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而上学》:何为元一?何为形而上?

 xqjhr 2020-02-27

如果有哪门学科被人忽视,以及别人恶意评判,那一定非《形而上学》莫属了。

应该很多人对这四个字都有些笼统的概念,更老一辈的人一定会排斥。因为这门学科主要是思考和研究是物质之上的东西。相对物质世界而言有些扯淡。因为这跟可视物的现实世界没什么关系。对自己很远。

但真的是这样吗?

《形而上学》:将近30天把这本书看完。何为元一?何为形而上?

文化会随着社会进步而进行筛选,如果时代不认为这个东西可以存在,自然会被扔进历史长河中,永无再见天日的机会。

如果无用,就没有必要存在。既然存在就有自己的道理。

那么,先说一下什么叫形而上学。

形而上,顾名思义就是形态之上的东西,高于物质世界,是一种哲学思维,也是一种玄学概念。

最开始没有物理世界时,人类最开始思考的就是天地,上下,左右,前后。这是空间,当把这些空间放在大脑中的时候,进行思考这些的存在,那种模糊的规律和概念就属于形而上。

后来,给事物的命名,以及逻辑的前后,有很浓很浓的哲学思想,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然而,有意思就在这里,哲学不完全等于形而上,但形而上一定是哲学。

《形而上学》:将近30天把这本书看完。何为元一?何为形而上?

形而上学的来意,是日本明治时期哲学家井上哲次郎,从易经中翻译。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取之,形而上。

物质形态之上的东西,称为形而上学。

那么,形而上学有什么意义?

01

这本书本是亚里士多德死后两百年,由安德罗尼柯编撰亚氏遗作时,把现在所谓的《形而上学》放在了物理学之后。

也因此,形而上学得到了曝光式的推广。

这里面奇妙的是,形而上学中关于物流学科,有很深的见解,这就是可以把数字和哲学放在一起,整个世界都是由数字组成的这句话的来源。

同时,作为哲学类的著作,在思考问题上帮助人能分清逻辑的前后顺序,名词的发源,名词的意义。

而很多的字,几乎都是我们的常用字。

比如,量,体,原,因,一,元素,等等等……

这些我们熟知的字在背后就拥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如果明白这些字的本意,也就明白了如何思考。

《形而上学》:将近30天把这本书看完。何为元一?何为形而上?

02

《形而上学》当初为什么会没落,甚至被人遗弃。

这件事儿说一个代表性人物吧。

马克思。

一个伟大又传奇的人物,这个人我想不用多介绍,都非常清楚。他的理论和社会结构现在还在用,并且很好。

虽然一直在完善,但不代表在未来的以后,世界不会走向充满和平的那一天。

但最开始《形而上学》出现时,他为什么觉得观点是有问题的?

这应该说两个词。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形而上就是唯心的,老马是唯物的。

他认为如果用形而上的角度去看问题,会片面,静止,不符合客观实际。这样的思维方式势必唯心主义,和自己的唯物主义观念相冲。

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目光是看在社会和人身上的,用实际的,物质的去解决问题才是主流思想。

那个时代需要有人这么发出声音,他做到了,也就自然而然的把形而上当作历史慢慢遗弃。

这是时代需求,而非老马的客观要求。

《形而上学》:将近30天把这本书看完。何为元一?何为形而上?

03

形而上学讲的是什么?

这门学科主要围绕着两个字进行思辩。

“元一”

形而上学主要的思想是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有根本的本质。一切东西都能找到源头。

举例子,一张木制桌子,它的元素就是树木,而树木是从种子来的,那种子里面的元素是什么呢?

如此进行深入思辩,就是在追求本质。

那这里就又出现了一个名词,元素。

何为元素?

元素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定义。

元素就是一个物体的本源,不能再进行分解。或者针对一个物体而言,此物体(或非物体)不能再分解。也可叫元素。

“元一”这个词或者这个意思在佛学,国学,道学都出现过。以各种描述。但大家都追求是一种东西。就是原始。

一些终极问题的思辩,就是在追求原始问题。

比如,我从那里?到哪里去?我是谁?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无法思辩的问题会差绕在脑海里。

当问题真的到能解决那一刻,我想我们的文明就会上升好几个等级。

《形而上学》上充分可以说明,这不是一种臆想说,也不是无稽之谈。之前没读这本书,在我狭义的思想里,一直以为这几个字关乎是玄学且只关乎玄学。但现在我知道错了,书中的概念让我不禁思考很多的东西。

当然,玄学也是其中之一。而玄学里,我们想象的存在是否客观,这没有得到准确证据之前不敢说。

可是我知道,如果世界就是我们所看见这样的,那未免太可怜了,也太狭隘了。

对于宇宙生命而言我们不是幸运的,我们只是还没出家门的小孩子。对外面就要有敬畏之心,和敢于面对的决心。

我想这是最基本的井底之蛙原理。不盲目,不自傲,实事求是。

《形而上学》:将近30天把这本书看完。何为元一?何为形而上?

04

关注《形而上学》这门学科有什么用?

在我们物质世界里,几乎所有的情绪来源都在于事件,关系,人物上。我们用五官感受世界,反馈给自己的时候会通过大脑传达给身体。这是一种规律。

但真的那么简单吗?

大脑分辨出来的情绪,是如何进行分类的?是靠客观现实而存在吗?我想不是。应该是我们依靠基因和主观概念进行分别。而这主观可称为思维,甚至是灵魂。

那么思维出现了,就可以问一问,思维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存在?

这一点,就又进行了形而上的问题,形态之上的世界。

我们的思考是在培养我们具象化的思维能力,思考的越久,大脑的灵活度就越高。

我想这一点很多人都有过经验。

一些进行自我思辩的人,追求“元一”追求本质的人,他的思维方式就会比正常人活跃。

而这,不是聪明和愚蠢决定的,而是和深入浅薄有关系。

举例子,一个直线无限度分成对等两半,这件事儿可能吗?

这当然不可能,但会有人认为一条线剪到看不见不就没了吗?这一观点就在于深入,因为只要剪了它就存在。

就算肉眼看不见长度,但不能代表它不存在。

这就是意识观。

如果我们能更加深入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自己不愿意看见的长度和宽度,我想在思维健康上,营养会均衡,而不会出现偏食的情况。

有些须弥飘渺中的概念,依靠大脑的活跃度存活的问题,都可以是哲学。思维,思辩,深入,明确事实,而不是瞎想,瞎决定,盲目认知。

当这些认清后,意识程度就会影响当下现实生活。

不以自我意识为肯定认知,就是接纳不同领域知识的前提。

而意识是什么?

意识是主观行为

《形而上学》:将近30天把这本书看完。何为元一?何为形而上?

《形而上学》没有多么的神秘,只是书难看而已。较比哲学上,《形而上学》只是一个分支,没有像是神坛上的天书那般遥不可及。

如果我们对未知没有那么的恐惧,愿意接受自己不愿意承认的事情。那往前进步的何止几步的概念。

凡事有阴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才会和谐,才会平衡。这就是所有事情的相对性。

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哲学的一个门类]

基本描述

概念

定义:一种哲学研究,其目的在于确定事物的真实本质,也就是确定存在物的意义、结构和原理。[1]

形而上学,是原始哲学的一个门类,指对 不可证明的无形世界本质的猜测,我们现在常说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是它后来的引申义。它是一种研究'存在'的本体论体系,其理论原则是柏拉图的'世界二重化',历史上是为神学服务的。[2]13世纪起被作为哲学名词,用以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学问。在黑格尔提出辩证法以后,它又被用以指与辩证法对立的古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现代科学之前,科学问题被当做哲学的一部分来研究,被称为自然哲学。术语“science”(科学,拉丁语为scientia)原本只有“knowledge”(知识)的意思。然而,随着科学方法的广泛运用,自然哲学逐渐转变为了一种源于 实验和 数学的可靠 方法体系,与哲学的其他领域分道扬镳。到了十八世纪末,它开始被称为“科学”以示其与哲学的区别。由此,“形而上学”被用来指代对无形世界的非经验的、非理性的哲学研究。

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形而上学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这种定义,这会使人产生误解,忘记其另一种本体解释。

马克思辩证法认为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 、静止 、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

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容易导致唯心主义,原因是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并进而夸大主观的作用。

来源

英文Metaphysics,古希腊文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拉丁文metaphysica。

该词原为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该著作是亚里士多德死后200多年由安德罗尼柯把他专讲事物本质、灵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编集成册,排在研究事物具体形态变化的《物理学》(physica)一书之后,并名之为《 物理学之后诸卷》,古希腊文是<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去掉冠词就成了拉丁文<metaphysica>,meta这个前缀有之后、超越、基础的意思。这个用语被拉丁语注解家 理解为“超物理科学”,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很多基本问题。

“形而上学”一词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并未出现,它是在公元前60年安德罗尼柯编撰亚氏遗著时,先将关于自然的可感觉运动变化的事物著作编在一起,命名为《物理学》,而把现在所谓《形而上学》的各篇章放在《物理学》之后,并集合在一部书内,取名为Meta physika,即现在的《形而上学》。[3]

“metaphysical”的中文译名“ 形而上学”是根据《 易经·系辞》中“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晚清学者 严复则采用了 玄学这一翻译,后经清末留日学生将大批日制汉语(日本称和制汉语)带回国后,玄学这一译法渐渐被形而上学取代。严复拒绝使用井上哲次郎的翻译,根据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把“metaphysical”一词译为玄学,但由于日本翻译的一些词汇虽然不甚贴切,却往往更为简单易懂,更容易被当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中国民众所接受,因此“形而上学”一词扎根在了汉语之中。

地位

形而上学是古代的思辨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基础所在。形而上学的演变和最终被否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加上科学哲学的大体完善,形而上学在19世纪的西方渐成衰落之势。

英文“metaphysics”在大陆流行的译法是“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最早由日本明治时期的学者井上哲次郎用以翻译“metaphysics”一词。晚近英语世界中的许多相关研究也进一步表明,虽然不能说“metaphysics”已乏人问津,但总体来说,较之以往其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重要性,说它处在相对衰落的状况中,应该是不为过的。[4]

分支

本体论——探究客观存在以外的、一切现象之外的所谓终极实在。比如,本体论可以研究一个任意物体在任意世界的性质会怎么样,其实都是无意义的研究。

古代宇宙论——探究宇宙的生成、变化,时空结构等问题。古代宇宙论早已经被现代宇宙论取代。

玄学——用非科学手段来臆测生命的起源、进化和本质,以及生命与宇宙、终极实在之间的关系。比如,常说的“天人合一”就属于这种探讨的范畴。

问题

形而上学探究宇宙万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它关注的问题有: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自然界的规律法则,灵魂是否存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自由意志等。总之,存在,虚无,宇宙,灵魂,自由意志……所有玄之又玄的问题,都属于古老的形而上学话题之一。

它的核心观点是:一切现象之外有一个终极的本体,支配着自然界的一切,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这个永恒、终极的本体派生出来的产物。

● 一个皮球在地狱的质量有多少?

●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是不是同一个我,是因为灵魂相同还是身体相同?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 因果关系。是不是凡事有因果关系?是不是因已经决定了果?人有没有自由意志?第一因是什么?佛教鼓吹无依据的万法皆由因缘所生,无自性,所以是“空”——其说显然有极大的缺陷,如说缘起性空,果从因来,构成此果之因又是由前因所成,如此层层相追,则构成万法之第一因如何而来?如仍有诸前因、诸前缘,则非第一因;如无前因,则是无因之果;缘起说既不可采,而谈空说有,又同其偏执。

● 世界的起源是地水火风还是理气?

●物体能否从虚无到存在又从存在到虚无?

批判

形而上学的命运主题与其内涵性主题一样古老。康德早就指出,“形而上学如何成为可能”一向是没有落实的问题,他希望借助“批判”为形而上学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但到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形而上学非但没找到自己的应许之地,反而更加命途多舛。一些开现代风气的思想家(如尼采或维也纳学派中人)从不同方向聚焦在一个与康德取向完全相反的问题,即“形而上学如何成为不可能”——反形而上学成为现代哲学的重要起点,成为20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的主流声音。[5]

西方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无论现代哲学还是当代哲学,都是作为区分哲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之不同。

在经过柏拉图到康德的漫长的哲学思考之后,黑格尔把形式的自在性和自为性用辩证法进行了统一,开展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黑格尔在康德对知性批判的基础上,认为知性的形而上学的抽象性方法使之知性成为孤立的、静止的,因此这是有限的方法。与康德把知性的有限性归结于主观思维之必然不同,黑格尔认为其有限性是知性本身的性质所具有的抽象的同一性所形成,黑格尔企图用绝对理念(绝对精神)内化的具体同一性的辩证发展关系达到本体,在克服西方哲学的存在形式化上有所突破。

批判者认为,当哲学的形式化对存在形式的解构与科学的形式思维的哲学统一性所决定时,实际上使哲学的形式化与科学形式无法分离,哲学必然成为科学的附庸,并甚至使哲学没落到丧失掉自身的形式。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一方面是因为 人类知识来源于实践而非凭空想象,形而上学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形而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往往不是真正的问题,而是语法毛病”。

绝大多数的形而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而上学议题。他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形而上学 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分析哲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分析主义反形而上学传统的肇始者。其前期的哲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对作为逻辑实证主义中坚力量的维也纳学派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这部著作中,维特根斯坦首次表达了他的反形而上学思想,认为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在于企图“说不可说的东西”,其结果却是提出了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和命题”。维特根斯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这一批判,建立在他的语言图像理论的基础上的,在这个理论中,他首次提出了语言的界限问题并由此而表明传统哲学的错误之所在。[6]

学术界认为,对于无意义的哲学命题,就必须把它们从我们的语言系统中清除出去,而这首先是要为语言划定一个界限。 当把哲学命题从语言中清除出去之后,剩下的就只是自然科学的命题了。维特根斯坦说,除了自然科学的命题之外,我们不要说任何其它的事情,因为“ 一切真命题的总和就是整个自然科学”。[6]

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它是分析主义思潮中反对形而上学态度最坚决、言辞也最激烈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卡尔纳普断然地提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维也纳学派受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经验主义、逻辑主义的影响很大,并直接继承了他的“形而上学是无意义的陈述”这一反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但在具体论证这个观点时,他们的理论依据又有所不同。《逻辑哲学论》是从 语言图像理论出发来说明形而上学命题的无意义性的,而维也纳学派主要根据 可证实性原则提出了他们的“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

所谓可证实性原则,指的是一个命题的首要问题不是它的内容是否真实,而是它是否有意义,这个原则认为命题必须首先是有意义的,其次才谈得上它的真假问题。判断一个分析命题是否有意义是 依据逻辑,而要判断一个综合命题是否有意义,在根本上就必须看它 是否有被经验证实的可能性,或者说是否可以指出通过经验来证实它的方法。如果这样一种经验证实的方法是存在的,那么命题就是有意义的,反之,则是无意义的。[6]

无论是根据可证实性原则还是可验证性原则,形而上学命题都被批判者视为是没有意义的言说,他们认为,形而上学命题表面上看具有综合命题的语法形式,实际上是不可能得到任何经验的证实或验证的,换言之,它们表面上好像是在陈述一些事实,但实际上并无事实与之相对应,因此它们并不是有意义的综合命题而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说法而已。[7]

康德表示,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主观构想不自觉地当成绝对的客观原理来认识的自然倾向与禀赋。这是人所不可克服的自然冲动,它促使我们总是将我们自身受到局限的经验作为完善的东西、也就是物自身的表象来加以表述。所以,作为非理性的形而上学就在我们普通人的日常思维中。[8]

对“形而上学”批判的前提就是对'知识’的反思”,或者说对知识产生前提的批判。形而上学认为知识来源于先验而不是经验,完全是主观思维的产物。[9]

除此之外,形而上学的问题就在于把动态的存在弄成了静态的存在者。为了寻找各种存在者的最终根据和原因,形而上学追溯到了存在,但没有把存在理解为动态的缘起发生过程,而是理解为永恒不变的现成本质。它因此就不但没有展示存在,反而遮蔽了存在。[10]

哲学释义

古代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当哲学在古希腊成为知识形式以后,由于所形成的对 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柏拉图曾告诫应注意理念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还是 主观的 把存在归结于形式

亚里士多德把物理学和哲学分开的方法,导致了形而上学与物理学脱离,也使形而上学不断接受来自于物理学的批判。

当文艺复兴产生了实证哲学以后,形而上学作为区别科学的哲学形式开始使用。从此,哲学从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为形而上学, 物理学也从这一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为 自然科学

由于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以致于当自然科学以牛顿物理学体系的成功并在之后把物理实验的技术手段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时,科学理性的思想被激发。一方面,崇尚理性和证据的科学价值观,对形而上学的不可靠的思维方式产生批判;另一方面,本体论的缺陷使形而上学受到疑难。哲学史上不断发生的拒斥形而上学的思潮,导致了形而上学的衰落。

自然科学不断的完善对存在的形式化,和对形式的自恰的逻辑证明(数学的不断完善加剧了形式化的过程),以寻求形式化的极限为己任。当形而上学把对形式化的证明这一任务交给科学以后,科学就完全取代了形而上学。由此,西方哲学从近现代开始据斥形而上学,而且,出于对科学对存在的形式化的成就的羡慕,哲学界开始充当科学的辩护士。

形而上学的问题就在于 把动态的存在弄成了静态的存在者。为了寻找各种存在者的最终根据和原因,形而上学追溯到了存在,但没有把存在理解为动态的缘起发生过程,而是理解为永恒不变的现成本质。它因此就不但没有展示存在,反而遮蔽了存在。[10]

形而上学的核心是本体论(ontology)。后者所针对的是“being”(“是论”)的问题。“Ontology”在华被长期译为“本体论”,港台通常译为“存有论”。根据西方哲学传统的主流,尤其巴门尼德、柏拉图以来的理解,由于“being”超越于变动不居且虚幻不实的感官经验世界,不在具体的时空之中,因此也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不是“多”而是“一”。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being”是静止的。[11]

当代

马克思提出,形而上学因缺乏客观性和可靠性,由唯物辩证法取代已经是事实。在哲学通向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的途中,马克思主义哲学 批判 了抽象、思辨的形而上学哲学,把 现实的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把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把人的解放、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追寻的价值目标。

于是在当代的哲学环境中,为形而上学正名不但显得不合时宜,而且显得困难重重。这主要是由于从近代哲学开始,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深入人心,科学崛起并且超越哲学,使得哲学的地位和作用下降。虽然形而上学在历史上多次受到批判,但是,从来没有像当代这样,无论中外哲学都对形而上学做出了严厉的批判。

形而上学被康德和黑格尔做了深刻的分析和批评后,其哲学意义不再有效,其前途被科学的前途所取代。即使是“存在”这种哲学中最大的问题也已经可以用科学解答。

哲学史表明,形而上学由于缺乏客观性和可靠性,被唯物辩证法取代已经是事实。中国哲学的反形而上学的结果也同样形成与西方哲学相同的结果。

在哲学通向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的途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抽象、思辨的形而上学哲学,把现实的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把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把人的解放、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追寻的价值目标。[12]

但请谨记,以上文章都来源于马克思哲学的片面的判断,如读者欲去真正理解形而上学,还需要更多并非肆意判断的,关于各类哲学本身的信息资料。

争议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学”只在中国有,是中国思想和智慧领域的精华。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形而上学”这一翻译不够恰当,然而更有一部分人认为作为哲学分支的“形而上学”学科用“形而上”的名称可以算得上是语言翻译中信、达、雅的境界。实际上形而上学并不可以简单的认为是静止的、片面的。讨论世界本源问题等本身就是不可分明的,就像中国道家所言的大道一样。但道家所言的道比形而上学这一学科的形而上之物要更加的宽泛一些。希望以后会有更好的定义来解释这一区别。

“哲学”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关系?

什么是“形而上学”?

尼采说曾:“学习多种语言能使记忆中充满词语,而不是充满事实和思想。”这是学习多门外语最大的坏处。掌握多种语言只能表明说话者能够用不同方式来表达同一个对象,但不等于他理解了那个对象,就好比老司机知道通往终点的路线有多少条,但他不一定熟悉作为终点的那个地方。而且多种表达方式往往会干扰我们对对象的理解,有时候还会伤害到自己的母语。

例如井上哲次郎将metaphysical汉译为“形而上学”,严复则译为“玄学”。两种译法都无法准确说明metaphysical的意思,反而混淆了朱熹的“形而上学”和王弼的“玄学”,伤害了母语。又如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都反对笛卡尔和莱布尼兹的形而上学,但国内的教科书却把他们称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这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反对“形而上学”的说法,显得十分别扭和矛盾,其实他们应该叫“机械唯物主义者”才是。为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西方人所说的“形而上学”?

对于我们来说,执着于词语的纠纷毫无意义,所谓“得意忘言”,我们只要知道metaphysical的内容,也就能够理解metaphysical的意思。而要了解metaphysical的最初内容,应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入手。

“哲学”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关系?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

经验与技术的区别

在亚里士多德的年代,尚未有科学的说法,人们依靠感觉去认识事物,各种感觉集合到一起,最终会形成记忆。记忆再不断的积累,就出现了经验。例如,例如一个造车轮的工匠,当他还是新手时,只是在师父的指导下粗制滥造,他用眼睛观察车轮、双手比量其大小,凭各种官能去产生记忆。后来,随着日子的积累,车轮的印象变得越来越深,他也渐渐的熟能生巧,成为了一名老工匠,这时候我们就说他是“有经验的”。

可是经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它只能判断个别的东西而难以推广到普遍。医师可以判断甲患有某种症状,吃了这种药会好,也能根据乙的类似症状,判断它需要吃同样的药。可是这种判断乃是个别的判断,它会随每一次诊断而转移。如果医师不对甲和乙的共同病症有了解,不进行普遍的判断,发现患病的原因,那么他开的每剂药都有用错的危险。因为患者是个别的,病症却是普遍的。良医懂得从个别的患者身上诊断出普遍的病症,然后对症下药;庸医却迷惑于不同患者之间的外在同异,找不到病根之所在,最后只得凭经验去盲猜开药

经验只知其然,理论兼知其所以然。在理论的指导之下就会形成技术,掌握技术的人往往比只有经验的人更能干,因为他们能够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经验只在有限的领域内才如鱼得水,一旦超出这个领域,便会一筹莫展。最出色的建筑工可以凭经验造出牢固的房屋,但是如果换了一个地方,改变了地质与土壤,他就无法再保证质量,除非接受工程师的领导。而且老建筑工的经验没办法传给他人,只能自己去积累。理论技术却不一样,它可以在不同人群间传授。

“哲学”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关系?

哲学研究的是什么?

大部分技术都是追求实用的,人们通过感官去认识自然界的现象,并理解它们的成因,利用它们的规律来提升生产效率。这些技术都追求应用性,它们使我们对各种事物都产生了解。

当社会发展,出现有闲阶级之后,一些人从为实用而求知转变成纯粹是为了求知而求知。他们在所有具体的技术之上,建立起一些更高的学问。例如,古埃及的僧侣阶级拥有闲暇的特权,因而发明了数学,研究1+1为什么2这种超感官的知识。

在古希腊还出现了一些研究事物原因和原理的人,他们研究的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所有的事物,也叫作“万有”。当我们说一个人是有“智慧的”,这含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这个人对一切可知的事物都有了解,非常博学;另一层是指这个人懂得大家都觉得难以知晓的事物,十分精深。在这个世界上,最博学的莫过于知晓一切事物的原因及原理了;而最精深的则是能够洞察事物的初始原因和第一原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那么最有智慧的人就是认识到一切事物初始原因的人。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智慧的人所从事的技术就是哲学,它不同于一般的技术,不是研究具体的事物,而是一切事物;不是探索某个原因,而是第一原因。哲学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终极的问题。宇宙起源、世界开端、万物由来、何为至善,这些问题跟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研究它们没有实用的意义,只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已。

哲学就像奢侈品,当精神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变得纯粹与自由,我们不再为其他利益而寻找智慧,一切思索皆是出于对智慧的热爱,所以哲学家也被叫作“爱智者”。亚里士多德说: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了摆脱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一切技术都在探究具体事物的原因,而哲学则在探究万物的初始原因,因此哲学离感官经验最为遥远。

“哲学”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关系?

哲学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关系?

今本《形而上学》是由几篇文章合成的一本书,书名并非亚里士多德所取,古代人也没有把他的这部作品称为“形而上学”。黑格尔说:“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的,亚里士多德叫它做 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第一哲学’)。”而亚里士多德的这个“第一哲学”,现在一般又被称作“本体论”。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认为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是哲学中最先在、最重要的、最纯粹的一部分;而关于事物的物理学(自然哲学)则属于“第二哲学”,这是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当然,唯物主义者不同意这种划分,自然就是第一性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之前加上一个虚幻出来的形而上世界呢?人的认识无穷无尽,形而上学家凭什么说自己有能力研究终极问题呢?世间万物复杂多样,渺小的人类哪来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够穷尽“万有”呢?把哲学视为奢侈品,当作思辨游戏,完全不在乎它的实用性,那么这种哲学跟清谈还有什么区别呢?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哲学其实只是“思辨哲学”,用费尔巴哈的话说就是“形而上学是秘传的心理学。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里说:

“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存在之所以为存在’,以及'存在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而上学就是研究存在的学问,它有两个核心问题:

一、存在之所以为存在,因为凡物各有其所是,所以“这是何物?”的“是”是最根本的问题;

二、存在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凡物各有其性,所以“这怎么是某物?”的“怎是”是第二个问题。

当然了,这些晦涩难懂的问题也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只是思辨哲学家们的谈资而已。用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话来说,它们“比处于暴风雨危险中的水手眼里,关于水的化学分析的知识还要无关紧要。”

“哲学”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关系?
尼采反对旧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与自然哲学家的差异

在早期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中,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思想,认为万物由某种元素组成,这种元素不生不灭,自古固存。虽然万物会有成坏,但构成它们的基本元素却不会消失,这种利用元素来解释原因的理论就是“质料因”。泰勒斯用水来作为基本元素,阿那克西美尼则用气,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火,他们都属于“单元素说”。

此外,恩培多克勒认为基本元素分为水、火、土、气四种,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认为是原子和虚空两种,阿那克萨哥拉则提出微分的聚散是万物生灭的原因,微分永恒存在,他们都属于“多元素说”。

对于“质料因”的主张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主张“单元素说”的人没有说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元素能够演变成万物,也就是说缺乏对动因的说明。而“多元素说”的人也没说清楚问题,他们平常并不谈动因,只是在辞穷语尽时才偶尔提及。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动力因”在“质料因”的前面,是更早的原因。

不过我们阅读先哲的残篇,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并不是公正。其实大部分哲学家都没有区分“质料因”和“动力因”,他们认为二者其实是合为一体的。在他们看来,事物运动的原因就在元素内部或者元素之间,而不是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在元素之外找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即“隐德来希”)来做动因。

例如,赫拉克利特说:“一切都通过斗争而产生”,这便是以元素内部的斗争为动因了;阿那克西美尼认为冷和热是导致气元素出现浓缩稀释,进而创造出万物的动因;恩培多克勒认为“爱”和“憎”的矛盾使四种元素分分合合,构造万物;阿那克萨哥拉认为“奴斯”的安排,使元素在旋涡中混合、分离,产生万物,这就是“目的因”。

不过亚里士多德好像不理解,却仍然发问:

“至于动变的问题——事物从何而生动变?如何以成动变?——这些思想家,和其他人一样,疏懒地略去了。”

其实自然哲学家们已经做出了回答,事物从自身的元素中产生动变,元素内部的矛盾以及元素之间的矛盾为动变提供了动力,动因其实就在元素里面。亚里士多德分离了“质料”与“动力”,把“动力”视为在“质料”之前,然后再去寻找一个“形式因”。使古代具有唯物倾向的自然哲学最终转向了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解释|读音|近反义词

形而上学[ xíng ér shàng xué ]

基本解释

1. 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彼此孤立,永远不变;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

2. 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

详细解释

1. 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彼此孤立,永远不变;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

2. 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

梁启超 《格致学说沿革小史》:“学问之种类极繁,要可分为二端:其一曰形而上学,即政治学、生计学、羣学等是也。其二曰形而下学,即质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全体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是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哲学 玄学

反义词  辩证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