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是不是都已经忘了现在是周几了 ?或者,是不是已经忘了夏老师一直给你们讲科研逻辑了?没关系,夏老师是夏季霸给你们讲科研的,所以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带你们放飞自我 ,今天夏老师给你们讲套路。 当然,讲套路,就肯定要讲那种Low Bee的低分蚊帐 ,我就随便给你们找了一篇, 1.851分的蚊帐: 
通过生信,挖掘冠状动脉疾病的潜在治疗靶标 。首先他们就随便找了几个冠状动脉疾病的芯片, 然后挖掘了一下差异表达的基因和差异表达的miRNA: 
然后通过聚类,得到了这样的Network图 : 
以及GO分析和Pathway分析 : 
接着, 分析一下miRNA和基因间的调控关系: 
然后, 差不多就没有然后了…… 夏老师是一天到晚教你们要逻辑思考的一个人 ,但为啥今天给你们讲这么套路的蚊帐呢?因为,我突然发现,我忘了跟你们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感觉不跟你们讲这个,你们早晚变成阿木林 …… 这就是和逻辑思维同样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非逻辑思维 …… 科研不仅仅是逻辑思考的产物 ,而是逻辑思考和非逻辑思考有机结合的产物。逻辑思考是严谨的线性的,就是从A推理到B,然后由B推理到C这样的过程。而非逻辑思考,则要求并不是这么严谨 ,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方式,由一个A点发散到多个B点,然后再由多个B,发展到多个C,然后总结可能出现的联系: 
刚从讲的那篇蚊帐,就是所谓的非逻辑思考的产物 ,就是由疾病这个点,推及到差异基因,再推及到互相的调控关系。 中其实也是一般科研思路的一种,但要注意 ,这只是一般科研思路的一个开始,并不代表你发散出来这么多就一定是对的。非逻辑的思维,只能作为“大胆假设”的一个前期储备 ,而后期,还是需要你通过逻辑思维去“小心求证” ,在众多的网络中通过逻辑思考,设计实验,验证出最合理的A→B→C: 
比如,我们刚开始 ,可能只是一个TP53: 
然后通过寻找和挖掘已知数据 ,找出跟多相关联的内容: 
其实这样,通过非逻辑思维,我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假设,然后在中间抽丝剥茧,找出可能性最高的 ,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如果,一个人只懂得逻辑思考,不懂得非逻辑思考,那估计科研的思路会变得很窄,会觉得眼前一抹黑 ……有的时候,还是需要拓宽思路来看待问题。好了,有兴趣看这篇文章的话,可以自己去PubMed上下载,实在不行就回复“公克”(不要在评论区回复 ),要么就直接星球上见(当然,进不去也无所谓 )。好吧,今天就先给你们策到这里吧,祝你们心明 眼亮 。 ps:夏老师画的表情包上线了哈,有兴趣可以试试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