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未都说收藏:简述珐琅彩、粉彩、五彩差异

 景德镇的瓷 2020-02-20

回顾历史,从文物中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和未来。这些传承千年的历史瑰宝,用自己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在历史和过去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静静地倾听,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瓷器是中华文明的灿烂花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粉彩,也称做"洋彩",是釉上彩瓷的一个品种,始创于清康熙晚期。柔和的以娴熟的康熙五彩技术为基础,改单线平涂法为"渲染法",同时借鉴搪瓷多色阶的配制技法,将含有"砷"元素的白色彩料"玻璃白"与进口"洋彩"融合,使各种彩色产生粉润柔和的效果,即红彩变粉红、绿彩变粉绿、黄彩变浅黄。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粉彩花蝶盘

康熙晚期,在搪瓷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柔和的瓷,纹饰和施彩风格浓厚、简朴,制作工艺稍显粗糙,可以看出仍处于萌芽和成长阶段,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以金着色的胭脂红替代五彩中的红色彩料,并运用渲染法绘制而成,胭脂红则多与玻璃白调和后使用,其他色彩仍沿用五彩平涂法绘制,画笔简练,施彩较厚,色阶不够丰富,初创阶段的特点明显。康熙官窑柔和的的传世器物不多,目前仅知故宫博物院所藏几件花卉纹盘和水丞等。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粉彩花蝶水丞

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宫廷御用瓷器。其工艺繁复:先在已烧制好的素面胎上涂彩料作底,之后在底色上加彩绘纹饰,再经炉火烧制而成。"珐琅"又称"佛郎",是13世纪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的一种铜质工艺品。珐琅器又可分掐丝珐琅(景泰蓝)、錾胎珐琅、内填珐琅和画珐琅等类别。"搪瓷"是从"铜胎画珐琅"移植过来的一种釉上彩瓷,故又称之为"瓷胎画珐琅",系康熙时创烧。搪瓷彩料与中国传统釉上彩料不同,它的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即成具有色泽的搪瓷。

、珐琅彩、粉彩、五彩对比图

粉彩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搪瓷的影响,但二者有显著的区别,分别有三点。

一、珐琅彩原料含有大量的硼,基质为铅、硼、玻璃料;粉彩原料不含硼,基质是含有氧化钾的玻璃白粉化乳料。

二、珐琅彩色彩凝厚、鲜艳、油亮,有油画效果;粉彩淡雅、柔润、光洁,色阶变化丰富,大都具有国画效果。

珐琅彩胎体轻薄;粉彩胎体较厚重。但粉彩胎质比珐琅彩更白、更细密,尤其是景德镇所产的精品。

粉彩与珐琅彩相似,粉彩亦运用油料调色施彩,所绘图案微微凸起,层次分明,极具立体效果。由于比五彩烘烧温度低,炉温一般控制在700℃以上,色彩较五彩更为丰富,以淡雅柔丽为特色,感觉上比五彩柔和,因此又有"软彩"之称。 雍正朝为柔和的装饰的大发展时期,官窑器物呈色的柔丽明亮及彩料的精细多变与日俱增,其造型胎釉、纹饰图案、彩绘技巧都达到了中国瓷史的巅峰。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对比康熙、雍正两朝瓷器总结曰:"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箔其上,微微凸起也;软彩又名柔和的,谓彩色稍深,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柔和的艳丽而清逸。"

雍正官窑器物,从造型图案角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题材沿袭中国传统图案,以花卉、山水、雀鸟、人物为主,花卉娇艳富贵,雀鸟生趣逼真,山水清逸淡雅,人物文静儒雅;造型以盘、碗类居多,尚有罐、瓶、花觚、笔筒等,品种丰富,纹饰精美,开创性的集诗、书、画、印于一体)。这类器物的彩料一般为进口或根据进口彩料配方自炼而成。其胎体轻盈细密,胎骨白润如玉,釉面丝润匀净,色彩柔和清丽,纹样精美典雅,装饰手法变化多样。除白地柔和的之外,雍正朝还研制出黄地、珊瑚红地、青釉地、胭脂红地、黑地等色地柔和的,白地清新雅致,色地浓丽华贵,两者风格迥异。另一类柔和的器受搪瓷影响,除彩料外,纹样也具有浓郁的西洋绘画风格(详见下图)。

上海博物馆藏清雍正景德镇窑绿地粉彩描金堆花纹六角形瓶

这类器物在中国渲染方法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绘画中对物体形状、结构和比例的准确表达,运用色彩的深度和焦点透视法,表现出图案的凹凸立体感,笔触细腻,色阶丰富,其中大部分是杯子、盒子和碗。

雍正帝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俱高,他在位的13年间,很少出宫巡访,日常起居基本以皇宫为中心展开。为使他的闲暇时间更富情趣,创造出款式多变、完美细腻的文玩器物,已成为他追求的生活享受。柔和的始于康熙,盛于雍正,其中固然有皇帝个人兴趣的推动,但关键因素还是景德镇陶瓷的生产技术经康熙朝的探索沉淀后逐渐步入巅峰。雍正时期白釉瓷的洁白度已相当高,这为典雅柔丽的雍正柔和的的制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此外,另有一人为雍正粉彩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人即为雍正、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协理官唐英。

唐英(1682-1756),出生于广东(今辽宁沈阳),清代陶艺家。他擅长绘画和写作,擅长书法和篆刻。雍正元年(1723),清世宗任内务部外郎。1728年,雍正被任命为景德镇御窑厂副厂长。他干了28年。在雍正、乾隆两朝,他监制的瓷器被称为“唐窑”。唐英石像在制瓷方面有两大突出贡献:一是仿古,二是烧制。据《陶史碑志》记载,唐应都年间共有仿古创新57种。

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对瓷器的鉴赏水平很高。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欣赏上一代的精美瓷器。因此,再现宋代五大名窑和明代瓷器是一项重要任务。唐英上任不久,幕僚朋友吴耀福就被派往河南省俊州市,考察窑的烧制方法和材料,并模仿正宗产品的造型和釉色。唐英仿宋哥窑金丝纹、仿汝窑冰裂等,釉料分布均匀,自然开裂,质量上乘。此外,他对明永乐、宣德、成华甜白、白釉、青花、彩斗具的模仿都达到了假象的程度

唐英仿汝釉瓶、仿成化款青花小盖罐、仿哥釉葵瓣洗

在技术创新方面,唐英时期在釉上彩、釉下彩、色釉上都有新的突破。同时,他将制瓷技术与诗歌、书法、绘画、印刷相结合,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精美图案。在陶瓷品种创新方面,后世的《景德镇陶志》、《古铜瓷考》等作品都称赞:“厂窑自成”,说唐应都陶创作以来,“有陶就没有今天的美”。此外,唐英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也广受赞誉。他的陶瓷书法很受欢迎。作为一名陶瓷监督员,他亲自书写和绘制陶瓷图案,这在陶瓷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清乾隆景德镇窑唐英款粉彩人物图笔筒

唐英在雍正六年十月被派往江西,做专职瓷器工人。他花了很多时间与陶艺家交流,了解当地风俗,研究传统陶瓷文化,研究和创新陶瓷品种。在二十八年的执政生涯中,他坚持忠于朝廷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件事中。他工作努力,和工匠们一起住了三年。最后,他掌握了用火取材、更换原材料的原理,创造了大量精美的艺术珍品,真正把青瓷的制作艺术推向了巅峰。我们的文化传承了五千年,有着灿烂的物质文明。这是维护整个中华民族儿童的共同纽带。

上海博物馆珍品景德镇窑柔和的蝠桃纹橄榄瓶(见下图)

景德镇窑柔和的蝠桃纹橄榄瓶

景德镇窑柔和的蝠桃纹橄榄瓶

张永珍女士(1932.1-)出生于江苏武进,出生于上海,家在苏州。她出生在一个有收集古董传统的家庭。其祖父张继如先生(1870-1924)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竹刻家。1915年3月,他的竹编作品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得一等奖。

他的父亲张仲英(1899-1969)是上海著名的古董商和鉴赏家。由于家庭的影响,她从小就培养了对艺术的深刻鉴赏力。张永贞,一个19岁的女孩,从上海来到香港,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毕业于英国的剑桥理工学院。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任香港大庆石油公司总经理。以外国石油为主的中国香港为中国石油的销售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此后,张永贞女士投资大陆电信、交通、商业、房地产等行业,奠定了她作为香港女性成功企业地位的坚实基础。作为香港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她也是香港中国总商会常务副会长。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第一委员会成员、筹备委员会委员、香港事务顾问,在香港、台湾及中国内陆享有盛誉。2003年5月,张永贞女士以4150万港元的高价赢得了香港拍卖市场的雍正蝙蝠桃橄榄瓶,然后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她完成了百年漂泊海外的国宝级文物归还的壮举,让我们今天可以一睹国宝的风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