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史笔记 | 第13期 外建史:古典时期

 灯下悦读 2020-02-24

古典时期——古希腊+古罗马(2)

古罗马斗兽场

一、背景与发展

     罗马,意大利半岛中部西岸的一个小城邦国家,公元前5世纪起实行自由民主的共和政体。公元前 3 世纪,罗马征服了全意大利,向外扩张;到公元前  1世纪末,统治了东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的广阔地区,北面包括髙卢(相当现在的法国、瑞士 的大部以及德国和比利时的一部分),南面包括埃及和北非。公元前30年起,罗马成为强大的罗马帝国。

       罗马人祭祖胜于祭神,把对双亲和祖先的忠诚和义务作为最高美德,因此,古代罗马展示的是一种世俗化、权力化的城市文明。公元1〜3世纪是古罗马建筑最繁荣的时期,重大的建筑活动遍及帝国各地,最重要的集中在罗马本城。由于古罗马公共建筑类型多样,型制发达,样式和手法丰富,结构水平高,而且初步建立起建筑的科学理论,对后世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继承与创造:

①统一了地中海沿岸的先进和富饶的地区,尤其是希腊和各个希腊化国家以及古老的伊达拉里亚。这些地区文化和建筑交流高度融合,促进了新的高涨。最重要的是希腊的建筑形制和造型,其次是伊达拉里亚人的工程技术。

②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奴隶制度的极盛时期,生产力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凭借强大的生产力形成最光辉的建筑技术,拱券结构。由于各个国家的建筑内部空间大不相同,因此结合形成了建筑内部的空间艺术,也完善了柱式和拱券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③古罗马世俗生活很发达,建筑都是为世俗生活服务,所以创作领域广阔,类型众多,建筑的形制推敲得深入、特化而成熟,建筑的功能适应性强。

     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关联与区别(传承关系、建筑类型、建筑师、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筑风格等)。(论述)

【传承关系】:古希腊继承了爱琴文化建筑的特点,而古希腊晚期的建筑成就由罗马建筑直接继承。(剧场、庙宇形制)

【建筑类型】:古希腊建筑的类型主要为纪念性建筑与建筑群,分别代表为庙宇、圣地建筑群、雅典卫城等。剧场和会堂等公共建筑也是但是很大的成就。而古罗马的类型众多,以宗教性建筑(继承了希腊的宗教)为主,(如庙宇)罗马人则把庙宇造在城里、市场边,还有剧场、角斗场、广场、会堂、皇宫等类型。

【建筑材料】:希腊早期主要用木构架,后期使用石材,木构架和陶片常用的彩绘,不适合于石质的建筑物,逐渐过渡到石材的雕刻。而古罗马夹注则以天然混凝土(主要是活性火山灰)逐渐取代了石材。材料上区别结构和围护装饰的,轻而弱,重而强的。

【建筑技术】: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有两种柱式同时在演进,分别是多立克柱和爱奥尼柱。而古罗马建筑的成就在于创造了拱券技术和承重墙,使用十字拱使内部空间得到解放。

2.建筑特征

(1)文化气质

对希腊艺术的模仿:罗马建筑首先得益于罗马人对希腊艺术的髙度景仰及精细地模仿。

注重艺术的实用性:罗马建筑艺术不同于希腊建筑的唯美、优雅,注重享乐(如浴 场、斗兽场)使得其世俗化的特征更为明显。

类型风格复杂多样:罗马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帝国首都,除了希腊文化的传承外,也同时受埃及、伊特拉里亚及西亚文化等多种民族风格的影响,形成及为广泛的建筑类型。

平民生活的表达:共和时期的精神决定了公共建筑的发达,如条条大路、输水道、公共浴室、竞技场等,这些巨大的建筑采用各种巧妙的建筑技法。

征服的伟力:古罗马建筑因雄厚的财力和杰出的技术可以藐视一切,甚至是自然世界。

(2)建筑技术与艺术特征

①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罗马五种柱式)。

②柱式组合创新:解决了拱券结构的笨重墙墩与柱式艺术风格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  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了水平立面划分构图形式;适应高大建筑体量构图,创造了巨柱式的垂直式构图形式;创造了拱券与柱列的组合,将券脚立在柱式檐部上的连续券;解决了柱式线脚与巨大建筑体积的矛盾,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

③建筑结构与空间创造:利用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 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等多种建筑形式。

④建筑材料:除砖、木、石外使用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并发明了相应的支模、混凝土浇灌及大理石饰面技术。

⑤雄伟的气势:罗马建筑常见多层建筑,建筑的高度及体量都很大,形成壮丽恢弘的气势。

⑥严整的轴线:罗马建筑(尤其是群体,如卡拉卡拉浴场、图拉真广场等)轴线清晰,左右对称,威严壮丽,不同于希腊圣地建筑群的自由布局。

⑦完整的建筑理论:形成了以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为代表的系统建筑理论体系,成为自文艺复兴以后三百多年建筑学上的基本教材。书分十卷包括:建筑式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措施,庙宇,公共建筑和住宅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 备等等,内容非常完备。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这个体系很全面,直至今日虽然建筑科技发展很快,它的体系依然有效。

罗马万神庙

3.重点建筑

1)罗马万神庙(Patheon)

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是罗马城的万神庙,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①性质:这是古罗马宗教膜拜诸神的庙宇,坐南朝北。

②建筑型制:早期的万神庙也是前柱廊式的,但焚毁之后,重建时,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型制。在现代结构出现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

③风格:古希腊艺术的创新性继承,两种艺术的叠加。

④建筑性格:宏伟壮丽,体现凡神宗教时期的天穹意向,是神的居所。

⑤外部造型:神像外部造形简洁,在核心部分墙体横分为3个水平层带;穹顶与墙体的衔接部分多用线角,简洁明了。

⑥内部空间:穹顶上对光的处理象征着人与天堂的联系,在圆形洞口射入的光线映射之下光影变化丰富,宏伟壮观,有宗教的宁谧气息,堪称古罗马建筑的珍品。

⑦装饰理性化:混凝土浇筑,为了减轻自重,厚墙上开有五层凹龛,龛上有暗券承重,龛内置放神像。室内墙面的处理,分成了三大块,自上而下虚实变化感渐强。对于地面的铺装,是按照人的行进流线及建筑的平面形式进行的。

古罗马斗兽场

2)罗马大斗兽场(Colosseum,Rome, 70〜82年)

角斗场建于共和末期,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看,罗马城里的大角斗场(75〜80年)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①平面形式:平面呈椭圆形,这是古罗马创建的两个半圆形剧场相对而合成的圆形剧场 (Amphitheatre)形式。

②立面艺术处理:

a.三种柱式的排布:底下三层采用不同的柱式构图,由上而下为塔司干、爱奥尼与科林斯。

b.分段式的构图:底下三层为连续的券柱式拱廊;第四层为实墙,外饰以科林斯壁柱。

c.与疏散功能相匹配的平面。

d.柱与拱的结合:券柱式与叠柱式

这样的立面处理和该建筑周围四面八方是一致的,也使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显得开朗明快与富于节奏感。

③空间与结构的巧妙结合:观众席运用了混凝土的筒拱与交叉拱,层层架起,底层有平行排列的土圈灰华石的墩子、供交通休息用的环廊、兽槛、角斗士室和排水系统等,这不同于古希腊剧场沿山坡而建的形式。结构面积占底层面积的六分之一,这在当时是很大的成就。

④意义:这座建筑的结构、功能和形式三者和谐统一,成就很高。它的形制完善,在体育建筑中一直尚用至今,并没有原则上的变化。它雄辩的证明着古罗马建筑所达到的高度,古罗马人曾经用大角斗场象征永恒,它是当之无愧的。

卡拉卡拉浴场

3)卡拉卡拉浴场(Thermae of Caracalla, 211〜217年)

浴场是古罗马特有的一种类型,是综合了社交、文娱和健身等活动的场所。3世纪时,十字拱和拱券平衡体系的成熟,把古罗马建筑又推进了一步。卡瑞卡拉浴场是其代表作之一

①建筑性质:以浴场为中心的多功能建筑综合体。

②格局:“回”字形布局,完全轴线对称布局,功能分区明确。中央是主体建筑浴场,周围是花园,最外一圈设置有商店、运动场、讲演厅以及和输水道相连的蓄水槽等。这充分体现了古罗马建筑的秩序美和古罗马人善于利用简洁的平面形式组合复杂建筑功能的高超技艺。

③结构:屋顶结构采用穹顶与拱顶相结合的形式,即获得了宏伟的体量也形成开敞的空间。建筑功能、结构与造型统一在一起,创造了动人的空间序列。

④室内装饰:装饰华丽,并设有许多凹室与壁龛。

⑤建筑技术设备:双层夹壁暖墙解决浴室内的采暖问题。

巴西利卡

4)巴西利卡(Basilica)

①性质: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

②平面型制: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的龛(Apse)。

③内部空间处理: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且高,称为中厅(Nave);两侧部分狭且低,称为侧廊(Aisle),侧廊上面常有夹层。

④意义:巴西利卡的型制对中世纪的基督教堂与伊斯兰礼拜寺均有影响。

泰塔斯凯旋门

5)凯旋门(Triumphal Arch)

它的典型形制是:方方的立面,高高的基座和女儿墙,3开间的券柱式,中央一间采用通常的比例,券洞高大宽阔,两侧的开间比较小,券洞矮,上面设浮雕。女儿墙上刻铭文,女儿墙头,有象征胜利和光荣的青铜铸的马车。门洞里两侧墙上刻主题性浮雕。

①性质:古罗马纪念性建筑的一种,为炫耀对外战役的胜利而建

②位置:城市中心的交通要道上

③立面处理:中央有一个或三个券形门洞,上有大量雕刻装饰

④代表:

泰塔斯凯旋门(Arch of Titus,82年):是单券洞凯旋门的典型,外形略尽方形,为混凝土浇筑,外饰以白色大理石贴面,檐壁上刻有雕饰,立面上使用的组合柱式是罗马现存的最早实例。

君士坦丁堡凯旋门:三开间凯旋门代表作

图拉真广场

6)广场

罗马的广场(Forum)在共和时期与希腊广场(Agora)  —样,是市民集会和交易的场所,也是城市的政治活动中心。广场通常没有统一的规划,布局较自由,其内常有一或两座与市政或市民生活有关的庙宇,而且多在周围造一圈两层的柱廊以统一广场面貌(广场上举行角斗的时候,敞廊上层就成了观众席),如罗曼姆广场(Forum Romanum)。帝国时期,广场成为帝王实行个人崇拜的场所,其布局严谨对称,主题建筑常是一座用以象征与歌颂皇帝的神庙,封闭的、规划完整的广场(建筑群)形成。如奥古斯都广场  (Forum of Augustus,前  30 年)、悟撒广场(Forum of Caesar, Hif 40与图拉真广场(Forum of Trajan, 98〜113  年)。

(1)恺撤广场(Forum of Caesar)

①时期:罗马进入到帝国时期的产物,型制逐渐完善的建筑类型。

②性质:早期的君主广场类似希腊的开放性广场,现在则趋向封闭,从公共参与的场所逐渐演变 为个人崇拜的空间。

③型制:对称、封闭,以围廊式维纳斯庙作为广场尽端核心

建筑物(维纳斯是恺撒家族的保护神),广场中间立着恺撒的骑马青铜像、镀金。恺撒广场是第一个定下了封闭的、轴线对称 的,以一个庙宇为主体的广场的新型制。

(2)图拉真广场(Forum of Trajan)

帝制建成以后,罗马皇帝渐渐汲取东方君主国的习俗,建立起一整套繁文缛节来崇奉皇帝。罗马最宏大的广场——图拉真广场就是在这时建造的。

①型制:矩形平面,轴线对称,并作三层纵深布局。参照东方君主国建筑。

②空间处理:三层纵深布局,运用纵横、大小、开阖、明暗交替的手法不停变换着室内外空间,雕刻和建筑物也交替变化出现。图拉英广场尺度巨大,与图拉真巴西利卡、图书馆以及图拉真神庙沿着一条中轴线组成为一个多层次的整体。

③广场尺度及景观效果:广场尺度髙大,完全是帝王崇拜的建筑意向。

④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是纪念性的,空间尽端的神庙完全成为帝王个人崇拜的场所。

7)古希腊剧场建筑与古罗马剧场、斗兽场的区别及其原因:

(1)古希腊剧场多利用山坡逐排升高,多围露天建筑.而古罗马的剧场,斗兽场独立于市中心,剧场形制于与希腊晚期基本一样,只是化妆间扩大了,成为一栋庞大的多层建筑。

(2)这种差别的原因在生产技术的发展。由于在古希腊没有对拱券、混凝土的运用,因而要建筑大型建筑只能靠地形加以改造,而不如古罗马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