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疗疾——失眠的调理

 江湖无岁 2020-02-24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入睡不久即醒、醒即难眠,甚至彻夜不眠。失眠与饮食、情志、劳倦、体虚等因素有关。中青年女性、年老体弱者、久病不愈者、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平时精神紧张焦虑者以及突然遭遇不良情绪刺激者易患此病。

患者入睡困难,时睡时醒,睡眠程度不深,处在似睡非睡的状态,并经常做噩梦,早晨醒来后感觉非常疲倦、无精打采;或入睡并不困难,但睡眠持续时间短,经常到后半夜就醒,醒后难再入睡。病情严重的彻夜不眠。患者常伴有头晕脑胀、头痛、四肢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多梦、心悸胸闷、食欲不佳、手足发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等症状。

主穴:百会、攒竹、凤池、内关、神门、中脘、关元、中极、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多梦、心悸、神疲患者加心俞、脾俞;头晕、耳鸣、腰酸梦遗者加肾俞、太溪;心烦易怒、目赤、便秘者加肝俞、太冲、合谷。

1.自我按摩法

按揉法

患者取坐位,用手拇指端或用双手中指、食指、无名指指端按揉百会、攒竹、凤池、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使局部产生酸胀感。每穴按揉1-2分钟。

摩法

患者取仰卧。手掌贴于上腹部中脘穴先顺时针方向摩30次,再逆时针方向摩30次,用以同样的方法摩关元穴。

2.按摩疗法

捏脊法

患者俯卧,充分暴露背部的皮肤,并涂以适量的滑石粉,术者用拇指指面顶住皮肤,食指和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向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指交替捻动向前,从腰俞穴直到大椎穴为止。捏到第二或第三遍时,每捏2-3下即以双手拇、食、中三指或拇、食二指用力将皮肤向上提一次,有时可听到“咔”的响声,重提肾俞、脾俞、肝俞、心俞等背部穴位。

掌推法

患者俯卧,术者拇指外展,与四指垂直,以手掌及拇指桡侧缘用力,在背部督脉推擦3-4遍。

3.刮痧疗法

患者取正坐位,术者先在其局部穴位涂抹润滑剂,取刮板以45°倾角,平面朝下顺序刮拭凤池、百会,下肢足三里、三阴交各穴,每穴2分钟。

4.拔罐法

留罐法

患者取俯卧位。将甘油均匀地涂抹在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将中罐吸拔在皮肤上,并随之自上而下往返走罐,以背部皮肤潮红为度。

5.简易妙招

用牛角梳梳头60次,顺便轻轻拍打、按压头顶的百会穴,可以缓解疲劳和减轻精神压力,治疗头胀头痛,预防失眠。

6.注意事项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保持良好的心境,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3)失眠者入睡前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多地思考事情;睡不着时也不要着急,不要强迫自己入睡。保持顺其自然的心境,精神放松有助于进入梦乡。

7.饮食调理

(1)戒烟酒,不喝浓茶及咖啡,晚餐不要吃得过饱。

(2)食疗方(百合莲芯粥):百合15克,莲子芯30个,梗米50克。熬粥食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