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道养生|喝茶时常说的神秘茶气,究竟是什么?

 鸿凯泰收藏 2020-02-10

Infinie - G. Marradi Giovanni Marradi - Passionate Piano

【宝蓝德】 3-ZHEN 文化

珍 · 尊重生命  珍惜造化  敬天爱人

真 · 真如展现  本性无染  自然健康

臻 · 生活美境  努力无懈  臻达至境


净茶 | 纯香 | 琴箫 | 书画 | 养生 | 文化 

01

神秘的茶气

茶气,作为一种喝茶的个人主观体验,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敏感度不同,所表现出的状况也大不相同。茶友喝茶,喝完有的大汗淋漓,浑身发热,有的不停打嗝,有的可能感觉不到身体有什么反应。那么到底什么是茶气呢?

气是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连忘返、让人有依赖性的基础。普洱茶之深,很大程度上是深在一个“气”字上。    

事实上,“气”这一词,用在品茶上并非偶然,中国古代的哲学有把万物人格化的传统,对艺术生活影响更是明显,例如评价绘画有“气韵生动”;评价文章有“文气”、评价书法有“墨气”等;无独有偶,可能是普洱茶给人的感觉太艺术化了,在品鉴它的过程中,茶人们心领神会的想到了“气”,心证了这一说法。

气原是一个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初始的最基本的物质。气论贯串着中国传统艺术和人物品藻的始终。普洱茶品饮较为抽象的范畴,却也是普洱茶上品下品之分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常说,普洱茶是有生命的,品饮普洱茶是一门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普洱茶的“气”而言。    

普洱茶之气,就是以优质原料的基础,所谓的“得天地之精、日月之华”、“百草之首、万木之花”的好茶,再经过人的用心加工,得天、地、人之灵,生普洱茶厚、正、足之气。    

所谓茶气,就是以为茶的物质基础上在品鉴时候带给人的感官和精神上的综合经验。

02

关于茶气的N种说法

(1)气是茶叶自身毛料的香气,所以很多人品茶之前要拿鼻子闻一闻毛料或者茶饼的味道。

茶香分为“鼻腔感受”和“口腔感受”。

“鼻腔感受”是茶香随着热气进入鼻子,神经传递给大脑,形成感受和记忆。

“口腔感受”是口鼻相连,茶汤下咽时,口腔中飘散的部分水汽传到鼻腔,让我们感觉到“口齿留香”。

我就喜欢用闻的办法初步区分茶品质的好坏。馊酸味的茶,一般都是工艺和原料本身不佳造成的,怎么保存也不会变成好茶。

而纯料古树,一打开绵纸包装就是扑鼻的蜜香兰香花果香等自然迷人的香味,这就是优质茶原料,经过恰到好处的工艺和转化,才会有的气质和味道,浓郁而深沉。

(2)所谓茶气就是茶叶内分解过程中能量的释放。茶叶的香气是茶叶内分解时茶叶所积累的物质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茶气是茶叶能量释放的更广义的范畴,香气是茶气的一个最容易感受到的部分。香气在茶叶制作的各个环节以及制成品中、冲泡及品饮过程中都可以体验得到

它包括茶叶出汤后在盖碗上的气味,在头两道洗茶以后留在茶杯中的香气,很多人也在品茶的时候会通过这个鉴别品质。通过品鉴干香、冷香、挂杯香等,可清楚判断一款茶叶内质的丰富程度和茶品特点。

以普洱茶而言,凡是公认茶气最强的茶,在制成之后嗅之干毛茶或茶饼都会有强烈、持久、深沉的香气,在冲泡时沸水冲入时茶香气开始散发,饮时汤中有香,饮后杯底留香。干茶时、冲泡时、品饮时、饮后杯底几个环节的茶香强弱就是茶气强弱的最直观表现。

众所周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生长的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各种成份组成的养料,又通过空气、阳光作用在植物体内生成了很多物质,就茶叶而言,粗分就有茶多酚、儿茶素、纤维素、果胶、淀粉、氨基酸、咖啡碱、蛋白质、内脂类、维生素、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酚类等,而细分就更多。

据实验分析,仅与茶香有关物质就达数百种,元素周期表中与生命物质相关的元素在茶叶中多数都已测出,茶叶中众多物质成分的结构及功能作用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当植物死亡后,植物不断分解,其中的不少物质成份会以热量、气味、光等能量释放的方式释放,有的物质分解进入土壤。

茶气是茶叶内分解过程中物质能量释放的总称。

由于茶树的生长环境,包括海拔、纬度、土壤、生态的不同与及茶树品种、树龄等不同,茶树内积累的物质成分的类别、含量比例等也有差异,因而在能量释放时也就存在差异,能量积累多,必然茶气强。

在实践中发现茶气强弱与树龄、茶区有明显关系,正是居于这样的原理,为什么同一茶区内树龄长的茶气更强、香气更强、更耐泡,因为树龄越长物质积累越多,能量释放越多。

为什么越往南的茶茶气越强,因为光照的时间、强度更强、光合作用更强则能量积累和释放也更多。树龄、茶区纬度是最容易直观说明的。

另外土壤成分尤其是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组成也会影响茶叶物质能量积累,因此,同一纬度、海拔的茶也会有茶气强弱之分。

(3)茶气是茶叶喝下去以后带给身体本身的一种气感。

有一种说法是普洱茶当中的丰富内质可以疏通经络,排毒养颜,当古树茶喝进肚子以后会喝血液一起流走身体的奇经八脉,打通身体的各个穴位。每个穴位受到普洱茶的作用以后都会发热。人就会流汗,发热,犯困等等。

茶气的第二个可以体验到的是身体反应。喝干燥保存的古茶树身体会有发热、发汗反应,根据不同人的身体敏感程度不同发热感的部位、程度会有差别,如有脸发热发红出汗,背脊发热出汗,手心发热出汗,脚心发热出汗等表现。  

茶气是可以体验到的第三个反应是排毒反应。喝了古树茶后,很多人都会发觉小便味更重,更臭。  

茶气可以体验到的第四个反应是茶汤的厚度、质感、耐泡。茶树龄越老其吸收养份、能量也越多,制成茶叶后能量释放也越强,品饮时树龄老的古树茶其汤的质感、滑厚度、耐泡度都会更强。

品鉴茶气主要从三个方面:足、厚、正。

原料好,自然气足;加工工艺精当,使茶多酚的好处与氨基酸等其他元素和谐发挥,则如各种不同的乐器以茶多酚、咖啡因为领唱者的合唱,自然茶气显厚;茶叶采摘得时,不乱加拼配,有品饮经验的人一杯入口,则临沧茶是临沧茶、思茅茶是思茅茶、版纳茶是版纳茶,风格明显,个性突出,这就是所谓的茶气正。

以上所言,只是茶气的”外气“,更为迷人之处在于”内气“,内气者,不是以口鼻欣赏,而是以身体感知。

这一点,练气功者、中医、出家人和不嗜荤腥的最容易感受,普洱茶气归肺经脾经,品饮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甚至有如练气功时得气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普洱茶真正迷人之处,在于内气;而内气,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的程度也不尽一样,但对内气的深入探讨,似乎从中医理论更能解释清楚。

有幸喝过一次真正04年的老班章,老班章就像很多茶友说的那样,茶气非常的霸道。到嘴里面的滋味其实和其他普洱茶比起来,并不算极品,但它给人传递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一种超脱自然飘飘然的美妙境界,两杯下肚之后,浑身发热,感觉整个后背腾腾生烟,汗液从后背到颈椎都在微微蒸发。

有人喝完普洱茶以后觉得浑身发汗,然后面红耳赤。有人喝完以后觉得,一股热流,从肺到心,最后到脾胃,都在发热。有人喝完以后觉得浑身酸软,脑袋发空。有人喝完以后开始打嗝,上下排气,还有人喝完以后,觉得忽冷,忽热,浑身不自在。这些都是普洱茶的茶气,这种茶气是一种无形的感觉。

不过目前科学无法证实这种感觉,只有研究说普洱茶中多酚类物质的刺激,会引起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强烈收敛,这种收敛会使人体兴奋而产生大量热能,当这些热能超过人体正常体温时,它就会释放到人体的皮肤表面,形成发热,多余的水分通过皮肤排出体外,形成出汗。

普洱茶品茗,以温喝最为适宜,如太热喝,热气盖过了茶气,结果只是血液循环加速而发汗;

如果茶汤凉后才喝,凉汤降低了体温,不易引起热感,无法臻至飘然(夸张)境界。

茶气在普洱茶当中,对于评判一款茶是具有重要的评判作用。有些茶喝完以后,苦涩不堪,凝聚在舌苔面上化不开,苦涩不化的,我们往往会说这个普洱茶的品质不算好,或者是因为农药残留,或者是因为树龄太小,导致了苦涩不化,闷而不破。有的普洱茶在喝完之后,感觉胸口发闷,阻塞。不可忽视的感觉。如果喝茶感觉到不舒服,建议立马停饮。关于普洱茶,有一个简单的感官评价,八字真言:“苦不叮嘴,涩不挂舌”。

古树茶或树龄大的好普洱茶,喝完以后,会觉得胃暖暖的,或者是觉得胸腔特别的舒畅,让人感觉到身体得到了一种自然循环,或者让你感觉到毛孔正在张开,正在流汗发热,有一种让人飘飘然的轻松舒适感。一个是嘴里面,一个是茶气体内散发的感觉,有些内敛,有些霸道,有些让人有种茶气在身体周围守护着你的奇妙感觉。

03

普洱茶要有茶气,这几点必不可少

要说茶气,必须先追溯中国文化中对气的传承和看重,精气神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整体状态。

气居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我们最常听的太极,便是将气学发挥到极致的一门武学。

虽然很大一部分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使得气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人对其也抱有极大的怀疑,但气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普洱品茗中,茶气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茶气的普洱茶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茶品。

但很多品茗者,对茶气是非常模糊的。甚至有的人认为自身感受不到,就没有。

实际上,对于茶气,早在唐代、清代,就有茶仙卢仝,以及爱茶诗人许廷勋等人描述过。卢仝关于普洱茶气的描述,最广为流传的便是那首《七碗茶歌》:

  • 一碗喉温润;

  • 二碗破孤闷;

  •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 五碗肌骨清;

  • 六碗通仙灵;

  •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许廷勋的《普洱吟》中:休休两腋自生风,何用团来三百月。

茶气是一种由茶叶中的有机锗(即生物有机锗)元素和多糖共同作用身体后,令人感到腹部一团暖气聚集,浑身筋络舒畅,出现后背掌心轻微细汗,打嗝的现象。

根据中医学研究,天然有机锗,在灵芝、人参等药用植物中存在较为丰富。

而茶叶中也含有少量天然有机锗,只是它不易溶于水,需要和多糖结合后,才能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利用。

敲黑板的重点:茶气产生的感受要和喝了热烫的茶汤后因热气产生的感受,区分开来

喝了热烫的茶汤,因为热气而产生的暖出现在胃部,同时后背是热汗且很密集;

而茶气是宛若气流一般,在不经意间流过经络,慢慢的增强,然后被人体感知到,如腹部气团聚的暖,后背手心细汗析出,有的出现频频打嗝;这些特征都消散后,浑身感觉轻松自在。

先说下我的品鉴体系,一个字“活”,一以贯之,有四个层次,从浅到深,第一是回甘生津,第二是体感,第三是喉韵,第四是气。

简单来说,我所说的“茶气”是非常狭义的一个概念,但凡有体感就言“气”的那种概念并不尽相同,我所说的“气”,更恰当的描述应该是“生命力”或者是“生命之生命”。

“生命力”可以理解为“活性”,这种“活性”不单单是“活”(感受得到的活),更有“使之活”(能使感受者被激活)的意义。

“生命力”不是“能量”,如果要用“能量”来举例,“生命力”描述的是由于“能量差”的存在,而发生的“能量流动”的“势”。

这种“势”是“生命力”表现的一个方式,所谓“律动”、“节奏”、“美”、“诗意”、“气”都是一以贯之的“生命之生命”。“生命力”是一种元素,但不是一种具备固定实体的物质。

我们越喜欢的茶,往往是体感越明显的茶,不但是“喉吻润”,更得是“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古代僧道往往善饮茶,恐怕正是因为这茶气可以助修炼。

《本草纲目》认为凡物都有性味特征,性就是气,气分为温、凉、寒、热四类,而茶气就是体内寒气被驱动,这一推下去,“发轻汗”这条路基本就得推到。

评价一个茶的好坏最重要在于活性,至于汤软水滑之类,倒是其次。

一个茶正是因为有了活性,才能让人对它有期待,这个茶才会回甘生津,香气口感才会层层渐进,充满变化,才会在存放中“越陈越香”。活性的字面含义不就是茶内在的生命力吗?那茶的活性不就是茶气么?

事实上,茶的活性分两方面,一方面是茶汤入口与人发生的互动,如回甘生津和刺激发汗;而茶汤每一泡的变化和通过存放醇化发生的改变,则是活性的另一方面,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所说的茶气

04

普洱茶要有茶气体现需具备的条件

1

茶品的原料生长地


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境内山峦起伏,河流较多,水热资源丰富。在这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每一地的土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又存在较大区别,所以制成的普洱茶也呈现出一山一味,一村一味的丰富特点。

普洱茶的原料是构成茶品优质与否的物质基础,原料中的内含物质越丰富,越能够为茶品的品饮,以及后期的存储提供很好的保障。

自然环境下生长的茶树,生长时间越长,所形成的茶叶内含物质越趋于丰富和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古树茶的市场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

▲小户赛古茶园

2

茶品的初制工艺

普洱茶的制成主要由初制和进一步加工共同组成。初制的工艺不仅决定茶品的滋味,而且还决定着茶品是否具有存储的价值。

为什么要提出手工制茶,因为手对茶叶的感知度是非常灵敏的,非其他器物能够代替。

传统手工制茶,将一片片鲜叶从深山古树枝头采摘下,带回家中,进行摊晾、柴火铁锅杀青、揉捻、阳光晾晒,耗时耗力十天半个月,晒青毛茶初成。

▲普洱茶铁锅杀青 

温度对茶叶内含物质的留存有较大影响,柴火铁锅杀青时,茶叶的温度保持在60-80℃,才能较好的保留茶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类、糖类、酶等重要物质。

很多古树茶因为数量非常少,而且不是成片生长,所以采摘和杀青的难度较高。

一锅鲜叶最佳的杀青量是5—10公斤,鲜叶在锅里的厚度较为均匀,杀青才能顺利进行。但并不是每一次的鲜叶都能达到较佳的杀青量,所以对制茶功力的巨大考验也就体现在变数上。

阳光晾晒是晒青毛茶形成的关键步骤,茶叶内含物质在阳光下发生悄然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味。

▲自然晒青

3

茶品的精制工艺

晒青毛茶制成后,为了较好的体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魅力,需要将毛茶做进一步的加工。即后续的浅蒸、石模压制、自然晾干等工序。

茶制作的好壞,關鍵在於蒸茶、壓榨、過黄得当。蒸芽要蒸得恰到好處而香氣濃郁,壓黄只要把水汁榨盡就馬上停止。

利用水蒸气使毛茶迅速回软,此时的度也要恰当把握,否则会使茶叶吸收了大量的水蒸气,对茶叶内含物质的浓淡造成影响。

毛茶回软后迅速定型,这里以常见的圆饼为例,用干净白纱布使毛茶定型,再用石模压制使茶叶松紧适度,茶饼制成放在晾茶架上自然晾干,最后白棉纸包裹,茶品即成。

▲水蒸气浅蒸

4

茶品的后期储存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魅力是其它茶品无法比拟的,历经岁月打磨过的普洱茶,其韵和茶气都有自己的独特。

普洱茶适宜在温湿度适宜、无阳光直射、无异味、干净的环境中存放,茶叶中丰富的内含物质发生自然转化。待某日取出来,冲泡后,老茶的魅力尽在一盏茶汤里。

以上是茶品满足有茶气的自身条件,要感知茶气需要品饮者的身体感官参与其中,这就会出现差异化。

有的品饮者的体感较敏感,容易感受到一些细微的变化;有的品饮者的体感可能要钝一些;同一泡茶,也许你能够较快较容易的感受到它的茶气,但另一个人可能没有感受到或者要晚于你一段时间感受到,这些情况都会发生。

品茗是一件需要慢慢学习积累的事情,喝茶也是一件静心的事情,茶汤要温喝,慢品,才能够感受到茶的原本滋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