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伤寒-156

 白玛多吉8799 2020-02-18

             《伤寒杂病论》

                  ――第一百五十六条

原文: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释义:(本条讲水气停蓄致痞的辨治。)

      本来因为误下,形成胃脘部痞满,给予泻心汤治疗,痞满却不能消除,且见口干燥、心烦、小便不通畅,这是水饮内蓄所致,主治用五苓散。

      因误用攻下法而形成痞证,改用泻心汤(包括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其痞不解,说明药不对证。从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分析,则知本证原为水饮内停,津液不能上承所致。水液停聚,气化不利,故小便不利;气不化津,津液不能输布故口燥而渴,口干渴甚则烦。水阻气滞,痞塞于中,气机不利,故作心下痞。其痞因水而作,自然非诸泻心汤所能解除,需温陽化气利水,宜用五苓散。

      水液停聚常与恣饮过多有关,应该适量限制饮水,或劝患者暂时忍渴不饮,使外水不入,则内水渐行,不服药亦可痊愈,原文“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是经验之谈。

    在临床上如果见有小便不利而心下作痞,并见舌体胖大,苔水滑者,即当考虑“水痞”而投用五苓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