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上窜下跳怎么办?牢记饮食口诀“12345”

 明醫 2020-02-26

来源: 东方卫视名医话养生

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

61岁的黄女士今年7月被确诊为糖尿病,随后黄女士按照医生的要求每天认真地记录血糖变化。一开始还比较稳定,但最近却出现了波动。

早上空腹测6.8,饭后两小时却飙升到15.2。更为惊险的是近日凌晨两点,黄女士睡觉时突发低血糖,险些危及生命。

血糖为什么会“忽高忽低”?

这种情况,医学上有个名称叫“脆性糖尿病”。这类患者表现为血糖波动非常大,吃了顿饭,血糖会飙升到很高,但有时在半夜,它又会降到很低。

这种血糖值大范围波动的现象,医学上就叫“脆性糖尿病”。那么这种血糖波动会带来什么后果?

如何判断

自己是否为“脆性糖尿病”?


  • 取三天的血糖数值,它的上下的波动幅度>5.6 mmol/L;
  • 一天之内,血糖最高值与最低值>11.1 mmol/L。
“脆性糖尿病”的危害

血糖大幅波动,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病人自身的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明显的减退,由于自身胰腺几乎无法分泌胰岛素,所以受外界的因素影响非常大。

血糖稍微不注意就快速升高,而采取措施降糖它又会快速下降,这就容易引发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这两种急性并发症。

酮体是肝脏中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成分。

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生少量酮体,随着血液运送到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组织,作为能量来源被利用,血中酮体浓度很低,一般不超过1.0毫克/分升,尿中也测不到酮体。

当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者体内缺乏糖分,如饥饿、禁食、严重的妊娠反应情况下,脂肪分解过多时,酮体浓度增高,一部分酮体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酮尿。

当肝内酮体生成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血酮体浓度就会过高,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

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例如恶性心率失常、脑水肿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症状。

低血糖

低血糖虽然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凶险。人身体重要的脏器都需要葡萄糖来维持正常运转,一旦血糖太低的时候,心脏、大脑都会停止工作,这个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饮食与血糖波动

饮食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那么“脆性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吃什么、怎么吃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今天就告诉大家一个饮食口诀——糖尿病饮食口诀“12345”,教你怎么吃。

“ 1 ”
每天饮用一袋牛奶

一袋牛奶可能有不同的容量,一般是指250毫升的牛奶。



“ 2 ”
每天摄入200-250克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就是大家常说的主食类,是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可分为“简单糖”、“复合糖”两类。

  • 简单糖:产生能量但不含其他营养物质,常见于含糖点心、饼干、水果、饮料、巧克力等。
  • 复合糖:不会使血糖急剧增加,并且体积大、饱腹感强,应做为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米饭、面粉、土豆等食物中的淀粉

 
如何确定碳水化合物的量是200-250克?

  • :家里可以准备一个直径为10厘米,深度为5厘米的碗。


用上图的碗盛饭,一碗相当于2两(也就是100)的米饭,所以250克碳水化合物(半斤),相当于每天可以吃两碗米饭。(提醒:不同碗的容量不同,可参照上图比较)

  • 用拳头来确定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一个拳头相当于100克碳水化合物的量,所以两个半拳头就相当于我们每天要摄入的250克碳水化合物。


点击视频,学习如何“丈量”食物

 小贴士:


你知道吗?
水果也属于碳水化合物,如果吃了水果,其它的碳水化合物就要少摄入。保证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总量200!250克(4两~半斤)是不变的。
糖尿病患者每天水果的量,带皮的控制在150克到200克(3两到4两),尽量选择糖分低的瓜果,比如苹果、梨、桔子、桃、草莓等。
水果可以在两餐之间,比如上午10点、下午3点加餐食用。

当然,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到底吃什么才是最好的呢?

我们可以选择升糖指数GI的(具体见下面的图表)。升糖指数低的食物糖分会持续释放,使得血糖波动小,不会过早产生饥饿感,有减肥、降脂、防便秘等作用。
GI(Glycemic Index简称)“血糖生成指数”——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是人体进食后机体血糖生成的应答状况。

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

“ 3 ”
每天随意搭配3个单位的优质蛋白

1个单位优质蛋白
=1两猪肉=2两鱼=1个鸡蛋

虽然你可以选择一天里面吃同样的食物,比如:
  • 一天吃 3份1两猪肉
  • 一天吃 3份2两鱼
  • 一天吃 3个鸡蛋

但是从营养角度来说,还是建议食物要多样性


 
如何快速确定1两肉、2两鱼的分量?


请伸出你的手,掌心大小相当于50克的蛋白质类食物,也即是1两猪肉,如果是2两鱼,也就是100克,差不多是两个掌心的大小。

 小贴士:

3个单位的优质蛋白是一天的量,不是一顿的量,切记!!!


“4”:4句话

“ 有粗有细、不甜不咸、
少吃多餐、七八分饱 ”

有粗有细:平时我们细粮吃得比较多,所以需要增加一点粗粮,也就是膳食纤维,建议每日摄入25克~30克的膳食纤维。

不甜不咸: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特别要限制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如酱油、酱菜、酱料等。

 小贴士:


无糖食品可解决糖友嗜好甜味的习惯,但是不宜过量,千万不要因为总能量超标而影响血糖。

“ 5 ”
每天吃500克蔬菜

蔬菜中含水分多、能量低、富含植物化学物质,是提供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重要来源,所以每天蔬菜的摄入量要达到500克(也就是1斤),最好深绿色蔬菜约占一半。

 
如何快速确定500克的蔬菜?

两只手捧起蔬菜,掌心差不多正好容纳250克(半斤)的蔬菜,所以两捧就是500克(1斤)蔬菜。

总结一下



用“手掌法则”就是利用自己的手,就可以基本确定每日所需食物的量了。这种方法虽然不是特别精确,但却比“食物交换份法”来得简单、实用。

01

碳水化合物、水果:两个拳头


选用相当于自己两个拳头大小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花卷、米饭等,就可以满足一天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了。水果一天需要量则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

02

蛋白质:一个掌心


50克的蛋白质相当于掌心大小、约为小指厚的一块。每天吃50—100克的蛋白质即可满足一天需求。

03

蔬菜:两手抓


两只手能够抓住的菜量(1把)可相当于500克的量,每天进食500至1000克蔬菜可满足需要。当然这些蔬菜都是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如绿豆、豆芽、卷心菜等。

04

脂肪:一个拇指尖


要限制脂肪(黄油)的摄入,每天仅取拇指的尖端(第一节)就足够。

05

瘦肉量:一指厚两指宽


切一块与食指厚度相同,与两指(食指和中指并拢)的长度、宽度相同的瘦肉相当于50克的量,可满足一天需要。

糖尿病每日饮食口诀“12345”,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糖友们”确定每天的食物摄入量,对于“糖友们”控制进食量、控制体重、平稳血糖都有极大的帮助哦。


01
每日一袋牛奶
02
每日200~250克左右的主食
03
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

04
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少吃多餐,七八分饱

05
每日500克蔬果

 本文转载自:东方卫视名医话养生;本期主讲嘉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包玉倩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