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郑某,男,2岁半。1986年6月28日就诊。发热三天,口腔粘膜、舌及手 掌、足底出现疱疹。微咳,流涎,曾服西药治疗罔效。诊见:烦躁,咽赤,发热 38.8℃,上腭及舌面有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底有红色丘疹及疱疹,便干溲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数,纹紫。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血检:白细胞8.5×109/L (8500/立方毫米),中性32%,淋巴67%,嗜酸1%。诊断,手足口疱疹病。 [治则]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生地10克,竹叶7.5克,知母7.5克,黄芩7.5克,重楼9克,连翘5克,甘草7.5 克,木通5克,黄连5克,板蓝根15克,石膏20克。3剂药尽,热退,咽赤,口腔疱疹 完全消退手掌足蹠仍见6个红色丘疹,色转淡,便调溲赤。继服上方3剂,皮疹 消退后病愈。(见《辽宁中医杂志》1986年第12期) [评析]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所致的小儿发疹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和 流行性,属中医时行病范畴。患儿心脾素有湿热内蕴,复感时行病毒,自口鼻 而入,口鼻为肺之呼吸通路,肺主皮毛,故初期邪毒犯肺,则现发热,感冒肺失清 肃的症状。舌为心之苗,足太阴脾经上行挟咽,连舌本,散舌下,邪毒循经上犯 则见口舌疱疹。脾主四肢,邪透肌表故疹发手足。本病病因为时行病毒,病位 在心脾两经,而导赤散是治心脾积热的首选方剂,故用后心脾湿热得清,口疱 诸痤得除。加板蓝根、重楼、连翘石膏等清热解毒之品,则疗效更佳。(马荫 笃)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