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两首唐诗,看古人的意境说

 雄关漫道111 2020-02-14

意境说诞生于唐代。刘禹锡对意境有一个权威性的规定----“静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不仅是一种“象”,而且是在时空两个维度趋向无限的“象”。司空图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意境必须表现“道”,在超越有限之“象”的前提下,达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味外之旨”。明代的王夫之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意境的内涵,提出“有形发无形,无形君有形”的深刻思想。

到了清末,王国维写作《人间词话》,把意境视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完成。王国维把意境分成两类,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从两首唐诗,看古人的意境说

(王国维,国学大师,1877年—1927年)

意境以突破有限的“象”为特征,故能引发哲理性的宇宙感和历史感。对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观照,往往可以得到多维度的人生意味。

如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形象单纯,一看就懂,但意境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它既赞美了春晓美景,又流露出对花残春短的惋惜;既蕴含闲适恬静之情,又抒发了哀愁幽怨的情趣。“花落知多少”的设问所包含的人生感悟,几乎无法用语言作出清晰的回答。

从两首唐诗,看古人的意境说

又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用“地上霜”比喻月光,非常新颖。一个“疑”字,月光洒地的晶亮、轻柔以及诗人心灵深处迷离的审美心态,被传神地描绘出来。先是“举头”,后是“低头”,表达了诗人不可摆脱、难以割舍的思乡情绪。也许就是在“举头”凝望到“低头”沉思的一霎那,诗人从单纯的乡情沉浸中超越擢升,产生对宇宙永恒和人生短暂的深刻体验。

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月光澄照的无限时间使诗人顿感人类个体存在的渺小与孤独。最后,由月光引发的澎湃心绪,化为一种具有最大包容性的无言,深刻表达出对月怀情、反思人生的母题。

这首诗浑然无迹的意境,将深邃的人生感悟传达给读者,使读者在二度体验中与诗人共同创造出一种清丽的审美境界。

从两首唐诗,看古人的意境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