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第二百五十条原文:太陽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释义:(太陽病误治伤津致热结成实的证治。) 太陽表症,用催吐、攻下或发汗后,出现轻微心烦、小便频数、大便硬结的,用小承气汤和畅胃气、攻下里实,则可痊愈。 太陽病,或用催吐,或攻下,或发汗后,津液受伤,表邪传里化燥成实,邪热扰神则微烦,小便数则津液下泄,于是肠中干燥而大便结硬,但燥结的程度尚不太甚,故只宜用小承气汤以和下之。 太陽表证,当发汗解表,妄用吐下,是为误治;先吐下而后再汗,是为治疗失序,其结果必致邪不解而内陷。若内陷胸膈,见烦热、心中懊,属栀子豉汤证,二便多无改变。今吐、下、发汗后,病人出现了微烦、小便数、大便硬等证,说明邪热内陷陽明,形成了陽明腑实证。误治津伤,表邪入里化热,其势尚轻浅,故见微烦;热迫津液偏渗于膀胱,不能还于胃中,所以小便频数而多,大便干结而硬。本证以气滞热结为主,尚未达到谵语、潮热、手足溅然汗出等燥屎结实的程度,且在汗、吐、下后正气受伤,故不宜大承气汤峻下,只可以小承气汤泻热通便,使胃肠气机得以调和通畅则病可愈,故曰,“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己亥年九月十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