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朱某,女,28岁。1979年5月28日诊。婚后三年未孕,半月前与爱人吵架 一次,尔后双侧乳房胀满,乳汁自出,滴之不尽,时口苦咽干,面色红润,精神旺 盛,口粗气壮,双乳臌大,按之滴甚。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舒肝清热。 [方药]当归12克,白芍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柴胡20克,丹皮10克,焦山栀 10克,生地10克,益母草10克,薄荷4克。2剂后,乳汁大为减少,连服6剂而愈。 (见《陕西中医》1981年第1期) [评析]素体有热,每遇精神刺激后即冲动,肝气郁结,因肝失疏泄,出现乳房胀 满,肝郁化火,肝火上炎则口苦咽干、心烦,肝火盛则伤乳络,逼乳外溢。此皆 为肝热使然。故采用丹栀逍遥散加生地、益母草治疗,如此使肝气舒,肝火 降,肝火不伤乳络,则乳汁不外溢。病愈。(吕志连) 未孕乳泣(二) [病案]沈某,女,45岁。1974年2月18日诊。一年来两乳房微胀,乳汁滴沥外溢, 举手或垂肢时更多,乳汁淡黄,伴形瘦神乏,头晕耳鸣,心悸惊惕,经少带多,舌质 淡嫩,脉弦细。 [治则]补益心脾。 [方药]党参12克,炙黄芪12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熟地9 克,白芍9克。10剂后,乳溢未见好转,仅诸症略减,脉沉细。前方去川芎、白 芍,加萸肉9克,茯苓9克,破故纸9克。续服10剂,乳溢明显减少,再以党参12克, 炙黄芪12克,麦冬12克,枣仁12克,熟地12克,破故纸12克,山药12克,锁阳9克, 山萸肉9克,当归9克,五味子6克,进15剂而愈。(见《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74年第2 期) [评析]乳汁为血所化,气虚不摄亦能外溢。本案为气血亏虚之象,故初诊用圣 愈汤加龙骨、牡蛎,补气血,益心脾。症状略减,说明补益之力不足,以后增加 养血扶脾温肾之品补血益精,精盛化血,使精血充足,又加用枣仁、五味子养 心安神。心脾得养,气血充盛,故摄乳不外溢。(吕志连李祥云) 未孕乳泣(三) [病案]吴某,女,40岁。1976年8月4日诊。三年前放节育环后,经量增多,此后 漏乳,至今不愈,诊断为泌乳症(乳汁自出)。并伴低热,浮肿,乏力,头重,四肢无 力且沉重,腹胀便溏,面色萎黄,两目少神,舌淡胖、苔腻,脉濡。未婚前亦有漏 乳,曾去外科检查,未发现病变。 [治则]益气健脾化湿。 [方药]生黄芪30克,炒白术9克,厚朴花3克,茯苓皮15克,鲜藿香9克,鲜佩兰9克, 蔻仁3克,生苡仁12克,滑石9克,泽泻12克,五味子6克,青蒿9克。服7剂后,面浮 渐退,低热好转,大便已成形,仍有漏乳。原方加当归9克,再服7剂后肿退,低热 除,漏乳停,月经量亦正常。一年后随访,未复发,面色红润。(见《上海中医药杂 志》1982年第3期) [评析]古人曰:“产后乳汁自出,胃气虚也,宜补药以止之。”现代医学已知垂体 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受丘脑下部释放因子控制,溢乳症发病机理是下丘脑 生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受抑制,以致垂体生乳激素继续发挥作用,引起长期泌 乳。患者未婚前已有漏乳,说明其丘脑子部生乳素释放抑制因子病变,又加放 环后月经过多,形成失血性贫血,脾为后天之本,是水谷精微之海,气血津液皆 由脾气转化而成,故用益气健脾化湿之药,使脾气健,气血充,脾气盛能摄乳汁, 则病愈。(黄宣能)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