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都爱“固收 ”:为何加,加什么,怎么加,加多少

 立志德美 2020-02-25

硬广:www.jiucaishuo.com
(自助导航+24*7财经新闻爬虫)

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当所有目光都聚集在股市热点产品时,一批基金公司已经开始悄悄逆向布局“固收+”产品(5年前既视感),而很多银行人的朋友圈,“理财产品”已经悄悄变得有净值、有波动。我们今天就拆拆这个所谓的“固收+”。

━━━━━

大江大海有大鱼

在资管资管上最风光的永远是股票基金经理,媒体报道的是他们,理财顾问宣传的是他们,传闻拿了千万奖金的也是他们。他们是明星,是网红,是基民口耳相传的super star。

然而,在我国100多万亿的财富管理市场中,为激进投资者服务的权益类基金只有仅仅3万亿,剩下几乎所有产品,都指向一种需求:稳健投资。这个领域,暗藏着无数低调奢华的固收大佬,也是每个基金公司老总心中真正的大江大海。

上面这个图告诉我们,基于“(1)中国的小白投资者远远大于成熟投资者;(2)中国股市牛短熊长”这两个在国足闯进世界杯之前无法改变的事实,稳健投资将是长期、稳定的处于市场压倒性地位的需求。

在承接这方面需求时,基金公司常年被银行、信托、保险等一众大哥按在地上摩擦,毫无还手之力。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他们所设计出来的产品模式,简直Amazing!

什么叫成本法估值,就是不管天崩地裂,每天都要给你正收益;什么,天真的漏了个窟窿?没关系,我们可是自带女娲技能,银行的金字招牌随随便便再发一款产品,扔到池子里面先把窟窿补上再说。内什么,非标资产来一套,再给收益加个美颜。

投资者看到这样的收益率挂在银行大堂的牌子上,脑子里仿佛有无数个李佳琪对他说:“买它买它买它!” 

说白了,在过去十几年时间,投资者心中的稳健投资就是等于银行理财,就是等于保本保收益,就是等于亏钱了有人擦屁股,收益少了按闹分配。且不说抬高社会融资成本这种大道理,首先就让债券基金等市场化产品变得毫无魅力可言。

━━━━━

重新定义“稳健投资”

在2012年,银行理财资金池问题就曾在监管层面引起过诸多讨论和担心。然而这并没有妨碍银行理财、通道、各种影子银行等坏孩子们继续向qian狂奔,直到6年之后的2018年,几经波折出台的《资管新规》才为这场盛宴按下了停止键。

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所有新发行的理财产品要按新规矩来,市价法估值就是净值每天跟随市场波动;单独建账就是亏了不能通过利益输送来弥补;非标限制规模和错配,就是把收益着实打下来。虽然这一切都还可以通过各种招数苟延残喘,但所有资管大佬们深夜都开始思考新的问题:稳健投资这一超级超级、巨大巨大的用户需求我拿什么来接?接不好被竞争对手搞走了怎么办?

随着资产不断清理,投资者已经开始发现,不想承担波动,就只能买3.X%且还在往下掉的理财产品,稍微多一点耐心承受一点波动,就能够获取超过理财甚至令人惊喜的收益水平。这时候人们对“稳健投资”就会有重新的定义,它可以不是保本保收益的,也是可以波动的,但是它至少能够年年甚至月月正收益,他能够超越一般的货币基金和理财产品,长期持有可以跑赢GDP,甚至挑战M2。

对金融机构而言,大部分投资者是没什么忠诚度的,谁的收益高就找谁,哪的投资体验好就去哪。你不给固收加点料,他就给鞋底抹点油。

━━━━━

Plus出一片天地

所谓“固收+”,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无非围绕两点:(1)“固收”指什么?(2)“+”又指什么。

在“固收+”中的固收,应该指确定性的,几乎不承担风险的债券资产。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应该是中高等级、中短久期的利率债和精选的信用债,这部分资产应该是一个刺不破的盾牌,是基本盘。按照目前的市场水平,大概在3~4%之间。

“+”既是+收益,也同样是+风险。根据风险度量的不同,可以有两个层面:

(1)在债券投资层面,通过信用挖掘找到漏掉的面包渣,通过久期调节偶尔做做波段,通过杠杆套一点票息利差。这些虽然都属于固收投资策略,但是由于每一项动作都是要承担“风险”的(哪怕再小),所以也算是加的东西;

(2)跳出债券层面,就会涉及到更多种投资策略。股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打新、定增、可转债等等,只要是能够提高增厚收益的机会,基金经理都应该关注。

至于能加多少,那就要看投资团队的水平了。

股票增强:固收+中的股票增强,并不是像常见的混合基金按照1:9、2:8、3:7配好就万事大吉。因为简单的配置策略,权益部分是要100%承担对应波动的,想吃肉就得先挨打。然而对于固收+的投资者而言,挨打的疼,比吃肉的快感更重要,毕竟大家原来买理财时宠坏了,一点皮肉伤都没碰过。所以基金经理必须先把回撤放在产品体验中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在确定性大的时候才张嘴。这种确定性既可以是对β的判断,也可以是对个股的判断,背后需要公司强大研究团队的支持。

股指期货:股指期货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当判断市场出现反向确定性时,可以作为增厚收益的工具;二是如果参与打新则需要底仓,股指期货可以对冲底仓风险;三是当期货与现货基差出现套利机会时,可以果断操作捡面包渣。这些收益虽然是蚊子腿,但是积累多了也很可观,这需要团队中有专业经验的人盯盘才能做到,仅靠基金经理自己是不行的,必须团队作战。

国债期货:赚钱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把股票换成了债券。

打新收益:A股打新迄今为止仍旧是几乎不败的神话,只要打中了,就是100%确定性的收益。公募基金中只有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可以参加打新,所以如果想用这个策略,固收+产品就必须设计成混合基金(多为偏债混合),而不能是二级债基。按照目前主板+科创板的打新收益,5-10亿的公募基金增厚1~2%是可行的,如果产品规模扩大,收益则会被稀释。

可转债:可转债在熊市像债十分抗跌,在牛市像股弹性十足,常有人说它是“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在熊市配置可转债,既可以拿到票息,还能在牛市反弹时赚一票,在牛市配置可转债,可以替代相关正股,负溢价时还能套把利。尤其在这两年,可转债市场大爆发,供需两旺,机会非常多,同样需要人专门研究。

定增:定增新规为公募基金增厚收益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发行底价从9折调整为8折,这就为产品折价套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锁定期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比以前减半,在同样的期限内,资金使用效率可以翻倍;取消减持限制,这就为基金兑现盈利提供了便利。但是要真正从中受益,基金公司的研究实力、资金实力、和投行的关系、交易对手的储备、项目遴选的能力等等,都要拿出来到市场上拼刺刀。

要做好固收+,必须要有工匠精神,因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放过任何可能的增厚机会,公司投研实力支持和团队协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有新东西出来,别人研究还不多的时候,谁研究的多市场就会奖赏谁。前几年的分级A,这几年的股指期权,也都曾经带来惊喜。

除了传统的固收+,还有一些泛绝对收益策略,比如(1)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通过风险预算、CPPI、均值方差、BL、DDC等模型和手段构造出一个低波动的组合,这一方式在市场上也非常流行,以后在资产配置部分我们会详细讲解;(2)量化对冲,市场上也有很多优秀的基金取得了长期7-8%的投资收益;(3)CTA,专注于商品期货套利,但是容量一般有限,投资门槛也较高。

━━━━━

投资固收+的预期

投资“固收+”产品,应该有什么样的收益预期呢?下图可以作为一个示意:

假设理财产品可以提供一个一年4%的“刚兑”收益,那么纯债基金大概也是以4%为中枢上下波动(好处是提供了更高的流动性),而一个固收+产品,则是以6%为目标中枢,上下的波动幅度也可能更大,好的时候可能冲击10%,做错了收益也可能被侵蚀到3%。(这里图文均为假设演示,不代表真实收益)

当然,在选择愿意+多少风险和收益时,不同的基金经理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可能在宣传的时候他们都会号称“固收+”,但风险敞口可能是非常不同的,波动也会有差别。

由于历史上还没有长期实践的固收+策略,我们可以拿一级债基金作为例子,它在早期策略是“债券+打新”,后来打新制度改革一级债不能参与了,就主要是“纯债+转债”作为策略。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级债基在过去15年获得了7.12%的年化收益,最大回撤-6.55%,主要发生在2011年930股债双杀时期,其他时候回撤大部分控制在3~4%之间。从历史各种股灾、债灾来看,它基本上都可以很平稳的度过,概率上看每持有4天,就有一天净值会创出新高,这个体验相当不错。

━━━━━

现实案例

最后我们举一个比较经典的的“固收+”案例来个直观感受。这是一个灵活配置基金,目前是限制大额申购的状态。

他的产品的定位是众多“固收+”策略中偏保守的,从净值能看出来,基本是在微小的波动中稳步向上。只在2016年底债灾是有过-2%左右的回撤,其他时候基本回撤都在0.X%的水平。任意时间持有一年,100%正收益,100%超越4%,75%的概率超过6%。(历史不代表未来)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基金通常会被淹没在各种基金排行榜上,一般人发现不了。而且你从各种APP上看它的排名也没有任何意义,只看收益和波动你是否中意就可以了。

最后介绍一下银华基金的公募债券投资总监邹维娜,她就是我说的低调奢华的那种固收大佬,一个人拿了5座金牛奖,而且是公募行业最早开发“固收+”策略的投资人之一。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她亲自管理的固收+策略的精品之作银华汇盈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

提示:一年持有期是今年新出的产品形态,和一年封闭不同,它是可以随时申购的,但是每一笔申购要一年之后方可赎回。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