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精华4:道法自然:如何以大自然为师 ?

 智见智定 2020-02-11

第四章 道法自然:如何以大自然为师 ?

(一)体会大自然的启示

(二)上善若水

(三)太上,不知有之!

(一)体会大自然的启示

《道德经》从头到尾,就是要告诉我们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实相。处处都在强调读懂无字天书,看懂大自然的启示。学习《道德经》,不管任何版本都是仅供参考。最重要的是透过它最终去了解大自然,看懂大自然在启示我们什么。所有的经典,都是在描述大自然,都在记录大自然的智慧、法则、启示。

我们现在开始来阅读、体会大自然的启示。

一般人的学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入学校研读书里的知识、理论、知见、技术,都是各种所谓的“术”。另一方面向父母亲、向师长、向古圣先贤、向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看齐学习。这些都是有形有相,看得到、摸得到的。

但是,老子偏偏要我们:“你要超越这个层次,你要去跟大地看齐学习,你要去跟流水看齐学习,你要去跟太阳、虚空看齐学习。”老庄思想的核心,从来不是要我们追随个人,而是早日学会以大自然为师!

很多人就懵了、搞不懂了,书本上面告诉我们要怎么样,每一个字我都可以看得懂、可以理解;大地没有文字,我怎么看?我跟个人学习,他有模有样,做出的德行是怎么样,我可以跟他学习;流水有什么好学习的?它又不会讲话!

一般人很少知道要跟大自然学习,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观念,没有去跟大自然联系、连接。尤其是西方的工业革命之后,强调经济,强调资本主义、强调科技,逐渐地带领人类脱离了大自然,集中在都市。

结果,现代人看到的就是人类的成就、人类的建筑、人类的经济、人类的科技,却看不到大自然的智慧、大自然最高的科技。

所以这是教育扭曲了,世界的主流、潮流,教育的观念扭曲了,让我们从书本上、从人去学各种术;而大自然要启发我们的是“道”、是智慧。

我们今天来学《道德经》,就是希望大家从术的层次,提升到“道”的层次。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有“术”无“道”,其“术”易变邪;有“道”无“术”,其“术”自生。“道”,就是我们的良心、我们的爱心、我们的清净本心、我们的责任心。

老子讲求治理社会、治理国家,解决全人类的大问题,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引领人类回到“道”上面来。你要教育百姓,或是教育子弟,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启发出每个人的良心、爱心、责任心?

现在的教育,都是在偏重在传授各种术、理论、知见,你只要会背,考试会做答,你得高分,这样就是好学生。这一种认定、界定是错误的,会扭曲人性、人心!

教育真正最重要的,就是启发出我们的良心、爱心、责任心。未来全世界最重要的教育,就是这个部分。各级教育,只要能扣住这个核心,教育就一定成功。当一个人有良心、爱心、责任心,做官一定是个好官,经商一定是个好商人,有社会责任心,诚信不欺。

只要良心在,一定是诚信不欺;有责任心,开各种工厂,一定会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土地负责,对我们的后代子孙负责。一定不会去偷排废气,不会在那里污染山河大地。

一个人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良心,自然就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社会负责。你不必用任何的法律去约束,不必用很多的规定去限制、监督。

《道德经》提到,人类的心灵品质分成道、德、仁、义、礼、智、信、法。最高的层次、最高的心灵品质是“道”的层次。政府教育百姓,社会、学校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就是 回归到“道”。如果以个人来讲,就是启发出我们的良心、爱心、责任心,这就是“道”之心。只要教育能够引领百姓回归到“道”,其他问题都好解决,社会非常好治理,国家自然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老子就是希望我们回归,先了解大自然和我们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去看懂大自然对我们的启示,与“道”合一。《道德经》这几章都提到以大自然为师。

二十五章里面的“人法地”,“法”就是效法、学习。向山河大地看齐学习。“地法天”,进一步向天看齐学习。“天”,就是太阳跟虚空。“天法道”,“道”就是整个宇宙本体,以及所有的万有、现象界的一切。

最后,我们的体会、我们的所作所为,要来到“道法自然”:大自然有她的宇宙律、运转法则,天地有天地的运转法则。我们要去学习、了解大自然的运转法则,清楚了解之后,我们才不会背道而驰。

今天已经出现了很多全球性的大问题,包括现代工业、农业、科技所带来的温室效应、水污染、空气污染、严重的雾霾,以及惊人的土壤退化、生态环境破坏。这些都是人类背天之道而为造成的,未来会导致人类很多的灾难。

大自然本来有非常好的调整机制。就像人都有自身的免疫系统,只要不破坏免疫系统,感冒生病,我们的身体会自动修复一样。真正能够治好癌症,最好的药、最好的医生,就是大自然和我们人类本身的免疫系统,不是各种药物。

如果人不破坏大自然的调整机制、懂得顺天之道而为,大自然很自然地运作,就会形成风调雨顺。风调雨顺就会五谷丰收,五谷丰收就能够国泰民安。

为什么社会会乱?为什么会改朝换代?因为百姓吃不饱,社会混乱,天灾人祸不断。如果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泰民安,自然的社会风气很好,国家安定。所以老子要我们懂得天地的运转法则,教会我们顺天之道而为。

请大家了解一点:如果人类不懂得天地、自然之道,只是强调各种经济、工业,以各种高科技去对抗、违背自然;最后都会使人类导向大的灾难,最严重的是,人类文明将会全部毁灭。

《道德经》三十九章,老子就警告我们:顺天道,国安泰;逆天道,灾祸来,甚至天崩地裂啊!老子希望我们打开格局,向大自然看齐学习,读懂大自然的法则。

我们了解之后,自然会顺天之道而为。顺天之道而为,自然就会社会安定、地球永续昌荣,我们的子子孙孙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第八章,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七章讲的是天长地久。为什么我要把第八章列在前面?因为水还比较容易学习,进一步才能够向天地看齐学习。

先把第七章做一个归纳:如果我们做人、做事能够来到像天地、像流水这样,能够来到不自私;我们所作所为都是以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利益国家为出发点,没有个人的私心、企图心、不良居心;能够如此,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积阴德啊!积阴德,我们就会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这就是第七章所要传递给我们的神韵、核心、重点。为什么天长地久?为什么天地能够长生?我们就是要学到天地的这一种德行,而不是在那里争名夺利、计较什么,处处都要展现我比别人行、我比别人厉害、我比别人高。到后面,却树立了很多敌人,内心空虚、痛苦。

这样的人生,我们赢了表面,却输掉了良心!我们只能够赢到一些表面,台上很风光,却输掉了里子,台下空虚不安、忧悲恼苦!这是不真实的人生。

《道德经》的核心,教我们做个实实在在的人,真正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真正做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人类的事情,不要去跟别人争什么。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生命的主人,就能够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二)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我们再讲怎样跟流水看齐学习?

这里需要厘清几个观念。首先,我们一般人习惯从书本里获取知识、学问、技术,或者向人看齐学习,但却不知道怎样向大自然学习。都是因为我们人类长期被误导,离开大自然的结果,所以我们现在要尽量回归自然。

其次,一般我们认为山河大地没有什么生命,现在重新来认清:山河大地就是伟大的生命体!

如果我们讲人格,往往会想到某某人的一个形象,老子、孔子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圣人形象。现在要把这个形象的范围、格局破除掉!不是只局限在有这样的形象,才叫有机生命体。

我们破除掉这些观念,才会懂得跟大自然学习,才会知道大自然都是有生命的,她是个伟大的生命体,她有着崇高的人格!人格升华、提升到高层次,才称为神格;我们甚至可以讲,大自然有着崇高的神格!

大自然就是伟大的生命体,流露着超越人性、超越人格的层次,流露着的神格的特征、特性。 山河大地本身就是有机的生命体,就是神格的呈现,我们要向她看齐学习。流水,是有生命的,她是伟大的生命体,我们要向这个伟大的生命体看齐学习。

为什么某个人值得我们学习?他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兼又以身作则!向人看齐学习当然不错,现在如果了解了流水的崇高神格,就是要去向流水看齐学习,我们才能从原来的思维世界提升上来。

太阳,是伟大的生命体。比如说,我们心目中最伟大的人是老子,向老子看齐学习;老子会跟我们讲:“我还不够,真正比我更伟大的是太阳,你要跟太阳看齐学习。

提高了学习的对象、层次,我们才会看懂《道德经》。《道德经》就是要协助我们从文字的世界,提升到没有文字的世界;从有字的书本,提升到去看无字天书;从向人看齐学习,提升到超越形象的大人格、大自然,跟她看齐学习。

这些不是抽象的,上一节跟大家讲到,如果我们局限在过去的观念知见,就会像身体里红血球、白血球的那一种小小的视野,认为我在动,那个血管壁不动、肌肉不动、骨头不动,所以认为它们就是没有生命的。就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太狭窄了。

因为我们的视野狭窄,所以几百年前,地球上的人才错误地认为:“我们坐在地球上,我们地球不动,是太阳在动,在绕着地球转。”因为视野没有打开,我们就像井底里的青蛙,看到太阳从这边儿出来,从那边儿过去;就认为我们不动,太阳在动。

老子跳脱出了这样的层次,看到了人类认知是错误。老子就像把我们这个红血球、白血球暂时从身体里抓出来,让我们从外面看到:我们是活在伟大的身体里!身体是活的,我们才能够活!我们看到了、开悟了,再把我们放回身体里。

这时,我们就会感叹:我跟这整个的大身体竟然是一体的!原来界定血管壁、骨头没有生命是错误的!因为有它们的养育、支撑,才有我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开悟,我们突破了过去狭窄的视野、认知,看到了更广泛、更大的真理实相。

我们现在要来向水看齐学习,不要再认为“水没有什么”。那是因为我们看得肤浅而产生的错解、误解,我们不认识她。我们不认识她,就没办法看到她生命的神圣,没办法看到“道”;我们才会否定真实的“道”,再闭起眼睛,去修那些虚妄的“道”。

这时我们来看流水,绝对不是过去我们的想象,她是有生命的,她随时都在启示我们。老子就是这样观水悟道,开启了大智慧。

老子看水可以开启大智慧,我们能不能?我们从小到现在,天天看水,大部分人也觉得她没什么;但是当我看懂之后,就觉得太浩瀚、太伟大了,她们真正做到、呈现出了“道”的精神。

学习《道德经》之后,从此我们以不一样的视角再看万物,我们就可以看懂万物活生生的另一面,看懂万物的奥妙、艺术、神韵、生命力。我们的生命不管到哪里,都会安心、喜悦。

怎么样去观水悟道?《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几”就是“近”。流水呈现出来的是“善利万物”,注意这几个字!老子要我们向水看齐学习,勉励我们做到“善利万物”,而且很重要的,要做到“不争”。

一般人做了什么利益别人的事,很容易就要居功,争什么名、夺什么利。老子的智慧,我们要向大自然看齐学习,学习着真正地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我们的后代子孙,然后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只要对社会、对国家、对我们的子孙真正有益的事情,不管有没有名利,别人不愿意去做的,我们就默默去做。

我们现在来看,流水是怎样在呈现“善利万物而不争”,怎样在呈现伟大的人格、伟大的神格!

这些稻田里灌了很多的水,水充满了整个的稻田。如果田里没有流水的滋润、灌溉,就没有办法插秧、收获。虽然现在发展出了所谓的旱稻,但是一样,都需要有水的滋润。有阳光、有大地、有流水、有空气,也有各种因缘的配合。

现在我扮演流水的角色,做流水的代言人,试着和大家沟通:

“我这个水,就是这样默默地在奉献、服务、滋润、养育万物,别人不知道也没关系。但是我知道,养育万物,不是靠我个人的能力,必须依靠土地,跟阳光、空气分工合作。大家就是奉献、付出,没有争执谁才是最重要,你看,才有了这些稻米……”

流水就是这样:别人不愿意做的,没关系,我来做!只要对众生有益的事情,我们来做!然后跟大家分工合作,让小秧苗能够逐渐地成长。如果没有水,秧苗没办法成长;流水灌溉、滋润秧苗,就是在利益众生!

流水用生命力默默地滋润,让小秧苗长大、开花、结出累累的果实,让稻米可以丰收,让人类可以受益。让别人受益,让别人享受成果,这就是成就众生、善利万物,这就是老子让我们学到的智慧。

流水有没有去跟土地争功?流水有没有去跟太阳争功?谁的功劳才最大?没有争功。流水也从来没有跟农夫去较量:“我奉献比你更多,我比你更伟大!”从来没有。她们就是奉献、付出,让众生有成果可以享用。

大家好好体会:我们在家庭、在学校、在单位、在政府机关、在团体里面,能不能勉励自己做到这样的层次?扮演水的角色?不管我处在什么位阶、什么角色,我就是扮演好我的角色,我就是做好我本身的这一份工作,善利这个团体,善利这个社会,“善利万物而不争”。

学习《道德经》,就是要学习到这些智慧,然后去看齐学习。我们常说“见贤思齐”,怎么见贤思齐?流水她在示现、告诉我们,怎样去展现出道的特征、特性,怎样用高等的人格、心灵品质来为人处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又不去争功。

我们看看这些水果。这是西红柿(番茄),里面有没有水分?如果没有水分的滋润,这些水果就不能存在。

如果我们没有深入进去,透视、看到它的奥妙,没有看到它是聚集那么多的众因、众缘才形成的,我们就会认为这个水果没什么,看得很肤浅。

当我们看得越深入,就会发现越奥妙!我们有水果可吃,竟然都要具足很多的善因善缘。大自然在化育,各种因缘形成之后,才能有这些水果啊!包括刚才讲的水,水进入里面去,支撑了这些水果的存在,支撑了这些水果的成长。

比如,在社会上、在团体中,这是别人的成就,或是团体大家的成就,而我们就是团体里的一个分子,我们就是里面的一个水分子;我们能不能发挥的都是正能量,让大家享受成果带来的快乐?我就扮演我的角色,不跟别人争,不跟别人较量,也不居功。我们能够如此,你看,就会有很美好、丰硕的成果出来了。

如果我们在那里较量:“我一定要比你这个山河大地更伟大!我这个水,你们不重视我,我就不流进水果里去!“好啦,我们不把水灌注到水果里,这个水果能不能开花结果?一个争夺的世界就会这样。

所以,甜美的果实,是很多人默默奉献、付出、协作得来的。我流水也是里面的一分子,我跟大家团结、和谐、奉献、付出,不去较量、不去计较、不去居功。有这些成果出来,你们买这些水果,有没有付钱给我这个水?没有啊!

大家好好体会:什么叫做润物无声、水过无痕?老子就是要我们学习流水的这些品质,不居功,不去出风头,最重要的就是把我们生命的意义奉献出来、做出来,利益一切众生。谁能够如此,谁就是体会出“道”的精神、特性,已经逐渐在与“道”合一了。“故几于道”,已经快成为“得道高人”了。

学习《道德经》,就是要去做到。在这个过程、还没有全然能够做到之前,我们就是去学习。所谓的见贤思齐,就是这样,跟大自然看齐学习。

向流水看齐学习,滋润万物,善利万物:水果、农作物,只要需要,我都来长养你、滋润你,没有分别;有成果出来,我又不居功。

如果我们不知道水的重要,又去破坏生态、污染水源,那么风调雨顺就会变成气候的两极化,旱灾、水灾、雾霾,越来越恶劣。

两年前发生旱灾,本来都是肥沃的良田,现在没有了水,土地有什么用?它渐渐地沙漠了,没有办法播种农作物。

我们说水是一种灵气,有水的地方,它就有灵气、生命力,能够孕育万物。只有土地、没有水的地方就没有灵气,农作物、人类没有办法在那里存活。

我们有没有破坏生态环境?有没有伤害大自然?旱灾是在告诉我们水的重要、水的珍贵!

前两年的旱灾,这里到处都找不到水,平时水源充沛的井水也都干掉了。

水不只是一些矿物、元素、物质层次,她有着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神格,她是伟大的生命体。我们要看到水的重要,还要看到大自然的浩瀚、伟大。

《道德经》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去看懂大自然的奥妙、智慧。如果我们真正看得懂,连一滴水,都会看到她是多么的奥妙。这一滴水滋润着万物,支撑着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神圣的生命之水!

一般人认为水没有觉受,错了!现在科学家的实验证明,水是有觉受的。流水不必学世界各国的语言,但她能够听得懂任何的语言、读得懂任何的文字。因为她不是看表面的文字,不是听表面的语言,而是感受文字深层的神韵,感受我们的心灵!

水是很有智慧的,老子希望我们向流水看齐学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那么过去“看水是水”,也经历了“看水不是水”,有一天,我们真的看出水的奥妙、神韵、生命力,水和我们生命的密切关系;我们就会来到禅宗所讲的“看水又是水”!那一种震撼、赞叹,跟前面不一样的世界。

(三)太上,不知有之!

再来,《道德经》第七章提到: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我们学习《道德经》就是要跟天地看齐学习。

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天”是什么,“地”是什么,这不是抽象的,不是在文字堆里面钻研,在那里找:“天”,这一本怎么解释,那一本怎么解释;“地”这一本怎么解释,那一本怎么解释,都是仅供参考。

《道德经》里所讲的都是具体实际的存在,“天”就是太阳跟虚空,“地”就是我们这个地球。如果我们在火星上读《道德经》,“地”就是火星;如果我们在天鹅座读《道德经》,“地”就是那里的星球!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有天地父母在养育我们,我们才能够存活。

天地呈现出来的特征、特性是怎么样的?“以其不自生”。“不自生”就是不自私。我们要重新来认识:太阳、地球,那都有着伟大的人格、伟大的神格,他们是伟大、神圣的生命个体!

我们不要以为:“太阳没有两个眼睛,没有耳朵,没有嘴巴,怎么能是人?怎么能是生命体?”如此对生命体的认知太狭窄了!我们身体的红血球、白血球,都是生命的个体,难道它们一定要长出两个眼睛吗?白血球还会做变形虫的运动!

请大家好好体会:

大自然的奥妙就在于——生命用无穷、无限可能的形态来出现!

体会这一点,我们才会破除掉那些狭窄生命体的观念。如果我们读得懂,一棵树,就是一个神圣的生命体的存在!继续扩大视野,太阳就是一个神圣的生命体!

如果这个太阳系没有太阳,如果没有太阳帮我们传送很多的能量,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就不会存在。因此把太阳称为我们的父亲,有没有过分?有没有说那是虚伪,或是虚幻?都是真实的,只是我们有没有去看到、去感受到而已。

所以“天”是太阳跟虚空,“地”是地球,都是实际的存在。呈现出来的作为,都是在养育万物,而又不占为己有、不主宰、也不居功,没有自私之心。老子希望我们学习的就是这种伟大的人格、伟大的神格。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

这里所讲的圣人,就是我们真的读懂了大自然的启示,我们真的这样去做到了!

也就是我们看到了大自然在化育、养育万物、百姓,我们都是天地父母怀抱中的小孩。我们也练习着做到了天地的德行、特性,所作所为不争名、不居功,就是奉献、付出,没有任何的私心。能够真的这样做,我们的生命,就能够与日月同存。

希望大家要去读懂这一部无字天书,读懂这一部大地风云经。我们如果能够真的用心灵去看、去读,慢慢就会懂得、做到:什么叫做以大自然为师,什么叫做道法自然。我们的人格、视野、心胸、肚量跟过去就会不一样,所作所为都是在利益众生,又没有居功、炫耀之心。

所以我们知道,一定有天地父母的养育、化育,才能够五谷丰收,国泰民安。所以中国历代的君王,大部分都会在秋收之后,在首都举行祭天仪式。不要认为那是迷信,错了,那是人类懂得感恩天地父母!

当我们有这些食物可以吃,我们真的要进一步去饮水思源:不只是看到人类本身的奉献、付出,不只是看到农民很辛苦;更进一步要去看到“太上,不知有之”的层次。

“太上,不知有之”,这句话在《道德经》的十七章,就是让我们去看到,真正对我们生命最重要的那些幕后英雄。一般人很少去看到,很少去感恩啊!

“其次,亲而誉之”。就好像,我们一般人懂得知恩图报,送礼或是回馈有恩之人。父母对我们有恩,我们懂得孝顺父母、回馈。当然这样是不错,但是要知道,这是在次一等的层次,“其次,亲而誉之”。而真正那个对我们生命最重要的是“太上”!我们一般人却不知道她的重要,忽略、看不到、感受不到她的恩德。

老子希望我们开启法眼,跟天地看齐学习,进一步做到所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

结论:我们也是“道”之子!每个人都有“道”的特征、特性,崇高的心灵品质。向大自然看齐学习,就是要激发、启发出每个人心灵深处最高的心灵品质,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潜能、良心。

老子要我们回归到“道”的世界。如果我们真正流露出良心、清净本心、道之心,所作所为就会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

中外名流千古的古圣先贤,做到的就是这样的层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