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四)
金晓泉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过了五月初一,家家户户包粽忙。江南粽子以苏州、上海、宁波、嘉兴等地最负盛名。端午节吃粽子已成江南民间过节的普遍食俗。除此之外,还有“吃五黄”、“五白”之俗。“五黄”即黄鱼、黄瓜、黄鳝、咸蛋黄和雄黄酒,故称五月为“五黄月”。“五白”即白切肉、白蒜头、白豆腐、白斩鸡和茭白。
从时令上看,端午节是夏至刚过的盛夏之初,因此这一传统节日又融进了夏今饮食、服饰、禁忌等风俗。江南有句俗语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雄黄是一种中药材,有解毒杀菌的功效,把雄黄研末和菖蒲根屑一起加在烧酒内调和,谓之“雄黄酒”。如果说吃粽子和吃“五黄”、“五白”是过端午的食俗,那么喝雄黄酒又是过端午的饮俗。民谚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端午节大人要饮一点雄黄酒,小孩则在额上抹点雄黄,或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一个“王”字,以示驱毒祛疾。江南地区俗称毒蛇、蝎子、娱蚣、蜘蛛和蛤蟆为“五毒”,而人们认为“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为了防疫避毒,于是,又把雄黄酒或石灰洒在房屋墙角处,以灭“五毒”。有的人家还把饮剩的雄黄酒贮存起来,以作为防治毒虫蚊叮后生疮疖时外敷消肿之用。
《白蛇传》小说的主题思想:反对封建婚姻制度。描述了白素贞(昵称白娘娘)与许仙的浪漫姻缘。其中有一段情节,白娘娘在杭州为库银案避走苏州,在苏州金阊门内专诸巷(用鱼藏剑剌杀吴王僚者)开设“保和堂”中药铺。端午节白娘娘喝了雄黄酒,午时现原形。许仙看见一条大白蛇在床上,惊吓得晕死过去。白娘娘赴仙山盗仙草,救活许仙。这段情节苏州家喻户晓,给端午节添了一段佳话。
人们采集百草或修制药品,用来避瘟疾。尤其端午节这一天,“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粽子)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成为江南的特殊习俗。江南居民以艾草薰室,以驱蚊蝇。此外,还给小孩缝制各式佩戴品。用红绿线缝制成老虎、蛇、蝎、蜘蛛、蜈蚣等图形,系于小孩之臂,男左女右,称“五毒索儿”,也称“长命缕”、“长寿绳”、“健绳”。并缝制装有雄黄、香粉,呈六角形、鸡心形、粽子形等小香袋系在小孩衣服上。小孩穿虎头鞋,围老虎图案的胸兜,妇女佩戴老虎花。还有,小孩胸襟上佩挂芸香荷包以及五彩丝线包络的小粽子、蒜头和彩钱等等。这些佩戴品,有的是取以毒攻毒之意,有的是辟邪祛秽之意。
(全文完)

金晓泉简介:
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永远荣誉会长
新西兰中华文化交流协会荣誉会长
新西兰诗画摄影社荣誉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