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显祖《〈华盖山志〉序》

 zqbxi 2022-04-09

  

据考,《华盖山志》共有以下三个版本:

  其一为祖本,原名《江南华盖山志》,共五卷,不著撰者姓名,由贵溪龙虎山第三十四代天师张宇初作序,成书于明朝永乐五年(1407)。

  其二为嘉靖重修本《重修江南华盖山志五卷》,由道士许云升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重修刊印。此书原为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收藏,后流入美国,现存美国国会图书馆。

  其三为崔世召纂本《华盖山志》,明朝天启七年(1627)编纂,清朝同治八年(1869)经甘启祥等人增订,于民国十七年(1928)由民间捐资刊印。

  汤显祖(1550-1616)是明朝伟大的戏剧家,著有“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最为著名,业已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早在二十世纪初,汤显祖就被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称作“东方莎士比亚”。新发现的汤显祖重要佚文《〈华盖山志〉序》作于万历三十八年,笔者翻阅徐朔方笺校的《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发现未将其收入。无疑地,这是个很有意义的学术发现。

  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推测,汤显祖看过的《华盖山志》,当是道士许云升所编撰的嘉靖重修本。余、曾、姜三位编注者在该书“历代名人与华盖山”一节介绍说:“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汤显祖游览华盖山,为《华盖山志》撰写《序言》”(第438页)。

     此事恐怕不确。查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和徐朔方著《汤显祖年谱》,不见有该事记载。况且文人游历名山大川,都喜欢题撰留念,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撰《桥仙观记》、元代高士何中(江西乐安县人)题咏《华盖山》和《宿紫元洞天》、汤显祖的老师罗汝芳(江西南城县人)题咏《谒华山遇雪》、董裕(罗汝芳弟子,江西乐安县流坑村人)题咏《华盖山》等等;但是,翻遍《汤显祖全集》,并不见他登临华盖山的吟咏诗篇。

  实际情形很可能是这样的:当时汤显祖已经六十一岁,体弱多病,“交游殆绝”,自号“茧翁”,以示“干而不出”。自万历三十五年(1607),汤显祖游了一次南昌后,他就很少外出了。汤显祖闲居家中,恰逢道士携《华盖山志》造访求序,他读后有慨于心,遂撰写了这篇《〈华盖山志〉序》。对此,序文中的“羽士求弁其《志》”一句说得明明白白。

  在此补充几句:汤显祖的祖、父两辈都与道家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祖母也笃信道教。汤显祖在弱冠之前,曾随祖父四处游历学道,写下了许多游仙诗,如《和大父云盖怀仙之作》、《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等。“云盖”即抚州宜黄的云盖山,与临川县接界。汤显祖的一些朋友也与道家道教关系密切,从他的诗文《送人人蜀求道书》、《送姜元叙往八公山寻仙》、《送汪仲蔚行药匡山》、《送吴道士还华山》、《送道兄邹华阳人越》等,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这些友人中,他交往最深的是少年时代朋友谢廷谅。谢廷谅字友可,抚州金溪县人。汤显祖曾写下不少诗篇以记其求仙之事,《送谢廷谅往华盖山寻师》即是其一,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其求仙活动的欣羡与支持。

  《华盖山志》序

   汤显祖/撰

  三真所起,或云浮邱公黄帝时人,历周汉晋而度王、郭二真焉。或言王是王方平从孙,而郭其母弟,故无所考。大致空名绝世、天宗云籍之人,亦非世所得而考也。

  独吾郡灵谷诸山,势接于崇仁华山,仙人之迹,往往而在。其山隐蔽危峭,炫焕乎金石而旖旎乎风云,晴雷呼(应作“乎”)殿藩而阴火乎垠壑,狸豹之所蒙茸而蛟龙之所迫折者,亦非人世所得而习也。世人形用则碍,碍则自其闻见喜怒之外不能虚通,不通不灵,不灵不可以久。真人神用,故虚极而灵,常幽栖乎隈崔凌兢之处,而无方之阴阳出没人意。病者与安,绝者以(应作“与”)嗣,旱灾与之龙,若云;誓不蠲者与之虎,若雷。盖亿万于斯,而无失应者夫!是以终古以存无昼夜,而悲呼跪拜者踵于道也,又何异乎?

  吾独异乎世之人,贪嗜鸷傲。居乎斯土者,或以凌灭其树宇而颠倒其道具;吏于斯土者,或以冒乱其福威而晦阏其风雨。虽神用者常以慈卫人,常以情动人,如何形用者之戾以顽如是也?然而,观于其应感交运之际,则前所为戾以顽者有所患苦,祈祷未尝至于斯焉;过而咏于斯者,又未尝不自惜其劳,生而祈灵于真迹也。岂非道者万物之所保,而神者形之所不能不待与?

  予慨之于中久矣,羽士求弁其《志》,而因以示世之人焉。

    注 释:

  1、三真:指华盖山所供奉的道教浮邱、王和郭三仙真君。

    2、历周:历遍。余、曾、姜编注本释作“西周、东周”,误。

  3、吾郡:指江西抚州府临川郡,郡内有灵山峰,即文中所说“灵谷”。

  4、华山:即华盖山,俗称“大华山”和“华山”,属于道教名山。海拔996米,浮邱峰、五岳峰、著棋峰鼎立,素有“江南绝顶三峰”之称。华盖山原在江西崇仁县境内,1950年起划归乐安县管辖。

  5、盖:句首发语词,余、曾、姜编注本释作“胜过”,误。

  6、与:通“欤”,疑问句的语气助词。余、曾、姜编注本将“待与”释作“对待”,误。

  7、羽士:道士。

  8、弁:弁言、序言。

  9、《志》:指《华盖山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