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应龙:华老师的板书没课题

 wlpo 2020-02-11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华老师的板书没课题

华应龙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花钱买批评”,是我每上完一节新课,研讨活动中的保留环节。我自己花钱买来书或杂志,签名后赠送给提出批评和建议的老师。

接下来和您分享我“买”来的批评。

《阅兵中的数学故事(2019)》一课的板书,是我精心设计的——

除了数量,只有一个“数”字。只著一字,尽得风流。

在泉州实验中学丰泽附小上完这节课后,我“花钱买批评”。于是,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的王秋蓉老师批评说:“板书有些乱。”

“乱”就不美吗?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苏东坡的“白雨跳珠乱入船”,美吗?如果钱塘湖堤岸上的野花就像花店里的一样,整整齐齐,那将是何等单调、乏味,还能“迷人眼”吗?如果苏轼看到的雨都是平行线,一个角度,一个速度,一样粗细,一样大小,还能写得有声有色,轻快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吗?

这个板书的“乱”是我有意为之的。为什么呢?除了上面的诗句,还有一位哲学家的话影响了我——“世界上最美的,是垃圾桶旁边的垃圾。”匪夷所思啊!后来,我认为我想通了,他的意思是那是最自然的状态,不会做作,最自然的乃是最美的。这与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相契合。所以,我就顺着课的进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那个唯一的算式

(14-1)×0.9+14×0.3+6=21.9(米)呆在上面,实在是有些不和谐。但,这是学生讨论时需要依靠的,也是很有故事的,所以我板书了,保留了。不过,最中间的“心中有数”,那是最该突出的、最为清晰的。

现在,既然听课老师们不能接受,我就应该寻找“中间地带”。回到北京后,我微信请教王秋蓉老师,请教她心中板书的样子。秋蓉老师非常用心地发给我她设计的板书,见下图。

看了秋蓉老师的板书,我很感动,她是不折不扣的“华粉”。她熟悉我的板书风格,我喜欢用“对联”的形式。

比如,《我不是笨小孩》一课的板书——

 

再比如,《买披萨的故事》一课的板书——

 

回头看秋蓉老师的板书,左边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特别吸引了我。秋蓉老师的板书中为什么要写课题?不禁想起,我在上海讲这节课时,一位老师提醒我:“华老师,您的板书,没课题。”大概秋蓉老师也是这么想的。

我的板书为什么常常不写课题呢?《我不是笨小孩》《买披萨的故事》等等都是没有板书课题。我主要思考的是——板书是写给谁看的?是给学生看的,还是给老师看的?板书是“微型教案”,应该惜墨如金。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请问,如果板书课题的话,写什么?是板书“分数”,还是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了这节课,学生知道了有个好玩的“分数”,还是要知道今天学的只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不是主要是老师层面的交流用语?

同样地,五年级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课,开始我只在课题位置板书“分数”两个字。字较大,字间距也较大。我想“再认识”,那是整节课要做的事情,不用板书。课尾,我让学生们静下心来想想课首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分数是什么呢?”学生会说出与教材上差不多的话。我在课题“分   数”中间画箭头,成了“分→数”, 然后微笑着说:“简单地说,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学生们会心地笑了,有学生在自言自语“先分,后数”。我接过话头问:“为什么要先分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因为不好数了。”我满意地点点头,“先分,就创造了一个单位,就确定了分母;然后再数,就是数有多少个单位,也就确定了分子。”

如法炮制,《小数的意义》一课,也是紧扣“单位”展开教学,我的板书如下图所示。课的总结阶段,组织学生先说说“对小数有什么新的认识”,然后教师板画三个箭头。先让学生们猜测意会,接着教师一字一顿地说:“小数,小数,就是数了小单位以后得到的数。(不少同学若有所思地发出“哦——”,然后全班同学微笑着点点头。)1是基本单位,10,100是大单位,0.1,0.01就是小单位。”我没有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但三个箭头构成的一幅画,乃至整个板书,就是在讲“小数的意义”。

至于教材中的《小猫钓鱼》《小蝌蚪的成长》《我们一起去游园》,我觉得,就更不应该作为课题来板书了,那只是个情境。

也不是教材上的课题,我都不板书。那要看教学是否需要,根据课的进程来确定。比如《找次品》一课的课题,我是板书的。因为,在天津和薛春旺、张建喜等朋友聚会时,我突然悟出我讲这节课有效的教法,就是找了几个有意思的次数,慢慢地品,品出了方法,品出了道理,难题就不难了。因此,在课的收尾阶段,我板书“找次品”三个字,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类题为什么叫‘找次品’呢?原来就是让我们找几个有意思的次数,慢慢来品的。”课堂中,所有的人都粲然一笑。

写诗有“诗眼”,作文有“文眼”,上课也有“课眼”。有的“课眼”,我觉得可以板书出来。上面提到的“找次品”既是课题,也是课眼。《我不是笨小孩》一课的“课眼”是“题试三回,定能生慧”。学了这节课,学生们体味到——以后遇上难题,可以投石问路,只要肯下笨功夫,就会有真功夫,错着错着错着就会对了。《买披萨的故事》一课的“课眼”是“笑中问”,敢质疑,这是我特别希望学生们能葆有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2015)》的“课眼”是“想象”,我特别想借那节课和同学们分享的是——数学是抽象的,但学数学需要想象。想象了,就好玩。其实,数学是玩具,是和自己想象力玩耍的玩具。

再比如,上面说到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2019)》,“课眼”是什么?我板书出来了,那就是“心中有数”。我是用一幅画来呈现的,这就是美育,美的教育。当我画出那颗大大的心的时候,我看到学生们露出惊喜的神色,听到他们深深地呼了一口气。真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我微信请教秋蓉老师为什么那样设计?她告诉我,突出知识点,是为了学生记笔记的需要。她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的,这让我很认可。至于《阅兵中的数学故事(2019)》的板书究竟怎么调整,我还在思考中,当时在场听课的爱徒李培芳发来了他的设计草案,请见下图。

培芳微信说:“师父,体现精度的数据和体现速度的数据分放左右,供您参考!”是的,这样一调整,同样可以顺水推舟,但整个板书就更有结构。这坚定了我继续思考的信心。

下面是我最终设计的板书——

要突出“心中有数”嘛,因此板书的就都是数,数量。那,必须要写出来的算式,怎么办?还是那句话,板书是为学生学的。只要是学生需要的,那就要板书。不过,板书有主板书和副板书之分。非写不可的算式,在副板书的位置上写,等学生们都明白之后,再擦掉,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在广东清新苏派实验小学再讲这节课的时候,我悦纳了秋蓉老师的批评,实施了调整后的板书设计,做起课的总结来,一清二楚,一目了然,神清气爽,十分痛快!——静静地指示左边一列数,“0.03秒,75厘米,8步,21.9米,84.2秒”,教师说:“阅兵之美,美在精度,米秒不差,让我们联想到一系列的‘中国精度’。”再静静地指示右边的“1.4米/秒,69.4米/秒,8333米/秒”,教师说:“阅兵之美,还美在速度……”

“华老师的板书没课题”,似乎有点“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味道。《丰子恺画画不要脸》,是民国时候上海《新闻报》为刊发下边这幅画起的标题。

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和鼻子,但读者从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神态中,仍能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在全身心投入唱歌的欢乐之中。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这样称赞丰子恺的这种画法:“用寥寥几笔,写出人物个性。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意到笔不到”,真非欺人之谈。丰老意在笔先。只要意到,笔不妨不到;非但笔不妨不到,有时笔到了反而成了累赘。当然,我和丰老不可同日而语。不过,丰老的这种画法还是值得我们在板书中借鉴的。

“华老师的板书没课题”,是个真问题,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真问题。黑板是我们教师的“一亩三分地”,真值得苦心“精”营——写哪些内容?都是必须写的吗?哪个字写大些?哪几个字写小一点?分别写在什么位置?一直保留着吗?由谁来写更好?分别是用什么颜色的粉笔?哪儿写字,哪儿留白……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我认为,板书还是眉清目秀为好

“华老师的板书没课题”,真是个好问题。“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其实,教材上的课题,板书了,无妨;没板书,也不值得深究。我认为,板书只要别叠床架屋就好。


既然如此,撰写本文,是否就没有必要了呢?恐怕未必。这,不是个大的问题,也不是“真”的问题,却是个“善”的问题,“美”的问题。



※  错不起的学生,对不了

※  错若化开,成长自来

  等着,就好

  学车记

※  好课如初恋

※  话说老家“中南海”之高考

※  年轻教师不妨听听自己的课

※  请不要轻易相信你的眼睛

※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

※  心到功自成

※  听吴正宪老师《归一问题》有感

※  芬兰游学散记

※  阅兵中的数学故事

 “下课啦!”

  李烈校长“参事”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