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个全新角度认识自己之《蝜蝂传》

 roselihong 2020-02-18

蝜蝂传

唐·柳宗元

蝜蝂( fù bǎn)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篇小文,作者是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名赫赫,但此篇作时正值王叔文集团倡导的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因此而遭贬。永贞元年九月,先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再加贬永州司马,这篇文章即创作于贬官永州时期,此时的子厚先生的心境可想而知,免不得心生感慨。我们自从有小学语文课本起就经常能见到这个名字,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

但,今天的重点不是大文豪,而是一只小虫,小虫的名字叫蝜蝂( fù bǎn ), 在《诗经·尔雅》篇中曾介绍过这只黑色的小虫,它的特点是背部隆起,善于在这上面背东西(注意这个特殊技能)。

蝜蝂这只小虫,在它爬行的所到之处,凡是耳目所及的东西,一定要放在自己的背上占为己有,并且昂首阔面地背着前进。由于它的背部并不光滑,所以背上的重物也不会轻易地散落,当然,这一路上背上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多,后果是,行动能力受限,举步维艰,但绝不停止前进的脚步,与此同时,依然不会停止增加自己的负重。

终于,到了加上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地步,小虫子趴下了,起不来了。幸而有好心人路过,看到他这么辛苦,好意帮它取下重物。但,一旦恢复行动能力之后,蝜蝂仍然还是遇物背物,看到什么背什么。另外,这个小黑虫子除了善负物之外,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向上攀爬,耗尽力气,切切实实是“至死不渝”。直到自己登高坠落而亡。



传艾书院有一门足以使自己从一个全新角度认知自己身心的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手法和力道的掌握可以有温度地深触经络,脏腑,使其升清排浊,从而真正实现“减负”的目标。

待手法学成、纯熟后甚至可以达到知晓患者的七情六欲,过往的神伤与遐欢的程度,其间理清病症,按导梳理,甚至可改人性情,规戒恶念,扶阳长寿。
 
蝜蝂这只小虫是在不断的“加、加、加”,学过这门课程之后也就知晓该如何“减、减、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