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心(主血脉篇)

 香菊书屋 2020-02-18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又与时间、空间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五脏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卫护。形态尖圆,如未开之莲蕊。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心系统包括:心藏神,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心与小肠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心主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王”。

生理特征

心主通明,见于《素问·气穴论》王冰注:“目以明,耳以聪,言心志通明,迴如意也。”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称为“阳脏”或“火脏”。《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心为火脏,烛照事物,故司神明。”心以阳气为用,心阳有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心阳必须与心阴相协调,维持心主血脉与藏神的正常功能,才能使心脉畅通,心神清明。若心阳不足,失于温煦、鼓动,既可导致血液运行迟缓,淤滞不畅,又可引起精神委顿,神识恍惚;而心阴不足,失于凉润、宁静,则可导致血行加速与心神不宁,出现心悸、心烦、失眠等症。

心火宜降

人身之火,又称“少火”,即生理之火,具有温煦脏腑、养神柔筋作用的阳气。人身之火,有君火、相火之分:心为君主之官,故称君火。相对君火而言,肝、肾为相火。由于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焦具有脏腑表里关系,故胆、膀胱、心包络、三焦从之,亦称相火。

心位于人体上部,其气升已而降。“君火欲降,水运承之”(《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本病论)》。君火暖炽,下行以温肾阳,使人体上部不热,下部不寒,维持心肾两脏的水火阴阳平衡协调。若心阳不能下行资助肾阳,可出现上热下寒、阴阳失调的病证。

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心主血脉包括主血何主脉两个方面。

(1)心主血  心主血的基本内涵,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人体脏腑组织以及心脉自身,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皆有赖于血液的濡养。血液运行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心的搏动作用尤为重要。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心阳激发心的搏动,心阴抑制心的搏动。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均匀,血液正常输布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若心气不足,心脏搏动无力。

或心阴不足,或心阳不足,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故《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心。”

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心生血,即所谓“奉心化赤”,指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其化为血液,须经心火(心阳)的“化赤”作用。如《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可见,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

2)心主脉  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维持脉到通利的作用。“脉为血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脉道通利,血运流畅。《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心者···其充在血脉”,即是针对心、脉和血液所构成的一个相互独立系统而言。

血液的正常运行及其作用是正常发挥,除心气充沛外,还有赖于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换言之,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气充沛又起着主导作用,故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

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从心胸部感觉、面色、舌色、脉象反映出来。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心胸部舒畅,面色红润有光泽,舌质淡红,脉和缓有力。若心气不足,推动血液无力,可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面色无华,舌质淡,脉虚无力;甚则气血血淤,导致心脉痹阻,可见心胸部憋闷疼痛,面色紫暗,舌质瘀斑或青紫,脉细涩或结代。心血亏虚,则心悸心烦,面色浓白,舌质淡,脉细弱无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