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伤寒-154

 白玛多吉8799 2020-02-18

           《伤寒杂病论》

                   ――第一百五十四条

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释义:(本条讲热痞的脉症特点和主治方法。)

      病人感到心下痞塞,但按之柔软,其脉象关部浮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

       热邪内陷而胃气壅滞,以致发生心下痞塞不畅。这种痞症,单纯由于气滞,所以按之柔软,不硬不痛,它与大结胸症的心下痞硬疼痛,与胸胁水邪癖积的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都不相同,也与腹满疼痛拒按的陽明腑实证大异,不难鉴别。

       再则关上脉浮,这是因为心下有邪热壅聚成痞,心下即胃脘部,就寸关尺来说,相当于关部,邪热既壅聚于心下,所以关脉相应而浮,痞因热邪壅滞所引起。

      关上脉浮揭示了痞证的病理属性。关脉居尺寸之中,主中焦病,用以候脾胃。“浮”主陽邪。关上见陽脉,反映中州有火热之邪。“心下痞,按之濡”与“关脉浮”并见,一证一脉,确定了本证的病位、病机。脉证合参,不难看出,此证属火热之邪壅滞心下,使胃气不和而作痞。治以泄热消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本条言简意赅,然在临床上本证除上述一脉一证外,还可见心烦、小便黄赤及舌红、苔薄黄等火热见证。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原文记载仅大黄、黄连二味药,《千金翼方》注云“此方本有黄芩”,又林亿等亦认为本方中有黄芩,说明本方当有黄芩。“热虽无形,然非苦寒以泄之,不能去也”,故用三黄以泄热消痞。但三药苦味厚重,且大黄更具泻下之力,三药煎煮内服,容易下走肠道而具泄下之功,难于清泄胃中之热。妙的是,本方采用了特殊的煎服法。方后注云,“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是说三药并不能煮,而是用滚开水浸泡片刻,然后即去滓饮汤。如此可取其气以清中焦无形之邪热;薄其味而防药过病所。

辨证论治:

主症: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不硬,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或关脉浮。

成因:胃热气滞。

治法:泻热消痞。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