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耐力跑的几种趣味练习方法

 杞乡青年 2020-02-28

耐久跑由于对增进健康有良好作用,活动方式简单易行,是许多人经常采用的练身手段。耐久跑实际上是距离在800米以上的中长距离跑。耐久跑是学校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体育中考的必考项目,也是国家测验评定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的主要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很重要地位。

耐久跑教学历来是众多师生困惑的难题,对教师来讲,它的内容单一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对学生来说,不光是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而且要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付出较多的体力,还要承受“极点”之苦,因此没有坚强意志是不行的。

所以在教学中一提到耐久跑,很多学生就失去信心,心里不喜欢甚至产生讨厌和恐惧感。根据这些情况,结合本校实际,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体能、增强体质的目的出发,我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十二种趣味教学法,使学生对耐久跑产生浓厚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01

列队变向跑步练习法

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担任领跑,其他学生在其后依次排成一(二)路纵队。教师以手势或信号指挥、调动领跑者,按照场地所画出的路线进行变向跑步。教师可以随时发出信号,改变跑动方向,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练习兴趣。教师可随时指挥队伍变换形式,如击掌跑步,既整齐又可以欣赏跑步的节奏,调节气氛,又能让学生从中享受练习的乐趣;也可以呼口令“一、二、三、四”等形式,使学生精神振奋。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学生的体力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时间,加大或降低运动量和强度。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以不断改变队形和路线,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练习热情。练习时不给学生规定时间、圈数,只要求队形整齐,从视觉上减轻距离的压力,降低紧张程度。  

02

跳绳练习法

3-6人一组,(学生自由组合,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每组1-2根绳(最好使用带计数器的),以递增形式定时练习:2分钟-3分钟-4分钟,速率一般控制在1.5-2次/秒为宜(学生根据体力决定)。

为了使跳跃动作更接近跑步,最好采用两脚交替跳的形式(大腿应有一定的上抬)。在整个跳绳练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他人的练习获得以充分的休息,使体力得到较好的恢复,以保证下一次练习的质量。这样的练习学生没有距离带来的压力,淡薄了耐力练习的意识,消除了耐力跑的紧张感,从而降低了心理负荷,使练习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并能收到较好的练习效果。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教师可组织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间的对抗性练习,利用竞赛提高练习的实效。 

03

超越、领跑练习法

以15-20人一组为宜,排成一路纵队(前后间隔约一米)沿跑道以30-40%的跑速跑进。当队伍跑出50米后,队伍的最后一名开始加速跑(其他的人均以匀速跑的形式跑进),当超越第一名后,立即恢复原来的跑速开始领跑,跑进50米后,最后一名按照前一名的方式进行……,依次类推,直到完成规定的练习任务(跑距一般设为1200-1500米)。

这样快慢交替的变速跑,学生既可在慢跑中恢复体力,积蓄力量,以待更好地超越(加速跑),又能使学生在超越、领先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强者”的感觉,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培养努力完成任务的顽强拼搏精神。追求乐趣是人们参与运动最基本的动机。要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运动,就必须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 

04

变换环境法

是让学生体验不同环境下进行耐久跑的方法,经常更换环境,一可使学生有新鲜感,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越野跑、环城跑、标准场地跑、校内自然地形跑等。 

05

变换组织法

通过不停地变换队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认真参与练习,如分队、并队跑,裂队、合队跑,错肩跑等。 

06

变换练习法

利用多种练习方式,改变跑的速度,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强度,如往返跑、变速跑、放松跑、弯道跑等。  

07

变换路线法

指改变传统的场地绕圈,而发展为有路线变化的图形跑,可以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如蛇形跑、螺旋形跑、“8”字形跑、多角跑、对角线跑等。  

08

减速滞后休息法

适合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分组教学,每组8-16人,定时或定距。从起跑线起跑,成纵队中高速行进,队伍全部出发或者全队跑进一定的距离后,队形排头从队伍的左侧,减速跟随慢跑滞后到队尾归队,再和全队同速跑进,当他到达队尾时要大声喊口令“到”,此时新队形的排头再次开始重复刚才的内容,如此循环重复。要求队形整齐,前后距离间隔均匀,滞后者不得在原地不动,等到队伍通过后再归队。 

09

团体赛法

学生分成势力相当、人数相等的几组,每组5-10人,不硬性规定总时间要求,但定距计时,每组队员全部跑完后,去掉本组一个最好成绩和一个最差成绩,计总成绩或平均成绩排先后,给排后的小组以适当的惩罚(做俯卧撑3-6次)。要求团结协作,帮扶体能较差的同学。 

10

教师参与法

教师以身作则,不怕苦、不怕累,与学生一起练习,可以随时发出不同的信号,做出正确的示范,有利于教师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及时改革练习方法,并且有利于师生思想感情的沟通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11

游戏法

游戏是学生十分喜欢的活动,所以非常有必要把游戏融于耐久跑教学,尽可能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练习中,可以按事先的布置,做不同形式的追逐、接力、传递、运球、换物等游戏。  

12

竞赛、测验法

这是检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紧迫感和从小投身现代社会竞争的意识之重要途径。反复使用此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和耐久跑的运动成绩。  

总之,通过耐久跑趣味教学,使学生对耐久跑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乐于练习,并在练习中提高了成绩。但耐久跑教学成绩的提高,仅靠几节课的练习是难以提高的。教师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时,要有一个较长课时的跨度,并要与晨跑,活动课等结合起来,进行有系统的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耐久跑成绩。 

转载来源:https://www./9/view-9671689.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