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懂拜占庭,无法读懂整部世界史

 零壹贰012 2020-02-22

千年的密码:不懂拜占庭,无法读懂世界史!

每个古老重要的伟大帝国都有一个创立传说。

拜占庭帝国就是如此。

据说在2500年前,一位叫作拜占的希腊国王出海探险,寻找新的领地。出发前,拜占去请示特尔斐神谕,神谕说他会在盲目的对面,建一座伟大之城。拜占觉得莫名奇妙,当他航海来到金角湾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地方一边是希腊聚居区,另一边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物产优势,他恍然大悟:原来神谕的意思是,这里是建城的不二之选,无需再“盲目”寻找。于是拜占国王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

拜占庭具体位置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当欧、亚交通要冲。仔细看看地图就能明白,拜占庭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它的历史注定不会平凡。

拜占庭是与罗马和耶路撒冷齐名的世界最伟大圣城之一。但与其它两座圣城相比,拜占庭既是宗教圣地,同时也是伟大帝国的首都。上帝与众生同在——这是拜占庭的特色。前者的代表是圣索菲亚大教堂,而后者的代表是12排,每排有28根几十米高的大石柱构建起的巨大地下水渠。

不懂拜占庭,无法读懂整部世界史

圣索菲亚大教堂外观

《拜占庭一千年:一部帝国兴衰史》讲述了从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宣布迁都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到公元1453年这座城市被土耳其攻陷,拜占庭帝国长达1100年间的历史。这中间, 拜占廷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可以说,如果不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你就无法清晰读懂整部人类世界的历史。

拜占庭帝国成为圣城之路,起于君士坦丁一世于324年迁都,拜占庭也因此改称君士坦丁堡。当时,罗马经历了自戴克里先皇帝开始的“3世纪”危机,自戴克里先开始,几十年内,大约有51人先后登上帝位,又在叛乱中下台,导致罗马国货币不断贬值,囤货现象和通货膨胀严重。另一方面,3世纪50年代早期暴发了一场大瘟疫——可能是天花。传染病造成许多人死亡,甚至包括一些皇帝。政权更迭,天灾频繁,这就让一些统治者[如德基乌斯 (Decius)] 倾向于作出超自然的解释,即认为当前的种种灾难是由于人们放弃了传统祭祀、激怒神灵造成的。于是,君士坦丁一世开始提倡单一宗教信仰——基督教,后世称为东正教。君士坦丁一世即位后做了三件大事:改革币制、改革军队、改革宗教。他自称是“外面世俗世界的主教”。为了调节基督教内部矛盾,他在325年,在尼西亚(Nicaea)召集了一次主教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基督教主教们第一次尝到了享受皇恩眷顾的特权滋味;而君士坦丁一世不仅亲自参加宗教会议,还在会议过程中扮演了相当积极的角色。这次会议在基督教历史上极为重要,史称“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解决一些长期陷于纷争的神学和教会体制问题;以使基督教教义规范化,并有助于巩固帝国统一。

不懂拜占庭,无法读懂整部世界史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曾引发十字军领袖羡慕嫉妒恨,构成拜占庭帝国被西方国家攻击诟病的导火索。

君士坦丁一世创立的这座城市以及他对基督教的认可,成为他留给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的遗产。从此,拜占庭帝国一千多年的辉煌初具规模,而基督教也正式走上成为世界级大宗教的金光大道!

关于君士坦丁一世,有一个故事很有趣,他在去世前留下遗言,要求在自己的棺椁周围放置十二圣徒的遗物棺——自己在中间,十二圣徒遗物棺环绕在四周。虽然最后没有按照他的遗言去做,但是也可以看出作为临终皈依者的帝王心理:一方面,他信仰耶稣;但另一方面,他依旧是一位唯我独尊的帝王,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与耶稣同等地位的神灵。

拜占庭帝国的第二位重要统治者就是查士丁尼大帝了。他在位38年,百战百胜,使拜占庭的领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扩张。他也是很会打造自己“人设”的帝王,通过宣传,他努力塑造自己是上帝选中的使者,要在人间领导帝国的人民获得救赎的形象,并且为此他确实殚精竭虑,即使动用帝国的一切资源也要完成这项光荣的使命。

查士丁尼大帝具体为人如何已不可查,但我们知道他在婚姻方面非常个性。他在还没做皇帝时曾极力劝说叔父查士丁一世修改演员不可以嫁给长老会贵族的法律,然后自己就娶了演员出身的女子狄奥多拉!大家可以自行脑补当时舆论的沸腾。好在以后几十年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桩完美婚姻,两人不仅生儿育女,感情甚笃,而且狄奥多拉皇后也是丈夫政治得力助手,历史记载,当时政权实际上是夫妇二人共同执掌,在某些关键时刻,皇后比查士丁尼大帝还有顽强果决!例如在532年的尼卡暴乱中,查士丁尼大帝曾想要撤离首都,但狄奥多拉对他进行劝阻,称自己绝不选择逃亡,因为“帝国是一块美丽的裹尸布”——看看这硬核比喻!是不是可以想见皇后的个性?现在伊斯坦布尔留下来的古建筑中,很多都是这两口子主持修建的,例如著名的城墙、水坝和圣索菲亚大教堂等,虽然有形象工程的成份,但绝大多数建筑都可以作为民用,可见两位执政者确实很重视民生。

查士丁尼大帝夫妇去世后,很多知识分子的回忆文章中,对这两位的批评出人意料的多!其实细想想也不难理解:查士丁尼大帝得享高寿,八十多岁才去世,在位三十八年,晚年因为皇后去世情绪低落,执政不免懈怠。虽然一生开疆扩土,改革税制,修建粮仓和蓄水池,所以国库丰盈,但常年用兵,百姓生活艰辛,身为查士丁尼大帝的子民,未必会觉得多舒服。如果皇帝一直英明能干,并且如当时其他统治者一样,壮年去世,估计身后评价会好很多。我们都说“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其实拜占庭时期的皇帝也如是,一旦精力衰弱,效率下降,竞争者就如狼群中的青壮年,对皇位眈眈而视!再加上,查士丁尼大帝统治后期,瘟疫和地震交替降临,受灾人民难免对政府和执政者有怨恨。

所以,查士丁尼大帝的继承者,日子就逐渐难过。所谓异教徒思想又逐渐兴起,基督教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那些非基督教民族,其中包括撒玛利亚人(Samaritans),他们曾经两度叛乱,但都遭到了拜占庭政府严厉的惩罚。

同时拜占庭帝国逐渐发现,在国外,阿拉伯人成为自己最大的劲敌,七世纪七十年代,阿拉伯人从海陆两线同时进攻。拜占庭军队最后凭借手里的一种秘密武器希腊火才击退了他们的进攻。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拜占庭的文献资料中对希腊火的制作工艺和发射方法秘而不宣,但这种武器应当是一种可以在水上燃烧的液体。其中除了其他成分之外,可能包括石油和石脑油,它们混在一起,受热之后通过一种特殊装置发射到敌人的战舰上,而这一特殊装置很可能是一种后面装着强力气泵的铜管。

大家看过美剧《权力的游戏》吗?里面有一场特别燃的黑水河之战,就表现了这种神秘的希腊火的威力。

不懂拜占庭,无法读懂整部世界史

《权利的游戏》第二季第九集的黑水河之战,有人说就是参照历史记载的678年这次拜占庭和阿拉伯人之战。

这次胜利之后,拜占庭帝国短暂恢复了辉煌,经济复苏,瘟疫也不再严重,拜占庭帝国的钱币正面第一次印上了基督的半身像,而背面则是拜占庭皇帝手持十字架的图像,并配有文字说明“基督的仆人”。

但下一次危机很快到来,阿拉伯不断强大,拜占庭的资源不断缩水,帝国土地面积在减少,人口也下降,为了对付伊斯兰海军,拜占庭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创建一支作战舰队,但创建以及运转这样一支舰队所需的花费转嫁到了意大利和非洲地区的人口身上,成为他们必须承担的财政负担的一部分。同时,帝国政府还要修建大量堡垒来击退伊斯兰军队对安纳托利亚发动的进攻。

此后将近两百年,为了适应帝国资源的减少和伊斯兰势力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领导者们想尽办法,左冲右突,在生存下去的同时试图恢复往日的荣光。本书这一段写得非常好,虽然我读到的是翻译本,依然能感受到作者的文气如水银泻地,从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宗教、文化、精神风貌、军事改革等几方面,简明扼要的梳理七到九世纪,这段拜占庭帝国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拜占庭帝国逐渐衰落,但你能在作者列举的事实中感受到,这个史上最伟大帝国之一的衰亡,真的是非战之罪!

在《拜占庭一千年:一部帝国兴衰史》中,作者狄奥尼修斯·史塔克普洛斯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对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千年帝国充满真诚的敬意,并把这敬意通过自己的著作传达给了读者。本书结尾,作者甚至站在拜占庭人的角度上感到委屈:后代研究者对拜占庭的研究远远配不上帝国的历史地位,他举例说,意大利著名学者,以《玫瑰的名字》声名卓著的艾科,另一部以拜占庭为背景的作品却乏人问津,这多么不公平!

不懂拜占庭,无法读懂整部世界史

《拜占庭一千年:一部帝国兴衰史》

在《拜占庭一千年:一部帝国兴衰史》中,还提到对研究拜占庭帝国的业内大牛吉本,作者更为严厉的批评:“吉本对拜占庭历史研究造成的最糟糕的影响是他让后人几乎不可能再严肃对待这一话题。人们怎么可能严肃对待一种带有如下特征的文化呢?”

那么吉本说什么了呢?吉本在自己的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这样评价拜占庭帝国:“(拜占庭人)在他们苍白的手中握着先辈们创造的大量财富, 但他们并没有继承先辈们创造并改良这些神圣财富的那种精神风貌。他们也阅读、讴歌并编撰整理,但他们疲惫的灵魂似乎同样无法进行思维并采取行动。在10世纪的革命时代,他们没有作出任何一项可以维护人类尊严或促进人类幸福的发现。”

从狄奥尼修斯·史塔克普洛斯的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对拜占庭帝国的热爱,可能对于专业历史学家来说,作者的态度不能完全说的上是中立,甚至会带有争议,但对于普通历史爱好者,这正是我们最喜欢的文风和故事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