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2-11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大芬

听起来像老家里

某位勤劳大姐的名字,

事实上却是中国乃至

全球重要的油画交易集散地。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在这里有许多的

“匠人”

他们日复一日的画着同一张画,

或是画着同一个人的画。

在这里分为学徒、画工、画师等多个等级。

有些人成名了,离开了;

而有些人待着这里画着自己的人生。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大芬油画村

在40多年前

还是个原始的客家小村落,

村民以种水稻为生,

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

而现在这里聚集着1200多家画廊,

全年总产值超40亿人民币。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大芬油画村最快的工人

一天可以完成三十幅作品,

他们一幅画可能用几百笔就能画完。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来到大芬的有两种人

第一种:是喜欢画画的人他们在大芬租下一间工作室,在那里完成他们的艺术创作。

第二种:是迫于生计无奈来到大芬画复制画的,他们往往是跟随亲戚来到这里。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们在大芬里都拥有自己的小天地。

虽然可能才小小的几平方,

但在这里他们用

画笔画出了自己生活。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今天我们用几个故事,

来向大家展示真实的大芬村。

——赵小勇——

“有一天晚上,我敲了门梵高真的走出来了,出来跟我画得一样。当时梵高问我“小勇,你现在画我的作品怎么样了?” 我说 “我已经进入你的状态了!”这时候我手伸过去,他突然之间不见了。这一下我就醒来,哇!原来是个梦啊!——赵小勇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的外号

“中国梵高”

1998年来到深圳的大芬村开始了中国梵高的故事。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没有干净明朗的画室,跻身昏暗狭窄的小屋子

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小勇与他的家人在这里

一共画了十万多张梵高的仿制画。

像梵高的杏树花、自画像、向日葵、 鸢尾花

都是他们主要仿制对象。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在这里

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

不同于画家惬意的创作,

他们更多的是跟时间赛跑。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们复制画的方式是

一个人专门负责一个部分,

大家一起共同完成一幅画。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们

靠着香烟和广播驱赶睡意。

明明是离艺术最近的一群人,

生活得却并不像缤纷多彩的油彩画。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艺术没有达到梵高的高度

但是生活水平确实梵高的生活水平。

在大芬画了十几年梵高的赵小勇

却从来没见过梵高真正的画。

《中国梵高》

一部04年的纪录片,

记录下了小勇见到梵高的那一刻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街上随处可见的梵高的画像

让小勇对陌生国家的紧张感消除了许多。

抽着烟站在路边上,小勇不知惆怅着什么。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在阿姆斯特丹

终于见到那位一直在大洋彼岸

购买自己复制画的生意伙伴。

他们紧紧拥抱一起。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以为自己的画会摆在

比较像样的画廊里。

来了才知道画只是放在了

离梵高博物馆门口的纪念品商店里。

此时的他眼里闪过了一丝的酸楚。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老板开玩笑的说

要拿他的画去和梵高的真迹调换,

没有人能分清楚真假来。

小勇听到开心的笑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没来之前

小勇都不知道自己的一幅画

在中国只卖几百或几千块

但是被卖到外国后,

价翻了10倍。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见到梵高的画小勇被感动了,

他眼里淌的泪。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看着画里的梵高,梵高也凝视着他。

他们打破千年的时间

互相感受着彼此。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毎幅画都凑得很近的观看,

不是为了记住这些笔触

回去后好临摹。

而是他想认认真真的感受

画里的每个情绪。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临走前他带着花来到梵高的墓地

对着墓碑鞠了三躬。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点了三根烟

拿三个苹果

把烟夹着放在了墓碑上。

像在中国祭拜祖先那样充满着仪式感。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从国外回来的小勇,

开始思考

自己这样复制油画还能走多远,

他觉得原创可能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即便如此

现在的他依旧要花

大量的时间在复制油画上

只有小部分的时间小勇才能画自己的画。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在大芬有无数个赵小勇

他们明白生活的艰辛,

虽然简陋的条件让许多人产生放弃的念头,

但是更多的人依旧留了下来。

——迈克尔.沃夫——

在他镜头下有

“刀割画家封塔纳”、“利希滕斯坦”、

“杰克逊.波洛克”

然而这些并不是真正的主人公,

他的主人公是来自大芬村的画师们。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把这次的摄影作品称为

“真的假艺术”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13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Michael Wolf

认识了一位油画批发商,

每月往美国进口整整一集装箱的仿名画。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那位油画批发商告诉他

在大芬可以买到

价格便宜质量较好的仿制品。

沃夫看着那些画便产生了去看一看的想法。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2006年

沃夫深入到深圳的大芬油画村,

用镜头记录下这个隐藏在大都市里面的

“山寨艺术王国”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生存的现实空间与临摹中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

构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些画工裸露的肤色与

画中飞翔天使的色调对比鲜明。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这里的一切吸引着沃夫,

他用镜头捕捉住那些画后的人和事。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沃夫离开后

大芬依旧像往日那样

被浓浓油画颜料所笼罩,

他们依旧画着复制画,过着自己的人生。

——黄凤荣——

从大芬村走出去的艺术家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如同大芬里的每个人一样,

他也曾在大芬

经历过像那样的日子。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打着赤膊躺在地上打盹,

在成堆的画中抽着烟。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但不同的是,

他现在早已脱离了大芬村。

他很早前就意识到,

要想脱离大芬走上成功的道路。

必须得有点

“新东西”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创新了绘画的方式

将表演与绘画融合。

从而诞生了

“演画”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渐渐的他有了名气,

越来越的人邀请他上节目表演。

他很懂得怎么去

销售自己,经营自己。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如今在上海开了个人美术馆的他,

早已与大芬格格不入。

一个农民画工,把画坛给震了,服了

他的成功也只是个例,

更多的人还是

像赵小勇那样,

在社会底层维持着自己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