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医话】张伯礼:关于高血压的辩证论治

 中医知识圈 2020-02-10

张伯礼诊治经验

(1)辨脉证,从肝论治

舌脉、症状是中医赖以探求病因、归纳证候、分析病机的原始信息依据,审证求因,因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特点。中医学无高血压的概念,而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症状和舌脉,来认识和判断其病证性质,涉及脏腑,主症兼症及演变归属的。张老治疗高血压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认为高血压病虽见症繁杂,或头晕目眩,或颈项拘强,或头痛失眠,或腰膝酸软,但其舌诊多见舌红苔薄黄或干黄,脉多弦或兼细、兼数、兼滑,而舌红苔黄为阳热之象,弦脉为肝脏之脉,故观其症,察舌按脉,知其病变在肝。或因七情伤肝,肝郁化火,气火上升,引动肝阳上亢;或因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而肝阳上亢;或因肝阴内耗,阴不敛阳,阳亢于上,肝阳上亢为典型表征。所以张老强调,病变主要在肝,与肝之阴阳失调密切相关,治疗应注重随证从肝论治。

(2)立四法,潜镇柔顺

张老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刚劲,内寄相火,体阴用阳,易升易动,故其病阳亢升动宜潜镇,风木刚劲宜柔顺。

肝阳易亢,时时潜藏。肝脏体阴而用阳,其阴易虚,其阳易亢,故应时时注意滋阴潜阳。当其阳亢之时,亢阳上越,蒙蔽清窍,非得沉潜之力,不足以引阳归宅,潜阳之法,莫如介类。张老谓介类药其性自下而上具有潜降之力,高血压头沉项者常用石决明、珍珠母,咸寒入肝,体重沉潜,以镇其动,而平肝潜阳,为治肝阳上亢必用之药。

亢阳之降,必当重镇。肝阳上亢,气火升腾,有升无降,而石类药其性沉重,有自上而下沉降之力,化石类药其性收摄而潜镇,有安神镇惊,收摄浮阳之功。收缩压高,伴头痛头胀较甚者,常用磁石、代赭石、生龙骨性寒质重,寒能泻热,重可镇降,重镇浮阳。介类石类同用,潜镇同施,融自下而上之潜降与自上而下之沉降于一炉,浮阳焉能不降乎!

肝为刚脏,非柔不克。肝阳鸱张,无不由于水不涵木。肝藏血而属木,肾藏精而主水,肝肾同源,精血互生,滋肾水所以乘养肝体。肝之阴阳能否达到相对平衡,取决于肾水之充足与否,故有“欲阳之降,必先滋其阴”之说。张老常云:“镇摄潜阳属急则治标之法,而亢阳之降,当滋阴养血培其本。也是保持血压平稳而不波动之法。”滋阴不用熟地黄、山茱萸等厚腻之品,以防碍脾,影响升降,喜用玄参、女贞子、旱莲草等性凉滋阴之品,补而不腻,滋而润燥;并佐一味杜仲,阳中求阴,补益肝肾;用当归、白芍养血和血而柔肝平肝,以固肝体。更有妙笔之处,张老不只从肝肾入手,滋阴养血,亦重视心胃调补,常谓:“柔肝当养胃阴。”以麦门冬、葛根甘润养阴生津,通过滋养胃阴以荣肝体。“动则阳旺,精则阴生”,故阳亢之时,当镇静安神以制亢阳,以夜交藤、炒酸枣仁养心安神,生心之血,助阴以柔肝,促进睡眠充足,以助血压恢复正常,诚可谓“养心安神亦可降压”。

肝喜条达,非顺不降。阳亢火升,皆肝气上逆为患,不顺其气,则火无下降之理,阳无潜藏之法,故欲治亢阳,必当顺其气。常选用苦辛兼有之药,如佛手、独活、白蒺藜、野菊花、夏枯草等,辛开苦降,畅达气机,使肝气调和,条达疏畅,而无冲逆之变。然顺气之法,亦非此一途。肝藏血,血液运行失畅,气亦因之而紊乱,尤伴胸闷憋气之症者常佐以辛温之降香、延胡索等理血之药,辛散血中之气,温通行瘀而调气。又“疏肝当通胃阳”,阴虚则胃肠失于濡润,大便干燥,腑气不通,亦可导致肝阳上亢。腑气一通,肝气肝阳得以随之下降。故凡兼便秘者,以少量生大黄通腑,以折其上亢之势(不便秘者用熟大黄),腑通气顺,血压亦因之而降。所以润大便即降压也,此“魄门亦为五脏使”之活用也。此外方中必以性善下行之川牛膝,引诸降药协同下行,直达病所,顺肝之用可养其性。

(3)守病机,机圆法活

高血压病病机复杂,见症繁多,临证需细心辨识,分清主次。“潜镇柔顺”是示人以大法,临证还需依据具体情况,谨守病机,相机权变,灵活加减。若病机未变时,应守此法一贯到底,勿随意改弦易辙。张老常云:“勿为辨证而辨证。”若病显痰湿较盛时,则少用柔润之法,而酌加藿香、佩兰、薏苡仁、苍术等芳香化湿、健脾祛湿之品;若络脉瘀阻较甚,合并胸痹者,加丹参、延胡索、五灵脂、降香活血化瘀,重在于“通瘀”;合并半身不遂者,重用鸡血藤、钩藤、桑枝、乌梢蛇、威灵仙等通经达络之品。

(4)重剂量,因人而异

张老临证非常重视药物剂量的应用。因为人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也不同,进而影响着某些疾病的症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措施的反应性。因此,用药要因人而异,把握好用药的“度”,中病即止。尤其高血压患者,病程久,年龄偏大,用药要考虑到其生理病理特点,矿物或介类皮壳质重之品用量重而不可久,而滋补、苦寒、耗血破气之品用量不宜过大。病情稳定者,汤剂可以1剂药煎煮3次,分4次两日服用,也可隔日1剂或隔日1服,也总以药证相符,量法得当为是。做到“补不碍胃,攻不伤正,清不伤阳,辛勿伤阴”。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心血管病中医经验集成/常见疑难病中医经验丛书

图书作者:皮兴文 等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