致未来3050年内这些学科最后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综合性生长点——“人机信息融合技术”,以及由此直接产生的“星球之脑互联网”(简称星脑互联网)。沃里克“电子人”实验就是前者的凸显,而詹姆斯“脑对脑交流”研究就是后者的开端

这种技术的未来能够实现人脑与用纳米和生物材料制成的计算机芯片的结合,人脑智能与人工智能的信息融合。这种新技术具有三大功能:记忆、运算和新式思维。

第一功能,记忆简单化:新材料芯片能够把一台计算机变成一粒沙子那样的大小,人类需要记忆的海量信息可以有选择地录入和储存在这种迷你芯片里。迷你芯片可以安全地植入皮下并且与大脑形成神经联络,通过训练的大脑能够识读和存取芯片中的信息,人脑因此具有不可思议的记忆容量和记忆速度。例如记住5万个英语单词原来需要学习几年,而有了这种技术就只需要以分钟计算的时间。未来的教育也会因之成为真正的创造性智能教育,而不是以记忆为重要内容的教育。

第二功能,运算芯片化:计算机芯片的运算帮助人脑空前提高知识处理能力,特别是数学逻辑运算能力。人机相互识读信息,即时即场共享信息,原来人脑无法处理的海量信息问题,例如复杂的数学函数运算和多国语言互译等,都可以由大脑即时交给芯片计算机当场处理,大脑即时接收和使用其处理的结果。那时的人脑思维可以大量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将快速从定性走向定量,模糊走向清晰,感性走向理性。

第三功能,思维互联化:当记忆和运算能力大幅度提高之后,不仅大脑的能力和效率空前提高,而且地球上亿万个人脑之间必将能够自由同时也是自愿地通过新的互联网联接起来,个人大脑能够直接从网络云计算获得各种信息资源,也可以进入网络有选择地与千百个大脑共同为同一个课题思考和工作,这样的新互联网将成为一个“星球之脑互联网”——一个覆盖全球,联接数十亿大脑以及环境采集点的星球互联网。人类社会将因此出现真正的“知识大爆炸”,世界科技将获得指数式高速增长,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能源、环境、空天等等问题)有望在新信息科技的帮助之下得到有效解决。

当我们面对沃里克“电子人”和詹姆斯“脑对脑交流”这些前沿性研究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强烈意识到,上述这些科技预测并非耸人听闻。在人类科学进步史上,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此间对信息科技大趋势预测的哲学来源

21世纪是信息当家的世纪,世界科技的大趋势指向以多学科信息交汇点为发散起点的星球心智网络化方向。唯信息论是进化的信息论,它指出,宇宙是一个信息演绎的过程。这种演绎所遵循的大法则就是进化法则。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无心智到有心智,从人的心智到星球的泛心智,这就是进化法则。法则大于数理,法则统领数理,一切数理运算都是在法则统领之下进行的。

唯信息论提醒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时代的基本性质——我们这个宇宙的信息进化过程到了今天,已经进入星球心智化进化阶段。如果用唯信息论的语言,那就是进入信息5阶的时代——心智星球时代(或称星脑时代)。

在这个信息5阶时代里,科技必然承担着全球心智大联网的历史使命。于是,我们已经知道的沃里克“电子人”和詹姆斯“脑对脑交流”(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科技研究实验就十分自然地发生在这个时代里。这与其说是人的智慧行为,还不如说是宇宙信息大法则的彰显。不管你今天信与不信,30年后你一定不会说不信。

谁来划定未来的起跑线?

值得提请崛起中的中国严重关注的是,我们必须看到未来3050年内将要发生的科技突破——“人机信息融合技术”以及与此直接关联的“星球大脑互联网”。这一技术突破将为世界各国科技竞争重新划出一条新的起跑线。问题在于将由谁来划定这一起跑线?

所谓划定起跑线,意思是由创建者和领先者制定这一领域的国际技术标准和规则,创建者和领先者不但掌握规则话语权,而且大量占有星球之脑中的信息地盘和资源库,掌握星球之脑某种思维模式的主导权。可见,划定这一起跑线的国家也必定成为21世纪中叶之后的世界强国,就看中国是否有远见有雄心去争取这个划线权。

引进人才为我所用是快速切入新技术的明智之选

火车头,计算机,任何创新的完成都伴随着创新者无数次艰难的实验,那是想象力的翅膀划破云天,坚毅的步伐征服崎岖,如果没有敢担风险的排头雁,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领头羊,怎能有火车头和计算机奉献予人类?

引进前沿科学家,把他们的优势研究纳入到中国科技发展规划中来,这应该是中国科技发展重要政策之一。当前中国应该树立“人机信息融合技术和星脑互联网”的先进理念,及早对人机信息融合和星脑互联网进行研究和规划,分步实施,同时不惜重本引进沃里克和詹姆斯这样的科学家,根据他们的研究需要建立实验室,创造条件让他们为中国打造星脑互联网服务。

天下人才,只辨明晦,不分国界。中国人必须拥有更远大一点的前瞻眼光,更博大一点的全球襟怀,打造非常的软实力来吸引世界各种人才,让第一流人才逐渐向中国流动,为中国科技崛起与和平崛起所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