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条家庭教养规则,教出自律的好孩子!(建议收藏)

 若愚bp1riy33vw 2020-02-25

听过一句话非常经典的话:父母是一份职业性很强的工作,可是我们很多父母都不专业。德国人的严谨有目共睹,如此强大的民族性,从何而来?答案是:教育。对德国妈妈来说: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规矩大于宠爱,身教重于言教!教出自律好孩子!

5条家庭教养规则,教出自律的好孩子!(建议收藏)

让孩子更自律的小妙招:

1.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某些事情,也就是养成孩子自律的信念。这样的信念需要依赖父母亲的协助,家长可以坚定地告诉孩子:'你办得到!'

2.让孩子对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产生兴趣

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比起不断告诉孩子他为什么要做、做了有什么意义,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乐趣更能提升孩子的主动性,引发孩子下一次自觉去完成。

5条家庭教养规则,教出自律的好孩子!(建议收藏)

3.帮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如:如果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那么剩下的时间孩子就可以自由的支配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通过与孩子一起来制定时间表既是一种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同时孩子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量力而行,这样孩子也会对时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孩子会有信心去管理时间。

5条家庭教养规则,教出自律的好孩子!(建议收藏)

4.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制定合理的目标不是一件容易,轻松的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大的目标是靠一个个的小目标达成的。

许多亲子之间的矛盾,我认为也是家长过于焦虑,期望值太高造成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拿别的孩子的成绩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无疑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5.能控制自己的欲望。

自律就是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欲望。人都有欲望,但是不一定每次都可以马上实现这个欲望,控制力很重要。比如,孩子回家后,会有想玩或者想看动画片的欲望,但是,又必须要完成作业,这个时候,能不能控制玩或者看电视的欲望,就要看孩子有没有足够的自律性了。足够自律的孩子会暂时控制自己的欲望,先完成该做的事情,然后再来实现欲望;而自律性不足的孩子,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非要先去实现了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