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兆和: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选择一个我爱的人,而不是爱我的人

 rongma 2020-02-17

作者:山佳

抗战胜利后,合肥的张家四姐妹,齐聚上海大姐家,留影为念。

世事变迁,后来,老大元和去了台湾,老四充和到了美国,留在国内的是老二允和与老三允和。

四姐妹再聚首,已是八十年代的北京,再次合影。元和、充和,就不用说了,两人是海外归来,旗袍加身,优雅合体。

二姐允和,自三反五反后,人家就在老公周有光的大力支持下,退去公职,归家作了全职太太。

后来,允和结识大师俞平伯,身为昆曲社的“秘书长及外交大臣”,协助大师一起振兴国内昆曲艺术,从此找到事业的第二春,乐此不疲。

照片上的允和,从小美到大,到了老年,还是俏老太太一枚。瞧这盘起的发辫,新潮又时尚,没谁了。

再看看老三兆和,土气的发式,憔悴的容颜,真让人感慨,时光怎么这么催着兆和老?少时,如花似玉的兆和,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张兆和: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选择一个我爱的人,而不是爱我的人

01

大姐元和,是家中第一个孩子,自然成为奶奶的眼珠子。老太太想得简单,儿媳妇既然能生闺女,也就能生儿子,日子还长,我等得起。

老二允和,是个早产儿。既然生在我们张家,是张家的骨肉,老太太佛心不改,福大造化大,硬是活生生地把孙女救活。

老三兆和来了,妈妈哭了,奶奶不高兴了,事情很严重。

兆和姑娘,一生下来,就不受欢迎,更不受重视。她自己倒也想得开,无足轻重,也有好处哦,天马行空,很是自由啊。

家中请了个家教万老师,教三姐妹读书识字。看到黑乎乎、憨乎乎、壮乎乎的兆和,以为是个小男孩,当即抱着她授课。当第一时间得知,兆和是个小丫头片子时,毫不掩饰,立马不抱兆和,好势利啊。

可兆和,无所谓,你老师,抱不抱我,我都是我自己。在她身上,你看不到一点娇滴滴的小姐味道,哪像二姐允和,年轻时跟林黛玉似的,动不动就哭了,兆和我才不会呢。

张兆和: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选择一个我爱的人,而不是爱我的人

02

兆和,不光有万事不在意的豪迈气概,而且还天生具备戏精本色。

一次,家中举行游艺会,兆和自编自导自演,来了一出独角戏——

勾画着饶有趣味的面孔,头上插着五色斑斓的纸花,穿得怪模怪样,还把蚕豆般大小的饼干代替佛珠,穿成一串,套在脖子上,用从高干妈那里学来的扬州话,又说又唱,表演俏皮、滑稽、有趣,逗得大家乐不可支。

兆和的天才表演,简直就是“民国版的宋丹丹”再现,让众姐弟惊艳。这一幕,更让三弟定和一生难忘。

此外,兆和还有口占一绝的本事。一次,姑母回娘家省亲,与侄子、侄女们一同在水阁凉亭看金鱼。

姑母爱开兆和的玩笑,开始点将,就说:“三毛(张家的女孩,都称毛,同“猫”;张家的男孩,均称狗;可谓猫狗同笼),听说你会做诗,给我做一首。”

兆和抬头一望,那天天高踞在柳树上的老鹰正俯瞰着,于是张口即来——

春日园中好风景,池旁柳上有老鹰。

这诗的文采,暂且不提;单凭这反应速度,绝对加分,太可叹了。

张兆和: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选择一个我爱的人,而不是爱我的人

03

允和与兆和,年龄接近,只相差一岁,从小玩到大,一直生活在一起,好得像一个人,无话不说。但毕竟一黑一白,一胖一瘦,差异还是有的。

别看老二允和的身体不好,可脑子好得不得了,兆和干的“坏事”,她全记在心里。可兆和就是不承认,像小孩子一样口口声声辩解“就是没有这个事情!”

从小到大,允和在兆和面前,总是那个占尽强势、得理不饶人的主儿。

兆和是粗线条,从小就做不来女孩的活儿,对穿针引线之类的,得过且过。这不,线头上打的疙瘩,缝在布的正面,给允和留下了几十年的笑柄。

张父是个昆曲迷,妥妥的痴迷。为了女儿,出资请了女教师,专门教三姐妹音乐、舞蹈、算学。

父亲还为女儿们,专门置办了练功衣和软底鞋,光听着就觉到位。姐妹们穿上后,得意地照了张照片。

照片拿来后,三姐妹争着看,兆和顶顽皮,抢过去大叫:“丑死了,丑死了!”大姐、二姐拦也没拦住,她当即把自己的脸抠掉了。

大姐元和,一直保留着这张照片。后来,都是老太太了,她还给允和、兆和每人翻拍了一张寄来。一拿到照片,允和耳边马上响起了兆和顽皮的声音:丑死了,丑死了……

张兆和: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选择一个我爱的人,而不是爱我的人

04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别看兆和黑,但黑有黑的魅力。在中国公学,矫健的兆和,英姿飒爽,是学校女子全能运动的冠军。男生,都称她为“黑牡丹”,但兆和极其讨厌这个绰号。

人家兆和,不仅家世甚好,自己还是女大学生,秀丽健美,以致追求者甚多,收到的情书,一封接着一封。但兆和,从不为所动,只为其编号frog No.1、frog No.2……(青蛙一号、青蛙二号……)。

只因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天地,变了颜色。“癞蛤蟆十三号”上场,他就是沈从文,兆和的老师——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就是指兆和。

情不知从何而起,一往情深。沈从文陷入深深的单相思中,他的文笔好,于是便充分利用这一点,写下大量情书。

兆和不为所动,却不胜其扰,她索性带着一大包情书找到校长胡适,请他老人家出面制止。

谁知,胡适校长推波助澜,看了信后笑着说:“沈先生顽固地爱你。”

兆和当即回怼:“我顽固地不爱他。”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当年北漂一族,吃过很多苦;凭借一枝笔,写下锦绣文章,成为高校老师。

但在兆和眼中,两个人,分明没有共同语言嘛。我从出生到现在,不说锦衣玉食,但绝对衣食无忧。当然,不是你沈从文不好,你只令我感动,而远没有让我心动,明白?

可终究,是好女怕缠郎。沈从文的痴情,融化了兆和,抱得美人归。

张兆和: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选择一个我爱的人,而不是爱我的人

05

最难的日子,当属文革期间,劳心又劳力。1910年出生的兆和,1969年到1972年,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后又转赴湖北丹江干校。

花甲之年的兆和,还和冰心,没错,就是那位女作家,结成一对红,既挑粪来,又种田。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以致兆和的脚趾都变了形、走了样。

待回到首都北京,兆和又光荣地当上了修鞋匠。乐观的天性,永远不改,总是对着亲朋好友,津津乐道地自夸,偶的技术还挺棒的呢!

真是莫要提什么名门闺秀,活下去才是根本。

九十年代,长子龙朱为兆和剪指甲,发现妈妈的手真瘦、真小!褐色的皮肤下面几乎没有多少肉,露着的是青筋和变形的指关节。对于生活的粗粝和坎坷,妈妈的体会比他人更深。

是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二姐允和还能上台表演昆曲,兆和我的手,变形得如此厉害,情何以堪?

张兆和: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选择一个我爱的人,而不是爱我的人

06

二姐允和,作为三妹兆和婚姻生活的旁观者,感慨——

几十年的生活证明,沈先生是多么好的人,三妹与他同甘共苦,经历了重压和磨难,为此三妹的性格都有了许多改变,很少有人能相信她原来是那样的顽皮活跃。

在《从文家书》后记中,兆和这样说——

经历荒诞离奇,但又极为平常,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多多少少必须经历的生活。有微笑,有痛楚;有恬适,有愤慨;有欢乐,也有撕心裂肺的难言之苦。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对人无机心,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为而不有,质实素朴,对万汇百物充满感情。

张兆和: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选择一个我爱的人,而不是爱我的人

其实,甘苦寸心知,自己的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脚最知道。自己的婚姻状况,自己的内心最懂得,只是有些话只能封在心底,对任何人都不能说,也没必要说。说了又如何?还不是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要走完。

有个句子,叫“存乎中,形于外”,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会体现在她(他)的脸上。

通过兆和的一生经历,我相信借助女人的面孔,能够识别她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你信吗?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