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的徽州,初春的黄山

 zzm1008图书馆 2020-02-10

      春节过后,年味尚浓,我们便乘复兴号去品析徽州的年味,去欣赏初春的黄山。

      金壮三年级语文课本就有“黄山奇石”一文,都因大小假期黄山游客太多,金壮一直没有去看看,这次就选在春节期间。我早年的夏季去过黄山,但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黄山,还特意看了央视纪录片《大黄山》。

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依山傍水,由不同年代建成的徽派建筑构成,又因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屯溪老街,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里面还有很多风格独特的咖啡厅与酒吧。

☘️☘️

中国牛型古村落一一宏村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因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处于一块很开阔的平地之中,

村子背后北面有一条较高的山岭;

村子正面有南湖,南面更远处有一批较低的小丘。

整个村子背山面水,视野开阔,

无论从观景的角度,还是从居住的角度,都是上佳的选择。

特别是在南湖的南岸向北望,

湖面不仅有白墙黛瓦的民居倒影,

远处的山岭也映在水中,形成天然的图画。

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

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

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

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

傍泉挖掘的“月沼”是“牛胃”,

“南湖”是“牛肚”,

“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

有水,有桥,有白墙黑瓦,

之前去其它地方,

都希望有个好天气,

反而在这里,

希望天就这么阴着,

相对于丽日当空,

更喜欢这种没有太阳的午后。

月沼

位于宏村中央,

因状如半月而出名,

老百姓又称其为月塘。

塘沼四周青石板路蜿蜒,

白墙黑瓦整齐有序环绕四周。

乐叙堂

是汪氏宗祠,坐落在月沼北侧正中,

与其形成的“月沼风荷”的格局

是宏村八景之一。

此外,乐叙堂还是宏村唯一现存的明代建筑。

民间故宫'承志堂'

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

“承志堂”是宏村古建筑的精华之一,

无论是厅堂摆设、悬挂的楹联、字画都非常讲究,

整个厅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显示出当时房主的豪华和气魄。

承志堂木雕精美绝伦,

以密集型劳动为代价的徽州木雕艺术精湛,

展现了新安画派和徽州版画深厚的艺术根基,

也展示了徽商在当时中国无与伦比的财力和物力。

南湖书院

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

徽商往往把读书、经商融为一体,

“十户之村,不能废读”,是徽商的一大特色。

明代末年,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起了六所私塾

,供子孙后代读书求学,培育人才。

徽派建筑多为民居和私家园林,建筑组群比较完整,

因此可以让人看到徽派建筑连绵整片的壮观画面。

远观黛瓦白墙,徽派建筑呈现一幅简洁质朴的画面,

走近一看,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精美雕饰不失细腻,没有一丝丝敷衍。

☘️☘️

明清民居博物馆一一西递

      西递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千年历史。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20余处景点。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西递古村,热闹中的清静。

说起西递,这是皖南第一座保存完好、古朴典雅的古民居村落,

在这里,可以看到一几一椅觭角间,启承转合见鬼斧之巧凿;

廊窗立柱抚顺处,圆润温和不失大家风范。

随心所欲的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

水波画舫,和远处的青山绿树完美的融合成一幅皖南山水画卷。

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

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

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雄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的“大夫第”

请看一下“大夫第”阁楼匾额上的“人”字,你知道在这里它的寓意吗?

走入小巷,触摸着非常有年代感的白墙,

你会觉得西递是一本书,古老幽长,翻阅起这本书的时候,

自愧才疏学浅,需要花很长时间看进去。

西递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

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让人如置身迷宫。

其实西递不是迷宫,更是一本有趣的书。

在西递,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形意兼备的楹联,

边走边读,你就可以了解到许多当地的文化。

对西递人来说,楹联是一种深入浅出的文化传播方式,

文化在长辈们的教导下,在孩子们的日日吟诵中,代代相传。

“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这副楹联悬挂在“瑞玉庭”中厅,被称为“西递第一联”。该联巧妙地在入联关键文字的笔画的增、减上做文章,用心良苦、耐人寻味。

      增加笔画体现在上联的“辛”字上,多了一横,寓意“要用更多一点的辛苦去换得快乐”。笔画增减,更同时体现在下联的“多”字和“亏”字上,从“多”字上面取下一点,添加在“亏”字上,寓意“吃小亏可以占大便宜;但是,亏只可吃一点,吃多了人家会说你是冤大头”。

就像眼前这座胡氏宗祠,如果不了解它的历史只是觉得它是一座华丽的宅院,

更想不到这里有关于胡氏家族的一段变迁,而这个村子的兴衰与胡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

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

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所产生的影响使村庄得到发展,

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最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华丽的住宅。

漫步在西递的窄巷中仿佛有时光倒流的感觉。

放慢脚步,可以品尝一下古村里的小吃,

这里的毛豆腐是徽菜的代表,上过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

走在古村落中,各家各户的精致的宅院,精巧的花园,精美的漏窗、石雕、砖雕、木雕、壁画等,

体现了这个小小的古村的艺术精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徽州的文化是深入骨髓的、是生活细节的文化。

☘️☘️

黄山

      黄山的由来还是来自于上古时代,轩辕黄帝在皖南宁国与黄山太平一带的山脉上修真炼丹过几载而闻名于世,而轩辕黄帝所在的山脉都因黄帝的修真炼丹变得更加神秘莫测,后人为了纪念轩辕黄帝就把这里的山命名为“黄山”。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刚上山时天气还好,初见带霜的松树、飘逸的云还是很震憾的。随着缆车的上升,美景尽收眼底。到达山顶后我们却钻进了云雾里,老天是一会儿雾带雨一会儿雨加雪,一阵阵风一片片雾……

      壮壮表现不错👍,为调节大家的情绪,时而高歌两句或开开玩笑,时而搀扶着同行的小伙伴。

奇松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古人有云:“黄山之美始于松。”

      奇松最著名的当然还是迎客松啦除此之外有黑虎松、望客松、探海松、蒲团松、团结松、卧龙松、连理松、还有送客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只可惜因天气不好,大部分都没看到。

      曾有人编了《名松谱》,收录了许多黄山松,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每棵都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

迎客松

      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

      黄山十大名松之首,也是世界之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惟一上榜“全球最著名16棵树木” 的古树。它已有800余年历史。

      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有它的身影。

怪石

      黄山“四怪”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飞来石

      平天矼西端峰头上的一块巨石,从光明顶、天海、西海等处都能看到。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1.5到2.5米,重约360吨。其下为高崖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很小。上面的巨石似从天上飞来,故名飞来石。从北海向西海道中观赏,石则成桃状,故又名仙桃峰。电视片《红楼梦》片首的仙桃石,即是此峰。

一阳指,俗称大哥大石

云海

      黄山“四怪”之一的云海,冬天是看云海的最佳季节。不过要想看到云海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我们这次季节合适但天公不作美,看到的与其说是云不如说是雾🤣

层峦叠嶂,若影若现

很多路段都已封闭

下午下山时,树上都结了冰

☘️☘️

棠樾牌坊群一一

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电视剧《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有一字排开的七座牌坊就是在这里取的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