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陈某,男,37岁。1971年11月12日就诊。患者每逢冬季,两腋不因活动 而大量汗出,他季则虽体力劳动,亦汗出如常人。已持续十余年,每逢冬天即 发,越冷汗出越多,甚至内衣两侧尽湿,深以为苦。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治疗效果不显著。转诊中医,按自汗或盗汗治疗,服方药如玉屏风散,牡 蛎散、补中益气汤、当归六黄汤等数十剂,依然无效。诊见形瘦,面色苍黄, 苔薄白腻,舌质稍淡,脉缓弱。 [治则]温肾壮阳益精。 [方药]熟附片10克(先煎),肉桂1克(后入),淫羊藿10克,菟丝子20克,巴戟15克, 白芍10克,枸杞子10克,当归6克,熟地25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5克。服3剂后 汗即减少;仍按上方加减服5剂,汗出消失,嘱其原方再服10剂,以资巩固疗 效、随访至今未复发,体亦较前壮实。(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年第5期) [评析]本例汗症颇为特殊,其自然汗出当属自汗范畴。一般来说,自汗是由于 阳虚,盗汗是由于阴虚,总属阴阳偏胜偏衰,患者虽属阳虚自汗,而前服玉屏风 散、牡蛎散、补中益气汤等无效,汗出之特点是在冬季始发,汗出两腋,越冷 越甚。盖冬令主藏,五脏属肾,经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 虚则封藏失职。冬令寒邪当令,阴寒之气易损阳气,肾阳虚亦导致心阳不足。 本例汗出腋下,相当于心经“极泉”穴。汗为心液,而肾主五液,心肾阳虚不能固 守而阴气外泄,“阴在内,阳之守”,阳虚不能固守,失于封藏,故越冷越甚。今用 右归法既补阳又补阴,以求达到“阴平阳秘”,精气得以封藏,其汗自止。诚如明, 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本治法与单 纯补阳固表敛汗法不同,其效亦殊。(黄宣能)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