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振英 2020-02-21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这首西晋文学家、吴江人张翰的《秋风歌》是现存咏唱吴江鲈鱼最早的诗歌。“莼鲈之思”说的就是西晋人张翰的故事。“莼”,指的是莼菜,太湖里的特产。“鲈”,指的是鲈鱼。 美食家蒋洪:“莼鲈之思讲的就是张翰的故事。张翰,据历史记载他是吴郡吴人,他当时在洛阳司马囧手下当官,这个时候晋朝已经开始内乱了,当时张翰并不喜欢这样的环境,因为他在那里已经做了十来年的官,他想家了。” 
张翰突然想起了家乡的莼菜,想起了家乡的鲈鱼,想念那道家乡的菜“莼羹鲈脍”。于是,他做了一个非常令人想象不到的决定就是弃官还乡。“清词不逊江东名,怆楚归隐言难明。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脍鲈羹。”这是宋代欧阳修慨叹西晋张翰遵从内心辞官归隐的诗句,短短四行,道尽“莼鲈之思”这则典故的叙事内涵。后来“莼鲈之思”这个成语也成为了人们思念家乡的一个代名词。 
美食家蒋洪:“当时的吴江,后来叫吴淞江,它其实是太湖的一个泄水通道,那时候泄水通道是经过我们垂虹桥,所以当时很多的文人墨客都在垂虹桥写张翰的故事,写莼鲈之思。” 
张翰当时所思的风物就是吴江地区特有的莼菜脍鲈鱼羹,莼就是太湖八鲜之一的“莼菜”,所谓“水中碧螺芽芽珍贵”,莼菜吃的是清香和丝滑。而鲈就是鲈鱼,莼菜和鲈鱼做成的一道汤菜就是莼菜脍鲈鱼羹。 美食家蒋洪:“根据南宋的时候杨万里的诗“鲈出鲈乡芦叶前”,那首诗里讲到鲈鱼的特征用八个字来形容,细鳞巨口、白质黑章,细鳞和巨口的鱼在我们太湖流域是非常多的,从鲈鱼的特征我们搜寻现在对应的鱼,我们发现是中国花鲈。” 
据记载,当时张翰所思念的鲈鱼是银白色的,大可盈尺,鲈鱼长得有点像塘鳢鱼,但不是塘鳢鱼,它属于洄游类鱼,就是到一定的时候,它从湖,河要游到海里去产卵,这种鱼在宋代已经少见了,我们现在的“莼鲈之思”,选用的是现代的中国花鲈。当年张翰思念的鲈鱼名声鹊起,所以吴江又叫做鲈乡。 自古游子思乡,可谓人之常情。莼菜、鲈鱼这两样风物因张翰的归隐而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故乡,被历代诗人,反复吟诵,令人回味无穷。美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深入认识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途径,“莼鲈之思”这一典故就是从文字走上了餐桌,来吴江千万不可错过这一道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