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白浊 [病案]吴某,男,35岁。1977年10月19日初诊。患者于1977年7月26日畏寒高 热,去某医院就诊,按上感治疗后热退,次日去上班,半日后感腰酸,全身疲乏尿 频,尿液白浊。尿化验:蛋白(+++),红细胞(+),脓细胞(+),曾用乌洛托品、呋 喃坦丁等治疗无效,后又用庆大霉素及中药肌注仍无效。病已七十五天,患者 每日上午8时至晚上10时,小便均为乳白色混悬液,晚上小便较淡。若吃肉、 蛋之后尿液更为混浊,静置15分钟后,尿内混悬物结晶成块状。舌苔白,脉沉软。 [治则]分清化浊,芳香化湿,益肾健脾。 [方药]茵陈15克,泽泻12克,萆薢9克,芦根15克,苡仁15克,桑寄生12克,南沙参 12克,山楂肉9克,神曲9克,藿香梗9克,败酱草12克,白蔻仁9克。服3剂尿液较 清,即使吃肉亦未见混浊,原方又服3剂,尿液与正常人相同,饮食增加,唯感腰 酸,故给予益肾健脾兼清利之剂调理巩固之。随访二年未见复发。(见《湖北中 医杂志》1980年第3期) [评析]白浊之疾可因湿热下注,或脾气下陷,或肾阴亏虚,或膀胱气化不利所引 起,患者尿频尿浊是湿热之故,病久不愈,脾肾亏损,使精关不固,清浊不分,白浊 下注。现患者正气已虚,邪气未尽,故标本兼治。方中萆薢、茵陈、泽泻、败 酱草、芦根利湿清热,分清别浊,藿香梗芳香化浊,南沙参清上制下;苡仁健 脾化湿,寄生补肾固腰,山楂肉、神曲消食和中。全方药味丝丝入扣,仅服6剂 病愈。以后又益肾健脾,扶正固本兼用,竞获全功。(李祥云)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