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啼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病案]刘某,女,1岁3个月。1977年2月6日初诊。患儿第二胎足月顺产,自断 

乳半年来每于夜半2时许至达旦哭叫不已,烦躁不安,哭甚常伴呕吐痰涎,溺 

赤,经多方求治,服中西药未效。现患儿来就诊时见面稍红,环口青,唇红,舌 

尖略红、苔微黄,指纹青紫。 

[治则]平肝清热,除烦消滞。 

[方药]钩藤12克,蝉蜕6克,象牙丝12克,茯苓15克,谷芽10克,白芍6克,麦冬6 

克,淡竹叶6克,冬瓜仁12克。服1剂即能安睡至天明,服上方3剂后感喉中有 

痰,继用清肝健脾化痰治之:钩藤9克,蝉蜕6克,茯苓15克,象牙丝12克,谷芽 

15克,麦冬6克,生苡仁12克,川贝母5克,蛇胆川贝末1支(冲服),服3剂病痊 

愈。随访二年未见复发。(见《罗元恺医著选》,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评析]小儿夜啼有寒有热。患儿夜啼已半年,详察脉症为邪热乘心,肝热痰 

滞,故用平肝清热、除烦消滞之法,方中钩藤、蝉蜕、象牙丝、白芍、麦冬 

平肝解郁,清热除烦,茯苓、谷芽、冬用仁健脾消滞化痰,使脾旺而滞自消, 

淡竹叶清热除烦,凉心利尿外透风热,标本兼顾,即取速效。(李祥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