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号

 bhdfxy 2020-02-23



对于此次冠状病毒,运动爱好者也一定关心面对冠状病毒,自己的抵抗力究竟强不强,说得更直接一点,生活方式积极健康、规律锻炼的人群相比缺乏锻炼,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是不是更少被感染,感染后症状更轻、恢复更快呢?

因为大疫当前,人人自危,“免疫力”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

今天我们就来从科学上好好回答这个问题。

一、从两个方面深刻理解免疫力

免疫是一个医学专业词汇,免疫力代表着机体抵抗外界病原体侵袭的能力,适度的免疫力是保证机体能够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关键所在,免疫力需要的是平衡,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过低会引发机体容易感染和被传染,但如果过高则会引发机体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造成严重的自身损伤,这在肺炎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表现得十分典型。

我们讨论经常锻炼人群免疫力是否较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不感染病毒的免疫力,也即如果两个人都接触同样多的病毒,谁被感染,谁不被感染,这样的能力显然是免疫力的重要体现;

第二,如果不幸仍然被冠状病毒感染,经常锻炼人群总体而言,是不是症状较轻,恢复较快,发展成为重症的风险较低。


经常锻炼者接触少量病毒会不会被感染?

这个问题大众很关心,同时也很敏感。要回答这个问题并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首先大众需要理解免疫力的构成有关。


人体的免疫通俗来说,主要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是由皮肤和内脏的黏膜(比如胃黏膜)构成,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所以打喷嚏要放松打出来千万别憋着。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淋巴结等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发挥功能,其中,B淋巴细胞负责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负责细胞免疫。

第三道防线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才是免疫力的关键与核心。

针对此次冠状病毒肺炎,我们前文所说的依靠自己的免疫力战胜冠状病毒,其实说的就是机体会产生针对冠状病毒的抗体,但抗体的产生有一个过程。

所以现在已经号召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因为他们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并且能够有效杀死新冠病毒,并且也显示出一些初步效果。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明确指出,人群对于冠状病毒普遍易感,也就是说冠状病毒传染性很强,它可以无差别的感染任何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也不管你是运动人群还是不运动人群。

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冠状病毒疫情如此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迅速传播,不分人。

所以,出门戴口罩成为全民行为规范,运动爱好者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抵抗力强,接触病毒也没事。

综上所述,目前没有足够研究和证据表明不同性质人群,在同等接触环境下,感染率显著不同,也就是说任何人接触新型冠状病毒都极易发生感染。
运动能够提高接触冠状病毒不发生感染的能力吗?

不能!

如果运动人群不幸感染病毒,是否症状更轻恢复更快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病毒如果通过了第一道和第二道身体屏障,进入人体,也就是人体在被感染后,身体究竟会发生些什么?

如果病毒运气好进入到细胞的细胞核之中,那么真正的危险也就开始了,病毒既算不上严格的生命,也算不上非生命体,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复制,在细胞核内,病毒就会进行疯狂的复制,复制出来干嘛?

当然就是感染更多细胞,所以复制到一定数量后,他们就会冲破细胞,细胞随之发生裂解死亡,这个时候细胞里面大量物质就会释放出来。

而免疫系统就会迅速识别这些死亡细胞和细胞中释放的物质,调集军队来消灭这些物质,随着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不断增加,解体的细胞也越来越多,人体就开始出现了症状.。

从病毒感染人体,到病毒在体内悄然复制,再到人体出现症状,这一段时间就叫潜伏期。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识别到坏死细胞释放出来的异常物质包括病毒本身,就知道有外敌入侵了,会激活特定的免疫分子,来通知免疫细胞过来消灭这些物质,这就是所谓特异性免疫反应,这个过程可能会有明显的信号放大的现象。


这就好比一个巡逻兵发现了敌军,他就放了个信号弹,看到信号弹的同伴有10人,他们一边赶去支援,一边又分别通知了自己的上级,上级立刻召集了1000人赶往现场,同时又给更高级的指挥部打电话,指挥部派了十万援军前来歼敌……

最终,身体免疫系统被调动起来,免疫细胞和体内的坏死物质、病毒等等发生交火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炎症反应,炎症一词,相信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了。

炎症反应其实是人体在面对损伤、病原微生物等等危险情况的一种重要自我保护,对于人体健康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

适度炎症反应有利于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并最终战胜它,这时你就痊愈了,当然这个过程体验并不好,因为你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现象,比如发烧、咳嗽等。

新冠肺炎患者CT显示肺部发生炎症反应


但是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太多的自体健康细胞的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出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示有病原体入侵,免疫细胞速速前来支援,炎症反应就可能过度增强,最终达到失控的程度。

这就好比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这种自杀式的、强烈的、极端的免疫攻击,如果发生在肺部的血管壁内皮细胞,会导致大量活化的免疫细胞涌入肺部,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

最终患者并不是死于病毒,而是病毒感染继发的过度免疫反应引起的肺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血容量休克。


所以,病毒只要感染人体,基本上这就可以视作一场病毒与人体的竞赛,如果病毒复制和破坏速度超过人体抵抗力,并引发严重的免疫反应,就会导致重症甚至死亡。

而如果人体抵抗力能有力地抑制病毒复制和破坏,要么发生无症状感染,要么症状很轻,恢复很快。

这次的患者中,有一些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他们的确被病毒感染,但他们就是不发病没有症状,然后慢慢依靠抵抗力又好了,这样的个体很难被识别,但却具有潜在的传染性,这样的人群可以看作是抵抗力较强。

事实上,经常锻炼人群发生感冒较少,也可以理解为抵抗力增强了,你被流感病毒感染后更多发生了无症状感染,因为你生活环境没有变,接触病毒的概率也没有变,但因为你的抵抗力增强,所以你即使被感染也不发生症状,但你会发现你的感冒次数变少了。
这次新冠肺炎患者中,症状轻恢复快的人群中包括运动爱好者,但同时也能看到一些运动爱好者不幸死亡的案例。

这说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疾病最终转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个人抵抗力、是否积极进行对症治疗、是否重视休息、营养心态等等都有关系。
总体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真的大家都发生了感染,那么体质较好者总体而言,症状可能会轻一些,恢复也会快一些。

这次新型肺炎所导致的死亡主要是那些老年人、体质较弱、患有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的人群,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功能比较低下,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而身体强壮者一般可以靠自身抵抗力扛过去。

积极锻炼提升抵抗力是存在的,但抵抗力发挥需要一定条件

我们需要正确理解靠自身抵抗力扛过去这句话的含义,靠自身抵抗力扛过去不是说即使感染也无所谓,甚至托大,该干嘛干嘛。

而是在发生轻症症状后,加强休息,暂停劳累性工作,多喝水,清淡饮食但营养要丰富,放松自己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

从而让身体调动潜力来跟病毒做对抗,为身体与病毒对抗创造良好条件,这样才能在外部良好条件和身体内部良好抵抗力共同作用之下,消灭病毒。

而如果感染后,仍然熬夜、劳累、过度担忧焦虑,这时就会进一步削弱你的抵抗力,从而导致病毒损害超过人体免疫力,发生重症甚至死亡。
如果一定要说“增强特异的针对冠状病毒的免疫力”,真正有效的方法只能是接种冠状病毒疫苗、或者注射经过处理的康复者血清(他们的血清中含有特定抗体),但疫苗研发尚待时日,血清抗体的应用也有诸多争议。

运动主要提高我们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也即提高我们的一般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不分病原体,也即属于广谱免疫作用。

冠状病毒属于特定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很难对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还是需要通过体内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才能最终战胜病毒。

但如果你经常锻炼,体质较好,那么你调动自己特异性免疫能力的也会更强一些,也就是说你经常锻炼的话,你的免疫系统会更加灵活、平衡和聪明。

这时你的免疫反应就更加适度和合理,既战胜病毒又不引起过度反应,那么你战胜病毒的能力还是更强一些。


四、总结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染力显著增强,人群普遍易感,从感染角度而言,只要接触病毒似乎无人幸免,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经常锻炼者在接触少量病毒时可以具有抵抗力而不发生感染。

当然,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研究证据去获得,所以人人需要防护,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嘴边鼻子等等措施必须人人做到。
另一方面,总体而言,经常锻炼者感染后症状较轻,恢复较快,这说明其自身抵抗力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抵抗力的发挥存在很大个体差异。

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强调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群体健康水平和抵抗力;

但对于个体而言,感染还是没有感染,发病还是不发病,概率都是零和壹的巨大差别。
回答本文标题,经常锻炼人群面是否对冠状病毒具有一定免疫力?

大众希望得到简单粗暴的回答,有还是没有。多数时候,科学和理性并无法像民众期望的那样,给出明确答案。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要坚持长久以来被证实具有普适价值的东西——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喜欢文章请点赞

以及留言分享你的运动趣事和心得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