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样学习致良知的(12)——健康之道(四)

 沈忠明6807 2020-02-14


    “心上用功‘医未病’,依道而行创‘奇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在今年3月份“未来之星”第三期的学习会上,有幸聆听了十方泰和中医医学研究院杜冰院长的《健康之道,吾性自足》的讲座,特别赞同他说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道至简,中华医道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有规律可循,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最好的良医。
 
认真听完杜冰院长的演讲,感觉自己关于“健康之道”的实修实证与中华医道“暗合道妙”,更加坚定我自己可以做到“医未病”的想法。
 
         当我决定再不退休和虽年过半百却有着超越年轻人的旺盛精力,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朋友的好奇。我现在经常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了点醒梦中人,语不惊人誓不休。一个离退休年龄(60岁)还有几年且小有成就的同仁,征求我是否早点退休回家带孙子?我是这样回答他的:“享受天伦之乐固然是人生一大乐趣,但你现在借口年龄大了不愿意学习,本可以抓住‘青春的尾巴’让自己的人生的下半生绽放精彩的。而你却开始萌生退意,一退就休,一休就老,一老就死。人终究难免一死,但不要这么着急么?还有虽然你曾经努力过,但如果现在开始不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时俱进,等你孙子长大后,就会觉得你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老家伙而已矣!”
 
          如何做到“医未病”呢?首先我们要对如何能保持健康搞清楚。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影响现代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1,合理膳食,2,适量运动,3,戒烟限酒,4,心理平衡
 
健康长寿的影响指数中,遗传占15%、社会占10%、医疗占8%、气候占7%、心理因素占60%。由此可见人们自己的生活思想和保健行为对自己的健康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是否真正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他的这颗心,因为心一切事物之源泉之源泉。
 
下面我从四大基石的角度谈一下我是怎么做的:
 
1,合理膳食,这一点以前过惯了苦日子,吃的不是太好,身体地指标都是不错的。现在条件好了,反而病多了。以前为了应酬和面子,喜欢请人到大酒店吃生猛海鲜,现在一般都请客户和朋友吃工作餐,一方面节约了时间(时间是最大的财富和成本),另一方面更为健康营养。“天天山珍海味,浑身是病;餐餐粗茶淡饭,健健康康。”
 
     2, 适量运动: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方式。就像“反省”一样,是成本低、见效快,随时随地都可以,友情提醒,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欲速而不达。
 
3,戒烟限酒:我个人而言,虽然一直在从事商业活动,但从不抽烟,酒也是几乎不喝(但我是那种,酒逢知己千杯少,至今鲜遇真对手)。
 
4,心理平衡:“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何以胜苍穹。”在学习致良知以前,我自以为是自己很“优秀”,不抽烟、不喝酒、孝顺老人,爱护孩子,脾气好,会赚钱还不会用钱,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如何“优秀”的老公,我的老婆一直不满意呢?总是拿着我的我的唯一爱好“打麻将”做文章呢?是到了四合院海峰一句“任劳不任怨”,打开了我的心结。是的,所有的外在条件都没有变,但你的心变了世界就变了,心小了世界就大了,心大了世界就小了。同时通过学习深深明白和体证了心中拥有无尽宝藏和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人生两大真相,开始反求诸己,我不再外求,开始建设心灵品质,立志做伟大祖国的志愿者。
 
 
 
         致良知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激情和生命的意义。现在的我以愉悦的心情享受生活、享受工作、享受与人为善的乐趣,内心深处感受到世间万物都是那么美好,总是真诚地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我现在是忙而不累,累而不苦,而且是乐此不疲。在家无怨,在邦无怨,因为心无怨。
 
        小小的奇迹就是8月份我去朋友的公司去看学习会场,当时在找到一个大市场内阶梯教室,因当时漆黑一片,前面有人跑进去开灯,他没有注意到我也跟了进去,我在往前走的时候一脚踩空,在我的惊叫声和几位同仁的惊吓声中,这时灯亮了,我一看我站的地方与摔下去的地方落差有一米多,他们都跑过来问我怎么样了,这时奇迹发生了,我居然毫发无伤。我对“毫发无伤”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对“好人好自己”也有了更深的体证。我想假如我今天受伤了,明天的近百人的学习会怎么办,我在此前一直在不停的学习,现在要开始干活了,后面这么多的事等着我去做呢,老天爷肯定不会让我受伤的。
 
综上所述,根据四部曲,“心-道-德-健康”,健康之道,心上用功,可学而至!
 
深深深深祝福每一位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全的心灵品质。
 
远东电缆沈忠明   2019年12月6日于武汉  (2700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