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心学散论之四

 病毒1213 2015-03-22

阳明心学之终归,为道事圆融无碍,心理浑沦不二也。依此故,阳明由致良知而时时良知觉照,终至入世,知行合一,无时无事不一遵天理而行也。依此故,阳明实为入世之无上大法,非愚痴之辈可遽然洞见也。至于向上一路,阳明语句中实已透露一二,惜未发明也,抑或因其过早逝世而未及深入其境也。

阳明悟入后,即抛却典籍,贯通知行,以行为修,于事上磨练心性。至于时时提挈经典,实为训诫弟子入道之材料而已。

阳明之学,实为以道御世之学。世之学问,多为易学之发用,故多着相于阴阳生克,难以超越。

知即行,行即知。知中行,行中知。此知为自得之知,此行为诚意之行,由内而外,自发自为,故能内外无滞,知行为一。如此,则能万行而无悔咎,万知而能践行。然即如此,知行终着文字相。故阳明晚年只提致良知,不落文字,直切本源。须知心生万法,万行皆由心出,直返心源则万法现前。真返本心,则真得万法,真致良知,则真践万行。世人自修未至佳处,反讥阳明晚年落入狂禅,大谬矣。

心斋之学,实为撷阳明之学以为内旨,而践行其“一体之仁”学问。故此,无论自悟自修、讲学传道、经世致用,皆以心为基,务致天下平治。正因此故,日本及近代中国多有从其中吸收变革、维新之神髓。

心斋真见大道者,其安心安身、乐学、正己正物、万物一体之说,于阳明心学有大发明、大助益。圣贤,诚不欺人也!

心学圣贤:陆象山、杨慈湖、陈白沙、王阳明、王龙溪、王心斋、罗近溪、聂双江、罗念庵、周海门、李二曲,值得一一参究。

圣贤之学(亦即心性之学),实为内圣之学。荀子、韩非子及兵法诸家之乱世之学与孔孟治世之学,则为外王之学。心性之学,实为根本,统御治世之学与乱世之学。

阳明心学,贯通知行,彻悟心性,融通三教。吾私淑之而无疑矣。

《明儒学案》实为一部心性修炼之宝典,黄宗羲真得道之人,其于后人居功至伟。

陈白沙之“静中养出端倪”与“宗法自然”之论,实为修行大道之根本;王阳明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之论,实为完善白沙之根本,进而求其大用。伟哉,白沙与阳明!

陆象山“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之说,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之论,皆以我悟我证为主,以经典之至理、圣贤之至论为注脚及验证修正我悟我证之材料。知斯,方为真知道者。

宋明心学者,实以儒为本,以禅为参修之权宜法门,借之而入圣贤之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