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道教圣地大华山

 乐善堂郭林根 2020-02-23


                                                     咏道教圣地大华山

郭林根

中华有圣地,

乐安大华山。

   三峰劈千仞,(1)

万载静坐禅。

乾坤融一统,

阴阳相与还。

绝顶飞仙阁,

九重炼秘丹。

    帝封横天宇,(2)

   高赋暗银汉。(3)

  香烟连三省,(4)

烛光红江南。

荣极不动色,

     衰时亦淡然,(5)

无欲身自在,

古今弹指间。

三仙应犹在,

    棋局尚未残。(6)

轻风犹稚子,

长舞戏香衫。

白云仍妙龄,

款款动人寰。

坐看枫林醉,

夕阳意斓姗。

物我两相忘,

此境言最难。

注:

(1)大华山主峰有三:浮邱峰、五岳峰、著棋峰。

(2)大华山从西晋至唐、宋、明,历代帝王敇建、诏封多次。特別是宋熙宁八年(1075年),神宗皇帝赐以大华山“崇仙观”匾额,宋嘉熙元年(1237年)特封“三仙”为“三佑真君”。明朝也屡降香、敇谕,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敕建大华山第二门。

(3)历代显宦名儒登览大华山且作诗赋文的甚多,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唐大历四年(725年)任抚州刺史时,即撰写了大华山《桥仙观记》。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在此修炼,并写下了《华盖山赋》、《华盖山吟》等诗文。明代状元罗伦亦作《登华盖山》诗,极抒风物之奇胜。据记载,历代名儒显宦为大华山所作之序、记、诗、赋达200多篇(首)。

(4)往大华山敬香最甚者为江西、福建、广东三省。

(5)“文革”期间,大华山文物景观遭受破坏摧残,直至“文革”后才逐渐恢复。

(6)据记载,西汉元帝刘奭时(公元前48一33年),浮邱、王、郭三真人即在大华山修道。著棋峰上有石桌、石棋遗存,为“三仙”下棋之处。

2014年10月16日

(如想了解本人更多文章,可在“今日头条”中搜索“郭林根乐善堂”,并关注该用户,期待与您探讨岐黄医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