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牟钟鉴著《君子人格六讲》出版,作者: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ppqqfndtk 2020-02-10

书名:《君子人格六讲》

作者:牟钟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01日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孔子文化奖”获得者牟钟鉴先生根据四十多年来学习中华经典积累的经验,结合古代贤哲的论述及今日道德教育建设的现实和需要,详细阐述君子人格养成路径,系统提出“君子六有”说,有仁义,立人之基;有涵养,美人之性;有操守,挺人之脊;有容量,扩人之胸;有坦诚,存人之真;有担当,尽人之责。

作者用较多篇幅细讲古今中外的君子在六个方面的人格特质,列举生动的案例,解说蕴藏的内涵,使君子人格培养在现实土壤上具有落地生长的可能性,用真人真事推动道德教化,从不同侧面提炼中华精神,重塑君子人格榜样,推动人文化成,培养时代真君子。

【作者简介】

牟钟鉴,1939年出生,烟台市芝罘区人。1951-1957年在烟台二中读书,并以烟台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1957-1965年底,在北大哲学系攻读哲学专业本科和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冯友兰、任继愈、朱伯崑诸教授。毕业后进入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后调入中央民族大学。

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荣誉资深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尼山圣源书院荣誉院长。2012年获第四届孔子文化奖,《中国宗教通史》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出版著作有《与思想研究》《中国宗教与文化》《中国道教》《走近中国精神》《儒学价值的新探索》《老子新说》《涵泳儒学》《中国宗教通史》《当代中国特色宗教理论探讨》《新仁学构想》《道家和道教论稿》《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等。

【图书目录】

序 言

总 讲 

一 “五常”“八德”的历史变迁 

二 重铸君子人格、造就道德群英的必要性 

三 君子在儒家道德学说中的地位 

四 儒家君子论内涵丰富 

五 儒家君子论的历史变迁与当代价值 

分讲 

一讲 有仁义,立人之基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柳宗元与韩愈的君子之交 

烟台恤养院的济世救困 

祖父与父亲的仁厚之德 

二讲 有涵养,美人之性 

爱因斯坦的修身格言和赵朴初居士的赤子之心 

《朱柏庐治家格言》对我们的启示 

革命前辈刘少奇论修养 

三讲 有操守,挺人之脊 

抗日卫国事业中舍生取义的烈士 

管仲、晏婴的故事 

大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操 

唐雎不辱使命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魏征犯颜直谏 

陈毅元帅的气节 

四讲 有容量,扩人之胸 

中华文化的多元通和传统 

谭嗣同“仁通之学”和费孝通“十六字箴言” 

欧阳修论“以友辅仁” 

廉颇、蔺相如的刎颈之交 

丘处机仁厚爱民,一言止杀 

抗战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什刹海书院的开放包容和张岱年先生的厚德载物 

五讲 有坦诚,存人之真 

孟子以诚行道 

乐毅以坦诚对燕惠王 

阳明后学泰州学派以真诚做人为学 

《聊斋志异》中席方平的精诚执着 

冯友兰的自我反省 

六讲 有担当,尽人之责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担当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的“横渠四句” 

黄宗羲、顾炎武“以天下为己任” 
周恩来总理为国家鞠躬尽瘁 
结 语 
 
附 录 
一 先秦经典论君子、志士仁人语录(节选) 
二 相关经典注释文献举要 
三 君子故事出处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我为什么要写《君子人格六讲》这本书

经过多年的酝酿,加上四十余年学习中华文化的心得体会,这本专门围绕“君子”和“君子人格”的小书终于要出版了。
 
我提倡“君子六有”,不是说我全能做得到,这是我的座右铭,我得努力去做。我平常不太愿意宣扬自己,但是我坚持两点:

第一,我研究宗教学几十年,我发表的东西大家自有公论,我有我自己的见解,认为它符合现在社会需要,如不同意可以争鸣。

第二点,我培养学生,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们,努力尽老师的责任,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对学生一定要真诚,不要把教书看成一般的职业。

我的家庭也比较和睦。我没有大的本事,没有顶天立地的能力,所以我给自己定义,是一个平民化的学者,是文化的探索者。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君子学者,我一直以此来自励。
 
《君子人格六讲》是我比较看重的一本普及类的小书,尤其适合教育界人士和中小学校阅读、使用,我在书中详细阐述“君子六有”之后,再从总体上谈几点看法。
 
 
“君子六有”是一个有机综合体,它们是多元一体的,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缺其一则其余不能成立,便无法成为君子。但在本书的古今故事中,君子六德的展现既互见共存,在特定时空中又往往有所侧重,读者细阅便可发现六者的整体性与丰富性。

“君子六有”的分述是为了使君子人格明晰化、具体化,以便于人们掌握和实践。笔者在分述中,时常在谈“一有”时连带谈其余“五有”,读者在分章阅读时不必受多元的局限,而应在有分有合中全面把握君子人格的有机生命,努力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生命。
 
 
君子人格论的用意主要在于普及,期望在社会各行各业中推动君子群体的形成。当初孔子说过“君子不器”,不希望他的弟子只懂专门手艺,意在为国家造就栋梁之材,那是由于当时私学刚兴,人才培养能力有限。

现在是教育发达、社会分工愈益细密,时代呼唤栋梁英才,也呼唤各行各业有大批君子出来担当重任,同时,我们也有条件培育出君子群英。

社会需要政君子、士君子、军君子、商君子、农君子、工君子、艺君子、师君子、医君子、匠君子、少君子等,他们用君子六德发挥众智、众勇、众行,形成合力,推动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各行业树新风、创新业、建新功。君子群英越多越好。
 
 
在培育君子人格事业中,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民族是否有希望,要看是否重视教育,要看青少年一代能否健康成长、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而对于青少年的培养,主要责任在教师。

在各行各业中,我们应当和必须要求大中小学的老师率先成为君子,君子之德就是师德,是当一名教师的基本资质,然后才是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有大批君子教师在岗,才会有大量的君子学生出现。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以四教:文(经典)、行、忠、信。”荀子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第一位,是中国教育好传统。我们必须大力纠正学校轻德重智、只教书不育人的不良教育倾向。
 
 
弘扬君子文化、造就君子群英,要克服悲观情绪,增强必胜信心。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社会道德有所滑坡,一些人认为提倡道德是白费功夫,如能独善其身、明哲保身就不错了。但笔者不这样看:

其一,要看到好人还是多数,不过有时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还缺少凝聚力与发声的空间。

其二,做人不做小人而做君子,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自利利人的事。君子安心,小人纠结;君子快乐,小人烦恼;君子有尊严,小人无人格;君子有朋友,小人苦孤独;君子事业得道多助,小人做事失道寡助。正气代表多数人的利益和追求。

其三,传统美德的恢复需要时间,市场伦理的建设需要积累,人们会在深受恶风劣俗之害中不断吸取教训,不愿意看到人人在损人利己的同时也以害己告终,小人得不到幸福,罪人要受法律制裁,膨胀的欲望会落得人财两空。所以犯罪受罚者往往追悔莫及。
 
 
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良好的趋势,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了,有些地方已在移风易俗上走在前头,需要及时总结、鼓励和推广,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品性)草,草上之(有)风必偃。”这就是邪不压正的道理。

当然它需要君子群体达到一定数量和协调程度,才能使道德之风刮起来,使小人的品性倒向君子,从而学习君子。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互为消长,君子之道长,小人之道便消,反之亦然。我们致力于奖励君子道德善举,小人之道便会日渐衰退。
 
现在社会道德风尚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使人宽慰的事情越来越多,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许多青年人纷纷加入。他们践行着一种超出功利的生活,使身心在奉献大众的道德境界里享受着真正的快乐。志愿者队伍就是滋养君子的群体,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社会各界要爱护他们、支持他们,把志愿者的事业推广做大。如山东威海倡导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用行动书写“君子之风,美德威海”的文明篇章,现已有25万个志愿者,1000多名志愿者团队,道德新风在全市劲吹,威海正在成为风光美丽、风气美善的“双美城市”。
 
这些都给了我们信心:只要政府重视、精英先行、大众参与,君子之良风便会渐盛,小人之浊习便会渐衰,礼仪之邦必将出现在神州大地上。


责任编辑:慊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