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癔病性瘫痪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癔病性瘫痪 

[病案]李某,女,26岁。1980年8月1日入院,患者于二月前因产后生气而头痛 

失眠,痛引后项,续而两腿发软,但行走活动自如,当时未予治疗。近一月又因 

打架生气而觉两下肢麻木,不能行走,且站立不稳,但卧床时下肢尚可活功。 

症见下肢瘫软无力,手指强直,屈伸不利,时而哭笑无常,叹气连声,胸胁胀痛,头 

痛失眠,食欲不振,脉沉,苔微黄而腻。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安神。 

[取穴]大椎、膻中、丰隆(施电针),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神门。加百会、 

风池以降肝胆上逆之气;加太阳以止头痛;加合谷、外关以疏通局部之经 

气。针1次后,患者第二天即能下床站立。针5次后,能在走廊行走,但仍觉下 

肢无力,双手屈伸自如,头痛减轻,食欲增加。1疗程后瘫痪痊愈,为巩固疗效, 

继续针治1疗程,(见《中医杂志》1981年第12期) 

[评析]本病系因肝郁气滞所致,所以临床以调理气机为主。故取气会之膻 

中、肝经原穴之太冲,以解郁宽胸,调畅气机。心主神,故取心经原穴神门,宁 

心安神。治痿独取阳明,辅以胃经之足三里、丰隆,培补气血。筋会阳陵泉, 

可强壮筋骨。更取诸阳之会的大椎,以振奋一身阳气,疏经通络。此外,本病 

还需配以暗示疗法,则疗效更佳。(马荫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