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部病变基本征象-'肺不张'的病理特点、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

 zhangzz 2020-02-17
肺不张

肺不张 肺不张(atelectasis)是指肺体积缩小、含气减少,也称肺萎陷,但后者一般指局部肺完全不含气。影像学表现包括叶间裂移位、血管与支气管集中、膈肌上抬、肺门向病变处移位、纵隔向患侧移位等。根据累及范围,表现为一侧肺、肺叶、肺段、亚段或更小范围的局限性密度增高,MRIT1WI稍低或等信号及T2WI高信号。

根据发病机制,肺不张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吸收性肺不张:最常见,为气道内气流阻断所致,常为肿瘤、分泌物、异物、血块等阻塞,气体逐渐吸收,分泌物滞留于阻塞以远的支气管内。慢性阻塞时合并阻塞性肺炎。如图1,百草枯中毒患者分泌物堵塞所致一侧性肺不张。X线胸片显示左侧胸腔一致性致密及纵隔气管左移,左侧膈面及肋膈角被掩盖。图2,小细胞肺癌致左下叶肺不张,左下叶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结节,左下叶呈折扇状缩小、致密(箭),其肺门处相对隆起(无尾箭头)。

图1

图2

②盘状肺不张:也称线状肺不张,常见于肺底,为肺底积液、膈下病变(脓肿、炎症、肿瘤、上腹部术后等)所致,影像学表现为中下肺(肺底多见)横行或斜行扁平条状影及下肺血管纹理聚拢,一般厚度仅13mm,长度则达410cm。如图3,急性胆囊炎致盘状肺不张,后前位X线胸片显示右膈抬高,右下肺横行索条影(箭)。

图3

③圆形肺不张:也称球形肺不张或折叠肺,见于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石棉肺,影像学表现为圆形或球形、楔形密度增高影,也可形态不规则,大小为2.55.0cmCT显示支气管及血管向病变处弯曲、集中,呈彗星尾状,多方位重组对此征象显示更佳。病变肺门侧边缘较模糊,邻近肺血管稀疏及密度相对减低。如图4,左侧胸膜增厚继发球形肺不张,CT平扫显示左下叶后基底段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近肺门侧多发血管影(箭)向病变集中。

图4

 

④压迫性肺不张:病因为胸腔内占位性病变,如大量胸腔积液、胸膜肿块、巨型肺大泡、肺囊肿、巨大肺肿瘤等,也可由于纵隔与肺门肿块或肿大淋巴结压迫主支气管或肺叶、肺段支气管所致。如图5,乙型病毒性肝炎大量胸腔积液、腹水致肺膨胀不全。CT平扫冠状位重组,右侧胸腔大量水样密度影(E),右肺受压、体积明显缩小、密度增高、向肺门处集中(箭),纵隔气管左移。图6,贲门癌术后隆突下巨大淋巴结转移致左肺不张,增强扫描显示左肺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软组织肿块,左胸腔后部不规则含气影(胸腔胃)(无尾箭头),左肺体积缩小、明显强化(箭),内见分支强化的血管影及低密度的支气管黏液嵌塞。压迫性肺不张也可见于占位性病变周围,呈弧形密度增高影。胸膜下线也属于压迫性肺不张,CT表现为与胸膜平行、但距离胸膜面1cm内的弧形线状影,常见于近地侧或外侧胸膜下。

图5

图6

⑤被动性肺不张:为气胸压迫所致肺体积缩小。

⑥粘连性肺不张:病因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放疗后、ARDS、肺炎、肺栓塞等。

⑦瘢痕性肺不张:常为纤维化所致,见于肺结核、慢性炎症等,影像学上除局部肺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外,还可见局部支气管因纤维化牵拉而增宽,后者称牵引性支气管扩张。常同时见代偿性改变,如邻近肺体积增大及血管稀疏、纵隔向患侧移位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