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中不和”如何应对?需掌握这几条

 阿根212 2022-07-26 发布于云南

胡希恕经方医学

《伤寒论》中出现“口苦'3次,“口干”4次,“口燥”4次。

《伤寒论》书中论述

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2.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189)

3.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4.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

5.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227)

6.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321)

7. 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6)

8.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

9.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口苦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时时有苦味的感觉,为少阳病的主证之一。病情拖延或加重时,往往口苦和口干同时出现。口燥为口干之甚,二者均为口中津液缺乏之证候
若病入少阳,邪热在半表半里,口苦兼见咽干,口干,或往来寒热,或胸胁苦满,或心烦喜呕者,治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扶正祛邪;

若表邪传入阳明,口苦,口干兼口渴,腹胀满,大便不通者,宜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

若口苦,口干,苔厚腻,口中异味,兼心下痞,大便溏黏马桶,水冲不净者,宜用苦降辛开的泻心汤法;

若口苦,口干,兼见口燥,苔黄腻,发热汗出,心中懊侬,不恶寒反恶热,心烦睡眠差者,可在适方中加入栀子豉汤,清宣郁热,和胃除烦。
口干加重时为口燥,二者均为口中津液缺失

若口干鼻燥,脉浮,能食,为表里俱热,胃气不伤,则易发生鼻孔出血;

若口干舌燥,兼心烦,口渴能饮水,并不见表证,为阳明热甚,治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

若口干而燥,咽亦干痛,脘腹痛满,热结旁流,虽下利清水,仍为有燥屎之里实证,应与大承气汤,急下之;

若口燥,心烦,渴而能饮,又兼小便不利者,为气化不利,水湿停留于下焦,治以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
胡老临床治病,若见口苦、口干、口燥,只要见到舌苔厚腻,舌质不淡红,为湿热内蕴,就可以在适方中加入石膏45〜60g(不用先煎)。胡老讲过,《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石膏味辛微寒,并非教材中所说的“大寒”。寒可清热,辛可胜湿,临床常在葛根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茵陈蒿汤、甘草泻心汤、小青龙汤中,加入生石膏45〜60g(打碎)疗效突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