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情况是加费承保,同样的年龄,由于某些健康问题,保险公司愿意增加一定比例的保费承保。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能买保险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想到的自然是钱多钱少,划不划算的问题。自然也是理解不了某些有保险意识的人,因为有先天性疾病、曾患有某些疾病、目前身体的一些健康问题,或者年龄太大,而被保险公司延期或拒保的那份焦虑。回到我们的主题,影响保费高低的根本,其实是发生风险事件概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风险的概率越高,意味着保险公司使用这笔保费(运营增值)时间越短=收益少,所以在同样保额的情况下,就要多交凑份子钱(保险的本质是大数互助)。一年期意外险的保费之所以低,是因为意外发生的概率低。就像买彩票一样,意外险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获赔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每天5毛1块,能保百万,小小付出就能换一份心安。自己用不上当然是最好的,等于做慈善,这就是所谓的利己利人。定额终身寿险的保费为什么这么高?是因为一定能拿的到。这也是有寿险责任的重疾险,定价比所谓的“消费型”重疾险高的原因,因为消费型重疾险也是不一定能出险的。从46开始,保费涨幅比较大,回到了5岁前保费的那个水平,意味着这两个年龄段发生住院事件的概率是相当的。往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健康问题的概率也越高,所以保费就会更高。0岁男缴费30年,每1000元保额对应的保费是5.53元,也就是买30万保额,每年的保费是1659元。和医疗险是不同的,保费是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的,同样保额情况下,32岁的保费是0岁的3倍,意味着发生相应风险的概率也是3倍。如果0岁的时候没有买,而是30岁的时候再买(假设30年后这个产品还在售),看上去保费贵了3倍,表面上好像觉得亏了,但永远都不知道风险究竟是什么时候会来到。所以,还是那个观点,风险的防范,是不能用“是否划算”来衡量的。如果一辈子都不发生疾病或意外赔付,这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对于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正常老去的身故赔偿额一般都比自己交费多。如果把这部分差额看成是“利息”的话,相当于留一笔零存整取的“储蓄”给家人。但是,万一交费中途发生健康或意外风险时就是一份名副其实的保险,可以帮助自己和家人度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