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胡某,男,19岁。1977年5月就诊。患者生后不久即皮肤干燥,岁增而益 甚,四肢、腹、胸、躯干色灰糙裂,微痒,冬重夏轻,经常头晕腰酸,倦怠无力,周 身不畅,汗出减少,洗浴后见皮肤似鳞状皮屑,皲裂翘起,触之似甲错。苔白 腻、质红,脉缓。 [治则]滋阴养血,祛风润燥。 [方药]何首乌20克,生地10克,当归20克,黑芝麻40克,白藓皮15克,苦参15克, 地肤子25克,蝉蜕10克,秦艽15克,丹参25克,川芎10克,生黄芪50克。服药9剂 皮肤干燥略减,且少有落屑,头晕腰酸减轻,但食后胃胀不舒。上方加鸡内金 10克,炒三仙10克。再服20余剂,皮肤已润,鳞屑减少。以后按上方加味,以蜜 泛丸,每丸10克,每日2次,每次一丸,服二十余日以后随访皮肤正常,全身无不 舒,一年后随访未复发。(见《辽宁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 [评析]蛇皮癣又称鱼鳞病,与遗传有关,乃少见之顽疾。多因肝肾阴虚,阴血不 足,营卫失和,腠里不固,血虚生风,风盛血燥,皮肤失养所致。方中首乌、生 地、当归养血,滋补肝肾,黑芝麻滋补脾肾而润燥,重用黄芪益气固表,加桂枝 温通经络;川芎、丹参行气活血通络;地肤子、秦艽、蝉蜕祛风止痒,甘草 补中益气,缓和诸药。全方配伍可滋阴养血,祛风润燥,使顽疾得治。(李祥云) 泛发性神经性皮炎(顽癣) [病案]杜某,女,39岁。1967年8月24日就诊。二年来先后于颈后、两肘伸 侧、下肢等处起成片皮癣,瘙痒无度,昼轻暮重,难于入眠,屡治无效。皮肤检 查:颈后、双肘伸侧、胸前、下肢等处起较为对称成片轻度苔癣化皮损,呈淡 红色,搔痕累累,结有血痂,稍见溢水,苔黄腻,脉弦细。 [治则]凉血清热,祛风除湿。 [方药]生地15克,丹参9克,荆芥9克,赤芍9克,茜草9克,马尾连9克,黄芩9克,苦 参9克,苍耳子9克,白藓皮9克,地肤子9克,防风6克。服上方7剂后,大部分皮损 显著变薄,略见脱屑,痒减。继以前方加红花9克以活血消风,服药10剂后,病情 略见起伏。此后断续治疗约二个月,在前方中加熟地12克,何首乌9克以养血 润燥、消风止痒,又断续用上方治疗约二个月,局部外搽苦参酒(苦参浸入白 酒)而愈。(见《新医药学杂志》1976年第5期) [评析]神经性皮炎,中医一般称为“顽癣”。神经性皮炎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血热 型、风燥型和风盛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多属血热型,血热生风,故用凉血清 热、消风止痒法,以自拟皮癣汤治疗。因患者病情缠绵不愈,血热风盛,伤及 营血,故用自拟皮癣汤治疗两个月后宜佐加养血消风之药,如熟地、何首乌等 以奏功效。(马荫笃)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