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高某,男,61岁。1982年2月23日就诊。患者于1969年因腰部外伤后,腰 骶疼痛不已,下肢麻木不仁,二便不能控制等症状反复发作,曾在北京、贵阳 等地医院求治,诊断为“陈旧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经用多种 方法治疗后,其效不彰。来院时症见:腰酸膝软,溲清而数,淋漓不尽,大便稀 溏,便后不已,咳嚏失约,粘液不止,食纳甚少,气短乏力,畏寒肢玲,头昏眼花,耳 聋耳呜,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治则]温肾健脾。 [取穴]脾俞、肾俞、关元、章门为主,每日用2×20厘米无药艾条作温和灸20 分钟;并佐以腕踝针下1~2针刺,留针30分钟,针灸3次症状无甚转机。4次 后大便前后粘液样分泌物减少,余症如前述;以后去腕踝针,每灸1次大便均 有转干,分泌物日渐减少,尤以便后减少为显。咳嗽、喷嚏也未遗出,小便次 数减少。纳谷增进,饮水勿虑。施灸30次后二便正常,余症均有不同程度减轻 或消失。为巩固治疗,续灸5次,追踪观察四周,症无反复,于6月5日出院。(见 《中医杂志》1982年第12期) [评析]此病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与脾肾的关系较为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为胃 关,开窍二阴,主司二便。故有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之说。肾阳气旺,上 可温煦脾土以助运化水湿,下可温煦膀胱以助气化水液。倘肾阳不足,则命门 火衰,阴气极盛,二便泻而不已。脾为后天之本,脾阳健旺,则可运化水谷,清阳 升浊阴降,二便正常矣。总而言之,二便正常与否取决于肾阳之盛衰和脾气之 健运。据“寒者热之”的辨证大法予以施灸,理应收效。脾俞为脏腑经气输注 之处,章门乃脾之募穴,经气汇集之所,俞募相配,健脾益气则相得益彰。肾 俞、关元为阳气化火之源,两穴相配有培元固本、调气助阳之功。上穴合用 能温肾健脾,以治其本,并通过经络,将旺盛的脾、肾之气循经直达肛门、膀 胱,使其开合有度,以治其标。标本兼顾,疾病自然痊愈,(马荫笃)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