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为什么会被批评,这两句到底好不好? 前言: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刘长卿被诬贪赃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有一天百无聊赖,他作了一首诗寄给严维,把严维比作严子陵(人名用典,注意同姓),希望他能来做客,诗题为《对酒寄严维》: 随巷喜阳和,衰颜对酒歌。 懒从华发乱,闲任白云多。 郡简容垂钓,家贫学弄梭。 门前七里濑,早晚子陵过。 严维见到这首时候,回赠了一首《酬刘员外见寄》 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欲识怀君意,明朝访楫师。。 其中的“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还引起了一段公案。 一、欧阳修、梅圣俞的赞赏欧阳修《六一诗话》中,记录了梅尧臣(圣俞)的评价: 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余曰:语之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 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寓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 )称赞严维的这两句诗:“如在目前”,能够“状难写之景”。 什么景色难写呢?即“天容时态,融和骀荡”这八个字难写。严维通过四个意象”柳塘、春水、花坞、夕阳“来写”天容时态“。用漫、迟来写“融和骀荡”。 二、刘攽为什么对严维提出批评呢?宋朝刘攽(bān,1023~1089)却不以为然,在《中山诗话》中批评道: 梅圣俞爱严维诗曰:“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固善矣。细较之,夕阳迟则系花,春水漫何须柳也。 刘攽(字贡夫,一作贡父)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宋人作诗讲究逻辑,刘攽认为一句之内也应该上下呼应。刘攽认为花与夕阳有联系,柳和春水没有联系。所以说下联不好。 三、胡仔对刘攽的反驳不过胡仔不同意刘颁的意见,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道: 此论非是。“夕阳迟”乃系于坞,初不系花。以此言之,则“春水漫”不必柳塘,“夕阳迟”岂独花坞哉? 胡仔说花和坞相关,是坞的夕阳迟,塘和水相关,塘的春水漫。夕阳迟和春水漫与花柳无关。 另外,春水漫、夕阳迟、未必一定是柳塘、花坞。 例如荷塘、野渡....都可以呀。 四、清朝人叶矫然批判刘攽清顺治时期的叶矫然《龙性堂诗话》说: 刘贡父云:梅尧臣爱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固善矣,细较之,夕阳迟则系花,春水漫何须柳也,似未尽善。” 余阅之,不觉失笑。夕阳迟,春日迟迟也。何为系花?春水漫,水流漫也,何关于柳?宋人之着相强解事,类如此。 叶矫然也认为,夕阳迟为什么要和花相关呢?春水漫关柳什么事呢?你们宋朝人胡乱解释,太能钻牛角尖了。 结束语我们阅读古人的作品,常常见到各种争论。例如宋朝严羽称崔颢《黄鹤楼》七律第一,明朝胡应麟《诗薮》又称杜甫《登高》是七律第一。说道杜甫的《登高》,大多数人评价极高,但是也有人批评“臃肿逗滞”。 说回严维的“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您觉得好还是不好呢?谁讲得有道理?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